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阳报道:10月21日,记者从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该局发布了《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以下简称《规划》),并向社会各界公开征询意见建议。

  到2035年常住人口力争超800万

  《规划》显示,南昌市行政辖区规划范围包括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红谷滩区、新建区(含湾里 管理局)、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总面积7195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从2021年—2035年。

  《规划》提出,目标定位为英雄古城、山水绿城、活力智城,城市性质为江西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国际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魅力生态之都、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南昌中长期人口规划目标。到2025年,常住人口将由2020年的626万人增长至700万人,2035年常住人口增长至800万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1000万人。

  《规划》还根据空间底线、空间结构与效率、空间品质制定了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等。

构建“一核一带两翼·一湖两屏五田”空间格局

《规划》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涵盖深度链接区域,引领大南昌都市圈绿色崛起;擦亮生态品牌,打造国际候鸟之都与湿地城市;助推乡村振兴,提升农业农村空间价值;促进都市转型,建设创新绿色的中心城市;彰显豫章魅力,塑造山江湖城特色空间;构建韧性支撑,打造绿色高效的基础设施等战略规划。

南昌市2035年人口规划(南昌力争到2035年常住人口增至800万人)(1)

在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方面,《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两翼·一湖两屏五田”的空间格局。其中,昌九-昌抚城镇密集带串联南北,南昌市和赣江新区为中心城区,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永修县为县域中心。桑海、东阳镇、罗亭镇、武阳镇、向塘镇、温圳镇、文港镇、架桥镇为工业型乡镇;李渡镇为旅游型乡镇。赣江新区、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构成南昌大都市。

此外,还规划安义绿色发展区、进贤综合发展区、潦河流域休闲农业区、赣江下游粮食生产区、鄱阳湖生态核心区、抚河流域粮食生产区、锦江流域粮食生产区、军山湖沿岸富硒农业区。

将南昌打造为大都市圈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深度链接区域方面,《规划》提出链接南北:联动京津冀与粤港澳创新资源;衔接东西:打造国家区域中心;中部崛起:引领大南昌都市圈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链接南北,即向北链接京津冀,向南链接粤港澳。推进京九高铁线路建设,打造高铁新城;加密至京津冀与粤港澳的航班,打造空港新城。

衔接东西,即面向全球消费,衔接浙皖赣世界级休闲区,面向区域协作,衔接长江中游城市群,谋求国家新战略。向东融入浙皖赣世界级休闲旅游区,向西唱好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城记”。

中部崛起,即是将南昌打造为大都市圈发展的核心引擎,探索大湖流域地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模式。

加强昌九、昌抚等主要城镇走廊轨道支撑

《规划》提出,为促进市域内的都市集聚和走廊集聚,构建“一核一带,两翼多点”城乡发展格局城乡统筹,集聚发展。“一核”即南昌大都市核心区,“一带”即昌九 昌抚城镇发展带,“两翼”即进贤综合发展区、安义绿色发展区,“多点”为城镇发展轴带和两翼发展区内的多个城镇节点。同时,加强昌九、昌抚等主要城镇走廊轨道支撑,构建“轨道上的大都市区”。

南昌市2035年人口规划(南昌力争到2035年常住人口增至800万人)(2)

为营造城市与自然人文交错的空间结构,《规划》提出统筹优化 “一主四副、揽山伴湖、拥江发展”扇形开放式空间结构。“一主”即以老城中心和红谷滩中心组成的中央活力区为核心,与东西两城共同组成的主城区。“四副”即规划形成四个以专业化功能为动力引领,职住自我完善的副城,包括临空副城、瑶湖副城、九龙湖副城和昌南副城。将“西山东水、北洲南泽”四片近郊特色魅力生态空间嵌入到城市核心区,并结合特色水系网络,引导城市揽山伴湖、拥江发展,突出疏密有致的组团特色,营造城市与人文自然生态交错的空间结构。

为打造以创新为引领的都市产业空间体系,《规划》提出构建“一区引领,四园带动,多点支撑”的创新空间格局。“一区”即高新区瑶湖科创园(中国南昌科学岛)。“四园”即未来科学城、前湖高校科创园、白水湖(昌北)高校科创谷、富山湿地科创园。“多点”即VR科创城、航空科创城、中医药科创城。

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提亮文化底色方面,《规划》提出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立由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地段,与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等共同构成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实现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全面保护。加强市域、中心城区、历史城区三个空间层次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现市域全覆盖的历史文化

值班编辑:肖琳琪

值班主任:范俊杰

值班编委:杨进

更多新闻

揭秘“中国夏布第一绣”背后的非遗“守”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