每个人都很了解自己,但又很难说清楚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却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这只能说明人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要对人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第一步必须搞清楚人是什么,任何的偏差都会让人的需求显得不切实际,只有找到真正的人,才可能找到人真正的需求,并加以利用,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现实生活中的非理性认知有哪些?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现实生活中的非理性认知有哪些(现实理性人的认知体系之)

现实生活中的非理性认知有哪些

每个人都很了解自己,但又很难说清楚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却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这只能说明人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要对人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第一步必须搞清楚人是什么,任何的偏差都会让人的需求显得不切实际,只有找到真正的人,才可能找到人真正的需求,并加以利用。

人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个角度来寻找答案,一种是人的主观感受角度,另一种是人作为客观存在的角度。

当我想要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他就站在我面前,我却不知道他是谁,但一定有一个动机促使我去了解他,这个动机是什么不要紧,只要产生了“想要认识”这个欲望就可以。接下来我开始通过某种方式了解对方,包括用对话的方式来听取对方的名字,做什么职业,有什么成就,是哪里人,有什么特长,有什么爱好……等等。

也用眼睛观察对方的面貌,这个人长得好看还是不好看,眼睛什么样,鼻子什么样,身体是否匀称,动作是否协调,着装是否得体,有哪些习惯性动作等。如果条件允许,你可能还会凑近一些,闻闻对方身上的味道,触摸对方的皮肤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你在用你拥有的一切感知手段了解对方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你的神经系统传递到你的大脑。接下来,你开始在脑海中构建这个人的整体形象,并对此做出评价。整体形象是你对这个人的特征的记忆,储存在大脑中,当你又一次遇见对方时,能够通过这些特征辨别这个人是谁。

但这些特征对你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对他的评价,评价的结果有正反面之分,对你来说,这个人的人品是好是坏,长得是美还是丑,有哪些是你喜欢的,那些是你不喜欢的,好的、美的、喜欢的符合你的预期,不好的、丑的、不喜欢的,就不符合你的预期。

这样的评价会让你产生不同的欲望,是继续保持与对方的交往,还是断绝这段联系。人们更容易记住自己愿意交往的人,而选择慢慢忘记自己不愿继续交往的人,如果这个人没能让你产生这种主观选择,那么你很难在心里留下些许印象。(过目不忘的人除外)

对于普通人来说,越是自我感觉重要的人,越是容易记得长久,这里所说的重要,既包括你喜欢的很好的人,也包括你厌恶甚至憎恨的人,既不喜欢也不厌恶的人无足轻重,很难走进你的内心被你所记住。

所有的评价都是需要标准作为参照物的,这些标准直接反应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有些人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标准是什么,而另外一些人却不是很清楚自己的标准是什么。同时,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拥有更加清晰的标准,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标准却很模糊。拥有清晰标准的人显得理性,而没有清晰标准的人显得感性,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人更加理性,不擅长的领域,人会更加感性。

标准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

标准,是人在过往生活中形成的自认为正确的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总和。标准也有主观和客观之分,主观标准来源于自我的感受,形成于潜移默化的暗示中,来源于认同。客观标准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形成的正确性,是经过学习、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证伪等方法得到的自认为正确的结果。

举个例子!

有些人喜欢圆脸,有些人喜欢瓜子脸,或者其他的什么脸型。以瓜子脸来说吧,就有很多的人认可喜欢,但为什么喜欢,却少有人真正能够解释清楚。

你为什么喜欢瓜子脸呢?可能在你过往的生活中有一个对你很好的人,刚好有一张瓜子脸,这在你心里留下了好印象,也可能是一个长着瓜子脸的很出名的明星,大家都说很好看,你也就从众地跟着建立了瓜子脸好看的标准。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没有思考,只有认同,于是,就很难说清楚自己为什么有这种标准。

客观标准却不一样,必然有某种认知过程作为条件,比如存在重力这个现象,在牛顿发现并命名重力之前,人们只有感知到的物体会掉到地上这个事实,知道是这样,却不会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也就不会刻意去在意这个现象。等到牛顿发现后,经过试验验证,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后,人们就知道这个事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了。这时,标准就成了客观标准,会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记起来。

人有了标准,也就有了对错,好坏之分,标准不同,对错好坏就不同。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共同构成了人的评价体系,但评价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评价?

显然,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判断对方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是对的还是错的,再根据这个判断结果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

回到上面的“认识一个人”这件事上来。我通过自己的标准得出这个人是好的,也就意味着他符合我的预期,于是我就会做出想要保持交往的决定,如果是不好的,我就想要保持距离,有可能还会抱怨一句,“这人怎么这样?”。

前文中说了,当有一个不知名的动机让我产生了认识某个人的欲望时,我才有了相应的行动。在行动过程中,我用我自己的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来对这个人做出评价,以决定是否有进一步交往的必要,如果决定继续交往,则对方成了我的某种需求,反之则不然。

当这种需求成立时,我“想要认识”这个欲望就成为了需求本身,最开始的动机就会平息下来,慢慢从你的记忆中消失不见。如果很长一段时间后,有人问你当初为什么要和这个人交往时,你会努力在大脑中回忆,最后有些支支吾吾地回答对方,“是因为当时我认为这个人的人品各方面都还不错”,但对于你在认识并了解他之前的那些主观感受却茫然无知。

但若是第二天就有人问起你这个问题,(如果你愿意不隐瞒的情况下)你的答案会是这样的:“我就是感觉这人还不错,后来经过了解,确实和我的预期一致(对方各方面都还不错),于是就打算交往一下试试……”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是因为主观感受没有逻辑思考过程和论证过程,很难形成有条理的记忆被长久保存下来。然而,最初的动机就隐藏在其中。

那么,隐藏的动机是什么呢?这篇文章写到这里,才真正触及到“人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当我们要了解一个人时,他的外表是一目了然的,但我们不会认为我们已经了解了对方。我真正想要了解的,是这个人的各种内在标准(主、客观标准)。至于是重点了解主观标准呢,还是客观标准,却因人而异,感性的人更容易受到主观标准影响,客观的人更愿意了解客观标准,但同样会受到主观标准影响。

人的动机就藏在这些标准中。

所有标准的形成,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在起作用,这个原则就是自利性。

主观标准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受到情绪的影响,更容易受到那些自我感觉对自己很好的人的影响,并接受他们在言语或者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标准,对那些自己很讨厌的人,则本能地反感对方的主观判断标准。来自同一个人的主观标准中,人们更容易接受那些对自我有益的标准,而排斥那些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的标准。不管是自己亲近的人,还是对我有益的,都体现一种有利于自我的原则。

客观标准的建立过程也有自利性体现,人最开始接受客观标准是为的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因为知识意味着自己能力的提升,对自己有利。如果这个人已经有了一套客观标准,对于新出现的同类型的客观标准,就会抱着怀疑甚至打压的态度,因为新标准可能是对自己正确性的否定,即使新标准被证明是正确的,人们也会尽可能表明自己是尊重客观事实的,出于审慎的态度加以反对,从而不让自己陷入被动。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自利性呢?这是因为人的欲望是人们做出任何行动的动力,欲望产生需求,满足需求的过程,就是一个获得的过程,外在体现为自利性。如果条件不允许,人可能调整需求,以避免自己陷入被动境地,陷入被动是不利的,不让自己处于不利状态是有利的。

欲望,我为什么要产生欲望?

欲望,产生于人对平衡内外刺激的原始需要。人的欲望有且只有两种,一种是来自身体的,存在下去的必要需求,其中也包括生命传承的需求,表现为吃,躲避危险和性。

第二种是心灵体验感的获取。心灵体验感是人具有社会性的基础,只能从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既可以通过合作也可以通过对比来获取。这样的欲望具有无限性和重复性,是人最大的动力源泉。

一个完整的人,必然拥有两种组成要素,一是作为实体存在的肉身,二是只存在于自我感知中的主体意志。笛卡尔有句话“我思故我在!”,这个“我”就是主体意志,思维、意识、标准,甚至潜意识都不是这个主体意志,只要有任何刺激作用与于“我”时,我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主体意志工作只遵循一个原则——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