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乌碣岩一战后,努尔哈赤并没有立即乘胜追击乌拉,对布占泰进行严厉的惩罚。

毕竟,布占泰的侄女阿巴亥在建州,很得努尔哈赤宠爱,很快成为了大妃。根据后来努尔哈赤驾崩后,掌权的四大贝勒逼殉阿巴亥时,称她“饶丰姿”“有机变”的寥寥数语,可见十二三岁嫁人的阿巴亥深具美人心计。

两部的结盟已然是名存实亡。

努尔哈赤曾在万历三十六年正月,即乌碣岩之战胜利一周年之际,派褚英领兵五千,袭击乌拉,以攻克一城、斩首一千、获甲三百的战绩,以示周年庆。

这是警告,也是威慑,震慑布占泰邀来蒙古科尔沁贝勒翁阿代助阵,却畏缩在乌拉城外二十里处不敢向前。

布占泰派人求和,擒获叶赫贝勒纳林布禄的属下五十人,交予建州使臣斩首,作为重修旧好的投名状。

布占泰还新写了一份求婚信,写道:“吾数背盟誓,获罪君父,成为汗颜。若再以亲生之女妻我,抚我如子,吾乃永赖以生矣!”(《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

《太祖秘史》努尔哈赤与阿巴亥

互为翁婿的利益联盟,似乎已更加亲近。努尔哈赤满以为这样的姻盟绑架,可以得到布占泰的绝对忠诚,却没料到布占泰招兵买马,加紧训练,并以鸣镝之箭射伤新婚的穆库什,以示对努尔哈赤的不满。

穆库什是一个悲剧女人,所换得的幸福,远远不及娘家继母兼夫家侄女阿巴亥。对阿巴亥疼爱有加的努尔哈赤,充分利用穆库什的痛苦,两次发动征讨乌拉之战。

努尔哈赤原本期待以豢养之恩、翁婿之情、再盟之义,换得布占泰的臣服,却不知他得了努尔哈赤家族三个少女,却一直惦记着叶赫许配给努尔哈赤的叶赫老女,即所谓的东哥。

为了东哥,布占泰攻伐建州。

东哥难嫁,却看不上布占泰。

万历四十年十月,努尔哈赤第一次亲征乌拉,连下六城,焚烧房屋。

这个月的二十五日,阿巴亥给努尔哈赤生下了第十四个儿子多尔衮——后来领导清军入关、成就清朝的摄政睿亲王——真正实现努尔哈赤王朝天命的王者。

多尔衮功高盖主为啥不自立为王(多尔衮横空出世)(1)

《清宫风云》张丰毅版多尔衮

布占泰没准备做叔外公,却准备整兵迎战,哪知隔河望见努尔哈赤的队伍人强马壮,又胆怯了。

布占泰舟行河上,跪下求饶:乌拉就是君父之国,请莫尽焚庐舍、粮草!

努尔哈赤狠狠地将布占泰骂了一通。布占泰称被人离间,导致他和努尔哈赤“父子不睦”,抢天哭地地发誓表效忠,躲过了一劫,并答应送子入质建州。

当努尔哈赤宽恕他、返回到建州,布占泰立即拘禁穆库什姐妹。同时,他不但不往建州送人质,反将自己的女儿萨哈廉、儿子绰启鼎和十七位大臣的儿子都将要送到叶赫做人质,再次请求叶赫将东哥改嫁给他。

布占泰不但打脸,而且侮辱,激怒努尔哈赤,再次统兵征讨乌拉。

这回,布占泰胆子大了,组织了三万人马,决意与努尔哈赤决一死战。

说来也巧,布占泰本定好吉日,将人质送往叶赫换东哥,却不料努尔哈赤提前一天兵临城下。

努尔哈赤还想只做一次威慑,继续招抚布占泰,却遭到了儿子代善和侄儿阿敏,以及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额亦都与安费扬古的极力反对。他们纷纷请战,要求一鼓作气拿下乌拉和布占泰。

二贝勒和五大臣的理由很充分,布占泰背叛盟约、囚禁格格、送子质叶、逼婚东哥。无论哪一条,他都是罪不可赦。更何况,建州人强马壮,厉兵秣马,兵临乌拉城下,就不能“舍此不战”。

诸贝勒大臣热血沸腾,努尔哈赤只能顺势而为:既然你们众志成城,那就决战吧!

两军对决,努尔哈赤身先士卒,诸贝勒大臣奋勇向前。乌拉大败,损失十之六七。努尔哈赤攻入乌拉城,坐镇西门楼。布占泰损兵折将,单骑投奔叶赫,但不再是唯利是图的叶赫的座上宾,而只是一条苟延残喘的丧家狗,很快抑郁而卒。

乌拉亡了。

此时,阿巴亥刚刚为努尔哈赤生下了多尔衮,还不足三月。

仅仅八十多天,努尔哈赤两次征讨乌拉,作为多尔衮的新生礼。

母国被灭,亲叔逃亡,阿巴亥只能强颜欢笑。

努尔哈赤给叔岳父兼亲女婿做总结:“乌喇贝勒布占泰,朕擒之于阵,厚加恩恤,纵令归国,乃不思报德,恃其才力,嗜酒妄行,遂被天谴,国以灭亡。”(《清太祖高皇帝圣训》卷二)

多尔衮功高盖主为啥不自立为王(多尔衮横空出世)(2)

《太祖秘史》布占泰(左一)与叶赫老女东哥(右一)

努尔哈赤没有说布占泰要抢他的女人,但心里早早地惦记着乌拉的土地、民众、牲畜和财务。这是姻盟和誓约无法解决的。

倘若古勒山一役,建州士卒当即斩杀了布占泰,断了努尔哈赤豢养的幻想,那么布占泰就没有以降虏而得国,以姻盟而做强的机会。就因努尔哈赤心存侥幸,导致恩将仇报,血腥厮杀,让几个可怜的女人成为了政治利益的祭品。

所以说,在那一场纷争的原始叛乱中,互为翁婿的利益绑架,是绑不住既得利益者的野心和情分的。

对于此,《清史稿》评传扈伦四部时,说得一针见血:“疆场之事不以婚媾逭,有时乃借口以启戎,自古则然,不足异也。”

建州与扈伦,扈伦四部间,利益之下血拼不断,打不赢和打得赢,动不动就是联姻为盟,这是表面功夫。稍有一点蝇头小利,就拼一个你死我活,此前的一纸婚约或几重姻亲,都是不值一提。

这是血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