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武士》是我连着看了三遍的电影。不是说冲着汤姆克鲁斯去的,也不是冲着渡边谦去的。我想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是那种对信念坚持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如今这个社会显得那么难能可贵。

在这部电影中,我觉得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武士们一直追求一种信念,那就是武士道精神。其实武士道精神到底是什么?我想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其实并不是那些武士所坚持的都是对的,但是这种坚持的勇气是值得我们佩服的。最后的结局,是所有的武士都在枪炮下死亡了。他们也都知道,武士刀是挡不住枪炮的。可是这种举动却让人看到了坚持的意义。让人对当时日本明治维新有人提出来全面西化这个问题的深思。后来的天皇也否决了一些大臣“全面西化”的主张。一些原则问题,底线问题还是要保留的。在我看来他们就是对原则的坚持,对底线的坚持。

最后的武士为什么打不过(从最后的武士来看)(1)

这个“西化”问题在我们国家也很值得思考。不得不承认,有许多人都有崇洋媚外的思想。一个圣诞节比我们的传统节日都要盛大。有些人就说了:我们不要用外国的任何东西,什么化妆品啊,电子产品啊,我们都要用我们国产的东西。是,这种想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些爱国情怀在里面的,不能说完全是道德绑架在作祟。但是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能离开地球单独发展吗?即便是一台国产手机,那些零部件也不都是我们国家研发的,也都是在世界各地生产的零部件统一装配的。只要国家强大了,才能在技术上有更多的发言权。

前几天发生在我朋友身上这样一件事:朋友带着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在结账的时候把包落在了收银台附近的柜子上,二十分钟后朋友发现包丢了,于是就去超市里面找,在看监控录像的时候发现是一个带着孩子的老人把包拿走了。最后通过老人的消费记录找到了老人积分卡上的个人信息。朋友就给积分卡上预留的那个电话联系,对方却怎么都不承认。后来朋友急的哭了起来,本来包里的一千块钱是用来孝敬父母的,在超市买东西都是刷卡,现金都没敢用,这可倒好,包就这样被人大大方方的顺走了。后来报警了,警察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老人的行为不构成盗窃,如果想要追回的话可以走法院这条道路。朋友真是欲哭无泪了,不过后来经过多方面的打听联系到了老人的家人,通过老人的家人给她做工作,包最后还是要了回来。

底线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一文不值?中国是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很多文人志士都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要守住底线,不求做什么圣人,但求自己能心安理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我们的行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当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回忆自己的一生,最起码要做到问心无愧。

最后的武士为什么打不过(从最后的武士来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