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元贞/文

我们这里所说的“中欧”即中部欧洲,并不是一般地理意义上的中欧,而是包括了中欧、北欧、东欧、东南欧一些国家的历史(德国以东,俄罗斯以西)。在夹缝中生存的中欧各族人民,历史上先后受控于德意志、奥斯曼、俄罗斯等帝国,饱受侵袭与骚扰。到了近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中欧又成为东西方角逐的战场,损失惨重。如今,虽然政治隐患乱局时有发生,但和平发展是中欧人民共同的愿望。那么,从1250年起以后的近800年,中欧的版图是怎样变化的呢?

一、1250年的中部欧洲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1)

蒙古人来了

1250年蒙古人的西征刚刚震撼了欧洲,而中欧各族即将处在蒙古人进攻的前沿。在这之前,东斯拉夫人的基辅罗斯已经陷入分裂。到13世纪初,东部欧洲完全处于无组织状态,蒙古人正是这时候到来的。

1239年,蒙古人越过伏尔加河,征服了莫斯科公国,接着于1240年彻底摧毁了基辅罗斯。进入加利西亚后,蒙古人分两部分进军,北路穿越波兰,进入匈牙利;南路跨过喀尔巴阡山脉,进入潘诺尼亚,滞留了一段时间后,还是选择重回亚洲,归途中扫荡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

后来,蒙古人在中欧东部建立了金帐汗国,从加利西亚到乌拉尔山,所有的罗斯公国必须向其进贡。蒙古人的杀戮和破坏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历史阴影深深刻入欧洲人的脑海,长达几个世纪。

十字军第四次东征

在威尼斯策动下,13世纪十字军第四次东征几乎一举摧毁了拜占廷帝国,可怜的拜占廷帝国不得不改名为拉丁帝国。同时,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从拜占廷统治下获得独立。后来,拜占廷帝国以尼西亚帝国为基础一度短暂重建。原属拜占廷的科西亚成为了土耳其国家,当时从属于塞尔柱突厥帝国。十字军东征诞生的许多国家保存下来直到今天,比如塞浦路斯。

当时威尼斯共和国的海上霸权一度辉煌,从黑海到爱琴海及亚得里亚海都有殖民地和港口,商业地位空前高。

条顿骑士团领地

1250年,全部由德国(德意志)人组成的条顿骑士团和佩剑骑士团(也叫利沃尼亚骑士团)占领了波罗的海东部沿岸地区。

条顿骑士团使当地的古普鲁士人基督化和日尔曼化,建立了条顿骑士团领地,它就是后来普鲁士的前身。而佩剑骑士团则在库尔兰和利沃尼亚地区建立封建统治,并于1346年从丹麦人(让予)手中获得了爱沙尼亚。1237年,两大骑士团就实现了合并,佩剑骑士团附属于条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不但站住了脚,还兼并了东波美拉尼亚地区,一度成为令人生畏的势力。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2)

另外,此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已经分裂成许多小公国,波希米亚是其中比较大的,居民为捷克人。

二、1500年的波兰与匈牙利鼎盛时期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3)

16~17世纪之间应该是波兰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波兰与立陶宛合并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

立陶宛人是第一个击退蒙古人的民族,并且把罗塞尼亚人即白罗斯和乌克兰人的祖先从蒙古人手里解放出来。但是,立陶宛与波兰于1386年结成联盟又共同压迫和掠夺、同化白罗斯和乌克兰民族。波兰——立陶宛王国还战胜了令人生畏的条顿骑士团,并使其割让波罗的海大片土地,并臣服于自己。

匈牙利王国也在马提亚一世(1457~1490)时,国力达到顶峰。1500年,波兰人弗瓦迪斯瓦夫身兼波希米亚和匈牙利两国国王,盛极一时。

但是,好景不长,土耳其人来了。

奥斯曼帝国首次征战欧洲之路

奥斯曼帝国原本只是一个附属于塞尔柱突厥的小公国,占据马尔马拉海的南部和东部一带,1353年,奥斯曼人越过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征战欧洲之路。

在40余年时间里,他们征服了从黑海到阿尔巴尼亚之间的地区,奥斯曼人称之为“鲁梅利亚”。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的王国先后臣服于奥斯曼帝国。

后来,帖木儿帝国西侵一度中止了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行动。1451年,奥斯曼人卷土重来。1453年,他们攻占君士坦丁堡,灭掉了拜占廷帝国,并改名伊斯坦布尔作为新国都。接着,他们又征服希腊、波斯尼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以及克里米亚半岛南部。还于1498年首次进攻波兰。

俄罗斯的诞生

基辅罗斯消亡后,东北部的莫斯科公国逐步崛起。莫斯科公国在历代王公努力下,伊凡三世于1480年率军大败蒙古军队,摆脱了蒙古人对罗斯的统治,基本统一了东北罗斯。他的儿子瓦西里实现了东北罗斯的完全统一,俄罗斯正式诞生。1547年,伊凡四世完成加冕成为俄罗斯史上第一位“沙皇”(音同‘恺撒’)。他在位时向东、向南兼并了金帐汗国分裂后的许多小汗国,如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但他向西的扩张受到了波兰与瑞典的阻抑。

三、1648年的中欧:瑞典人在北,奥斯曼人在南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4)

瑞典人早在12世纪就征服了芬兰。16世纪初的瑞典被迫臣服于丹麦王国,不过自主性很强。1523年瑞典获得独立,并且从16世纪中期开始,瑞典走上争夺波罗的海霸权之路。

瑞典在与丹麦、波兰、俄国的战争中领土日渐扩大,并参加了1618~1648年的欧洲三十年战争,夺取了德意志波罗的海沿岸河流入海口大片土地和重要据点。

17世纪中后期的瑞典成为波罗的海霸主,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5)

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一世于1520年即位后,又将重心放在了欧洲领土的扩张上。1526年大败匈牙利人,使匈牙利一分三,西部归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南部归土耳其,东部特西兰瓦尼亚由匈牙利人管辖,获得一定自治权。

此外,苏莱曼一世还把比萨拉比亚南部沿海并入版图。同时,他还与克里米亚汗国结盟,让其成为附属国。17世纪中叶后,奥斯曼帝国又夺取了原先威尼斯控制的克里特岛,称霸东地中海,进入鼎盛时期。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6)

正当瑞典王国与奥斯曼帝国称霸北南之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两股强大的日尔曼势力开始崛起,一个是奥地利,一个是勃兰登堡。它们将在下一个世纪的中欧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四、1750年左右:奥地利、普鲁士与俄罗斯的历史舞台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7)

奥地利逼退奥斯曼帝国

1683年,奥斯曼人包围维也纳,但很快被波兰军队击溃。奥地利与波兰、威尼斯等国组成神圣同盟,共同捍卫欧洲安全。奥斯曼帝国在神圣同盟打击下不断溃退,于1699年签订《卡尔洛维茨条约》,放弃了匈牙利等大片领土。18世纪,不甘心的奥斯曼帝国又发动两次分别对奥地利与威尼斯的战争,互有胜负。1739年的《贝尔格莱德条约》,最终划定了奥地利与奥斯曼帝国的边界一直到1878年未变。

奥地利重新征服了原来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整个匈牙利,结束了特兰西瓦尼亚的分离状态。

俄罗斯打得瑞典节节败退

1700年以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不得不面对丹麦、波兰与俄罗斯的联合进攻。但他在战争中犯了重大失误,最终被俄罗斯的彼得大帝有机可乘,丢了波罗的海东岸的领土以及芬兰。彼得大帝使俄罗斯终于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于1703年在那里建立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普鲁士开启扩张之路

1618年,霍亨索伦家族的勃兰登堡选帝侯继承了普鲁士公国。勃兰登堡与普鲁士的联合,拉开了普鲁士扩张主义的序幕,直至1945年。1700年,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三世从德意志皇帝手中获得授权,自封为普鲁士国王。1741年,普鲁士王国趁奥地利忙于王位继承权之争夺取了富庶的西里西亚。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8)

消失的波兰

18世纪的波兰已经衰落不堪,强邻环伺。1772~1795年,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三次瓜分波兰,波兰整个国家就这样消失了。除了微弱的起义,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争,简直“毫无波澜”。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9)

五、拿破仑帝国的短暂统治(1812年)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10)

1804年,拿破仑帝国建立。随后,拿破仑展开了对中欧国家的征讨。拿破仑战争使神圣罗马帝国终结,而对中欧的版图改变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以牺牲奥地利和普鲁士的领土为代价,重建华沙大公国,部分复活了波兰;二是把伊利里亚各省直接归属法兰西帝国,把原属威尼斯的领土和夺自奥地利的领土连接在一起。

俄罗斯帝国在与土耳其的战争中于1783年将克里米亚汗国并入其版图,1806年俄土战争再起。最后的结果是,1812年俄国将比萨拉比亚纳入版图。同时,俄国在北方还征服了芬兰,在东南方征服了外高加索地区。

六、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1815年)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11)

1815年,拿破仑被打败后再次流放。欧洲列强在维也纳召开会议,重新恢复被拿破仑打乱的欧洲政治版图,中欧各国也自然成为了牺牲品。

俄罗斯除了保留芬兰和比萨拉比亚外,又占领了比1795年瓜分波兰时还大的波兰领土即华沙大公国东部。

普鲁士则取得了莱茵兰及华沙大公国西部。

奥地利在意大利拓展了领土,包括伊利里亚诸省、伦巴第——威尼托王国和蒂罗尔等地。仅剩的波兰被压缩成了一个可怜的克拉科夫共和国,并于1846年被奥地利吞并。

奥斯曼帝国虽已衰落,但仍占据巴尔干半岛。

七、俾斯麦的裁决(1878~1885年)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12)

1867年,困窘中的奥匈二元制帝国形成,这是与匈牙利贵族妥协的产物。在这个体制内,匈牙利虽未独立,但已完全自治。

奥斯曼帝国衰落使巴尔干民族运动兴起,希腊早在1830年就获得了独立。1862年,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合并,随后成立了罗马尼亚。

19世纪70年代,波黑与保加利亚发生斯拉夫人起义。1878年,俄、土战争又一次爆发并迫使奥斯曼帝国苏丹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规定沙俄将建立一个由其保护的保加利亚公国,但遭到其他列强反对。

俾斯麦以“诚实的中间人”自居,组织召开了柏林会议(1878年7月),并订立了《柏林条约》。条约使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获得独立,保加利亚获得自治。同时,奥匈帝国占领了波黑,塞浦路斯由英国占领和管理,这为后来的争议埋下了伏笔。此外,1881年,奥斯曼帝国被迫把色萨利割给希腊。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13)

八、一战后的中部欧洲(1919~1924年)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14)

一战后,《凡尔赛和约》和其他条约的签订使欧洲确立了新的秩序。

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及1917年俄国革命使四大帝国崩溃瓦解:

土耳其势力基本上被赶出欧洲,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地区。

奥匈帝国完全瓦解,领土被分割。

德国失去了在波兰的领土,被分为两块,东普鲁士成为“飞地”。

俄罗斯帝国被革命推翻,经历了从苏俄到苏联的转变。

中欧国家获得了各民族的独立,从芬兰到希腊分成12个主权国家。

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新南斯拉夫王国的核心部分)的领土获得极大扩展;波兰再次重生,并且从东部得到大片来自俄国的领土,其中就包括白罗斯和乌克兰西部;芬兰与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获得前所未有的独立。保加利亚作为战败国,基本保有了原来的领土;匈牙利脱离奥地利,再次独立。

这里我们不得不强调一下俄国与土耳其,因为它俩的情况有点复杂。

十月革命后,苏俄与同盟国于1918年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以牺牲西部大片领土为代价退出一战。但是当德国最终战败时,苏俄废止了这一条约,派兵进入波罗的海三国、白罗斯和乌克兰,但是遭到波兰、德国军队的抵抗。

1919年苏波战争爆发,到1920年苏俄不得不签约承认波罗的海三国与芬兰独立,同时承认波兰对西乌克兰与白罗斯的控制。但是,苏俄与罗马尼亚边界没有划定,因为苏俄不承认比萨拉比亚归属罗马尼亚。这次战争的结果,为后来苏联二战的行动埋下了伏笔。

土耳其战败后,与协约国签订《色佛尔条约》,将东色雷斯和士麦那(今土耳其伊兹 密尔)割让给希腊,本土南部则划分为意大利、法国与英国的势力范围。

但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在凯末尔领导下发动革命,拒绝这一条约。土耳其军队经过战斗,于1922年将协约国支持的希腊军队赶出国土。1923年,《洛桑条约》签订保证了现今土耳其的领土完整。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15)

九、1942年的“欧洲新秩序”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16)

1942年纳粹德国妄图把所谓的“欧洲新秩序”强加给欧洲各国头上,但最终于1945年归于失败。

“欧洲新秩序”的思路有两点:一是废止1919~1921年凡尔赛体系的所有条约,二是建立一个所有德意志人的大帝国即大德意志。但实际上这个帝国还包括了波兰与捷克人和斯洛文尼亚人。

在此期间,一战战败国成为德国仆从国,并获得了大量领土补偿。匈牙利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收回大片领土;保加利亚也从罗马尼亚、南斯拉天和希腊收回大片领土。罗马尼亚则获得苏联的德涅斯特河东岸大片领土(属乌克兰)作为补偿。

此外,意大利获得了1919年就最想要的土地:阿尔巴尼亚、达尔马提亚以及斯洛文尼亚南部。同时,在意大利策动下,黑山和克罗地亚独立建国。塞尔维亚与希腊及苏联失去的领土分别由奥斯特兰和乌克兰两个伪政府管理。

十、雅尔塔体系下的欧洲(1945~1990)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17)

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确立了对欧洲国界的版图划分。人们习惯上把二战后的欧洲称为“雅尔塔体系下的欧洲”。

欧洲原则上回到1937年的版图,实际上有很大改变。

苏联作为战胜国,保留了1940年以前夺取的领土;

波兰成为西迁的对象,领土从德国东部划出;

德国比1919年还小,永远失去了东普鲁士,还被分区占领,分为两部分;

奥地利也被分区占领直到1955年签订《奥地利国家条约》,规定奥地利保持永久军事中立;

波罗的海三国、西白罗斯和西乌克兰重新划入苏联;

捷克斯洛伐克被迫把罗塞尼亚给乌克兰加盟共和国,成为内喀尔巴阡州;

罗马尼亚让出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重返苏联;摩尔达维亚苏维埃共和国重组。

整个中部欧洲基本上在苏联控制下,这种局面直到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才结束。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18)

至此近800年的中欧版图变化基本就算讲完了,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雅尔塔国历史(从蒙古人到雅尔塔)(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