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的较晚,所以更新晚了,不好意思啦!

回顾生物必修二的难点之一——孟德尔的生物遗传定律,思虑颇多,在这一模块中,学生普遍不理解假说演绎法到底是啥意思,出了选择题也是乱选一气,把握不好抓分点,当然还有原因是学生不太重视这个考点,觉得文字类游戏,碰运气吧!这真的是大错特错哦,好啦废话不多说我给大家举例说明这个考点。

以一个小伙子的生活小事和孟德尔的实验过程对比理解。

假说演绎法为五部:

1、生活现象:小伙子在茫茫人海中看见了(也可以说发现了,哈哈)心仪的姑娘;

科学实验发生的现象:孟德尔发现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P)杂交得到F1代,F1自交后通过统计性状分离比是3:1。

2、根据想象提出假说:我喜欢她,她会做我的女朋友;

根据推理提出提出假说:为什么F1的形状统一,而F2代出现3:1的比例呢?

提出了假说: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的(那时候没有“基因”这个概念,其实遗传因子就是基因),那么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出现的,在生物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遗传因子随着配子把自己的遗传信息传给后代。而F1是杂合子,会形成A、a两种配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那么F2就有四种组合(AA、aa、Aa和Aa),但是两种表现型3:1

3、演绎推理:小伙子觉在路上的看一眼是一种缘分,她会做他的女朋友

孟德尔对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用测交法,也就是将F1代植株和隐性纯合子杂交,若F1真是杂合子(Aa),它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应该是1:1,那么测交后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也应该是1:1,。上述假说是否符合实际,其核心在于“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4、生活验证结果:姑娘蒙圈的看着小伙子,回答了:“Sorry.”甩头走了

孟德尔的实验结果:测交结果与他的假说吻合,孟德尔胜利啦!

5、得出结论:小伙子有些自恋了哈。

孟德尔的结论:得到了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生物遗传是不是高中最难的(高考生物孟德尔的)(1)

在总结一下:

科学现象:看到了现实中的某些现象

假 设:你自己想到了这个现象的某种原因或是答案

预期结果:期望出现的看得见的证据

实验结果:实际看到的证据

结论:真正的答案揭晓

另外第四步和第五步不一样啊,要分得清实验结论和实验结果哦!

这就是假说演绎法啦,同学们认真理解学习多做题吧。朝花西子老师会继续更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