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水落花”,相信很多人都把它和“落花流水”弄混淆。其实它们虽然都可以指春天将尽的残败景象,但是给人的意境却不尽相同。

“落花流水”常用于比喻零落惨败或狼狈不堪的样子。

“流水落花”则常用于比喻美好时光的消逝。

流水恋落花诗句(流水落花和落花流水)(1)

“流水”、“落花”本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却被文人墨士赋予浓厚的离愁、哀伤,正所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落花流水,残花坠落随流水漂去,给人一种衰败和沮丧。

而流水落花更像是一种愁绪。东流的水载着零落的春花,渐行渐远,满怀忧伤。它让我们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同身受,心灵相通。

想了解究竟“流水落花”给我们带来的什么样的思绪,就让我们一起在诗词中去感受吧。

流水恋落花诗句(流水落花和落花流水)(2)

浪 淘 沙

南唐后主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他在位时贪图享乐,以求苟安,宋军攻陷南京后,他出降,被俘到开封,封违命侯。他的词,伴随他从奢靡无度的帝王,走到凄惨悲苦的囚徒,浸染着无限的悔恨与愁苦。

这首《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正是其亡国囚居时所作。梦境中短暂贪糜的欢愉时光和现实中囚徒悲惨凄苦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是李煜对故国的思念,对往事的眷恋和对亡国被囚的无限悔恨与悲愁。

流水恋落花诗句(流水落花和落花流水)(3)

东流的长江水,凋零残落的红花,都跟随着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流水”、“落花”既道出了暮春时节,春意将尽,又与词首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相应和。是什么样的阑珊呢?正是那江水东流、红花残落。

“流水”、“落花”虽为客观景象,却能体现出词人发自内心的悲愁、悔恨。景为情而设,情由景而生。

通过“流水”、“落花”这些残春景象,来感慨逝者如斯,时不再来。李煜作为亡国之君,感慨自己亡国前的种种都如那残春景象,一去不返。帝王变囚徒,不正是天上人间的差别吗?这种无限凄苦之情,全部都暗含在“流水落花”间,欲言还休,余味无穷。

流水落花,不只带走了春意,也带去了我们对李煜惨淡收场的人生的同情和悲哀。

流水恋落花诗句(流水落花和落花流水)(4)

蝶 恋 花

宋 秦观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见赏于王安石。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以婉约伤感词著称。这首《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相传是其被贬雷州后在苦闷中所作。

“惜春将暮”是这首词的主题。全词以惜春、寻春、留春的感情发展为线索,即借女子之口,将怜春惜春的痴情描写得活灵活现,又表达出词人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无限惆怅。

流水恋落花诗句(流水落花和落花流水)(5)

沾染着花香的春水和凋落的春花,都没有办法询问去处,只有那冉冉飞云,在天空中飘来飘去,去而复来。

“流水落花无问处”,是说沾染着花香的春水和零落的春花已经寻不到踪迹,也是说美丽的春光一去不复返,更是说秦观自己的青春就如同那流水、落花,悄无声息,无所觅处。

我们总想寻回那春水和春花,好留住美好的青春。可“流水”、“落花”无心也无情,它们总是这样匆匆离去,让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它们的踪迹呢?其中的哀怨惆怅想必我们每个人都懂。

这两首词,虽然作者的境遇不同,却都是用“流水落花”来比喻时光易逝,一去不返,表达心中无限的苦闷和哀愁。正是“流水”和“落花”,把我们心中的惆怅,用具体的景象表现出来。

流水恋落花诗句(流水落花和落花流水)(6)

其实,还有很多诗词中,用“流水”和“落花”比喻青春易逝,光阴难驻。例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水流无限似侬愁”的遐想。

闭上眼睛,那夹杂着芳香的潺潺流水,那暗含着柔情的零落春花,不正是我们那蠢蠢欲动的愁思吗?

(以上仅是我对流水、落花的理解,不知朋友们还喜欢什么样的流水落花?喜欢我作品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关注我其它作品。感谢阅读!)

“灯火阑珊”并不是“灯火明亮”的意思,五首词带你领略“阑珊”

五首唐诗带你开启不一样的终南山之旅

错过了会怎样?历代诗人用自己的情史告诉世人,错过了就错过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