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1)

方言,一直以来都是有趣的文化。

前两天“山东人爱用倒装句说话”的话题在微博上引发了2.1亿的阅读,突然上了热搜,虽然只是一场娱乐,但是的确点出了山东人说话的特点。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2)

去年的《中国有嘻哈》,来自重庆的厂牌GOSH的说唱成员:GAI、布瑞吉,还有前几年用一首《明天不上班》火遍全国的谢帝,都在用四川方言贯彻着他们的说唱精神。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3)

而最近,《舌尖上的中国Ⅰ、Ⅱ》总导演陈晓卿带着他的最新作品《风味人间》再次席卷了全国人的舌尖。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4)

不同地方,不同国度的美食创造者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他们不同的风味。

一种风情,一种味道。

而在各地方的风情里,最能直观的表达异域特点的,就是当地的方言。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5)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6)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7)

“你瞅啥?”

“瞅你咋的!”

这句话在心里默念,每个人都会自动念出一股东北大碴子的味道。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8)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9)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10)

“巴适得很!”

念完这句哈,有没有觉得舌尖突然变得有点辣。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11)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12)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13)

再比如“某门忒,洒洒水啦。”

说这话的时候有没有感觉牙缝都在往外喷水...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14)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15)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16)

我们经常可以从一个人的说话口音中听出他来自何方,也可以从他的说话方式中听出他到过哪些城市,认识过哪些朋友。

可见,方言的确是一个地方最有味道,最有色彩的文化。

方言,也是故土赐予我们每个人不可剥夺的身份名片。

而作为黄土高原的主人,一口地地道道的陕北话,足以向世界表明我们的身份。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17)

近年来,我市文化从业人员经过不断的创新实践,使陕北方言文艺作品老树发新芽,走向省市乃至全国的重要舞台。

涌现出陕北民歌剧《延河谣》、《乡医刘易》、 小品《苹果红了》、《乡士恋》、《米脂婆姨绥德汉》等系列弘扬主旋律、 点赞正能量的原创作品,或成为省市春晚久播不衰、百姓热棒的荧屏佳作,或为延安捧回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群星奖” 等高含金量的奖项。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18)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19)

这些方言类作品的创研,为活跃文艺市场、弘扬陕北地域文化、宣传红色旅游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创作人员的严重缺失、原创作品的推陈出新、地方语言的听觉呈现......一度成为方言作品发展的瓶颈。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20)

因此,为吸引和组织陕北地区有影响力的编创人员,致力于陕北方言文化作品的挖据、创作、推广和传承,11月23日,延安陕北方言文艺作品创作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宝塔区音乐、戏剧、舞蹈家协会第三届成立大会举行。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21)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方言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鲁艺时期,艺术家就积极利用地方剧种和方言文化创作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 《小放牛》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宣传革命精神、鼓舞大众斗志。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22)

而延安陕北方言文艺作品创作研究大会的成立,旨在如何让陕北方言文化作品走的更远、传的更广,走上央视春晚和国际舞台,角逐国家级甚至更高的奖项,让这些充满民族智慧和地城特色的艺术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再现当年鲁艺时代的文化繁荣景象,这是新时期陕北文化从业者的责任和使命。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23)

《演员的诞生》里徐峥说:“好演员的春天到了。”

这句话不单单是对演员拥有好演技的肯定,更是文艺市场转型升级前的一声响亮的号角。

对我们而言,不仅好演员的春天到了,陕北方言的春天也来了。

新媒体中心

陕北方言50个(陕北方言的春天来了)(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