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1)

原文:“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够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么,你不去提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出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出于宋玉《对楚王问》。战国时,有一天楚襄王责问宋玉说:“先生有不好的行为吗?为什么大家对你很不满意呢?”宋玉回答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一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己。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阳春白雪”都是我囯战国时的歌曲。“下里巴人”属于低级音乐,“阳春白雪”属于较高级音乐。宋玉称自己为“阳春白雪”是自鸣清高。

浅解: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论及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时,把“阳春白雪”比喻为较高深的只能供少数人享用的文艺作品,把“下里巴人”比喻为通俗的、较低级的、为人民大众所用的文艺作品。告诫人们必须把普及与提高统一起来,“不统一,任何专门家的最高级的艺术也不免成为最狭隘的功利主义;要说这也是清高,那只是自封的清高,群众是不会批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