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详解(论薛宝钗性格与墨家思想的关系)(1)

自《红楼梦》面世以来,薛宝钗一直被认为是封建时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她天资聪颖,却懂得随分从时,藏愚守拙,恪守封建礼教,不仅如此,她还推己及人,时不时规劝贾宝玉应当“置身经济之道,立足孔孟之间”,这一系列现象似乎都表明薛宝钗是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贤良淑女。

但不能忽视的是,薛宝钗性格中也有功利务实的成分,这个特点与儒家君子之道却格格不入,所以武断将薛宝钗归入儒家“淑女”阶层显然并不客观,实际上,薛宝钗是一个深受多个学派影响的复杂形象,除了儒家思想的浸染之外,薛宝钗的行事风格也体现了墨家思想,我们今天就薛宝钗的行事与墨家思想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详解(论薛宝钗性格与墨家思想的关系)(2)

薛宝钗深谙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精髓

毫不夸张地说,薛宝钗是《红楼梦》中唯一一个能妥善处理与任何阶层关系的奇女子,她采取的主要方式便是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的“兼爱”和儒家的“仁爱”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墨家公然言利,儒家耻于言利。墨家认为“利益”中往往也包含着“仁义”,此二者是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来看薛宝钗的种种作为就会发现,无不体现墨家“兼相爱,交相利”原则。

对于贾府众人,薛宝钗采取了“兼爱”的态度,不论是对贾母、王夫人等贵族领导阶层、贾宝玉、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等平级小姐阶层还是对赵姨娘或是下人阶层,她都不分薄厚,一律兼爱!正因为薛宝钗的这种做法,她刚进入贾府就将林黛玉比了下去,书中这般记载:“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与《红楼梦》中大部分主角不同,薛宝钗似乎没有明显的爱恨倾向,以赵姨娘为例,贾母厌恶她,王熙凤瞧不起她,林黛玉因为她言行粗鄙,且时常在背后诽谤宝玉,对赵姨娘也是爱搭不理,即便是亲生女儿贾探春,也时时跟她保持距离,生恐跟她沾染上半点关系,这些人物对赵姨娘都有着明显的贬低态度,可薛宝钗却能秉承“兼爱”态度,对赵姨娘平等相待,这一点在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中可以明显看出。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详解(论薛宝钗性格与墨家思想的关系)(3)

在这一回中,薛宝钗将薛蟠从外地带回来的礼物分好,挨家挨户送去,其中就包括赵姨娘,这不禁让一直被众人忽视的赵姨娘受宠若惊:

且说赵姨娘因见宝钗送了好些东西,心中甚是喜欢,想道:“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差。她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她挨门儿送,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厚谁薄,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也都想到了。”——第六十七回

薛宝钗对没人疼没人爱的赵姨娘和贾环尚且如此,对其他人就更是无可挑剔了。对贾母,即便是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宝钗也尽量点贾母喜欢的热闹戏,依贾母的口味点甜烂之食;对贾宝玉,宝钗明知他不喜欢听人规劝他读书入仕,却感冒天下之大不韪,多次劝说宝玉,皆是为贾宝玉将来的前途着想;即便是尖酸刻薄的林黛玉,宝钗也一直以亲妹妹的姿态对待她,不仅告诫她“读杂书移性情”,还为其送燕窝以滋养病体,最终感化了林黛玉,在“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两人最终冰释前嫌,成为闺蜜。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详解(论薛宝钗性格与墨家思想的关系)(4)

当然,除了“兼爱”之外,薛宝钗身上还体现出了墨家“交相利”思想,这应与她出身皇商世家有直接关系。薛宝钗为人行事以“理性”和“利益”作为标准,这与墨家的“利益观”不谋而合。

于所体之中,而权轻重之谓权。权非为是也。非非为非也。权,正也。断指以存掔。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墨子

在墨家“权其利害”思想的影响下,薛宝钗曾做出许多让读者“寒心”的事情,如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薛宝钗为了逃脱两难的困境,便以林黛玉做挡箭牌,让林红玉和坠儿误以为林黛玉偷听了她们的谈话,薛宝钗这种明哲保身的手段,其实正是墨家“利取大,害取小”的集中体现。

除此之外,第三十二回“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薛宝钗规劝王夫人,贬低金钏的行为也是如此。为了让王夫人减轻对“金钏之死”的负罪感,薛宝钗言说“多半是她贪玩失脚掉下去的”、“她总然有这么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这些话听上去很冷漠,但用墨家“取利”的思想来看,便不难理解薛宝钗的作为。

在薛宝钗看出,金钏已死,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既然如此,伤心和埋怨已然无用,王夫人既是长辈,又是自己的姨娘,站在“取利避害”的角度,自然应该采取手段让生者释怀,死者安息。于是薛宝钗通过贬低金钏之死来安慰王夫人,其次,又将自己的新衣服送给金钏家人用来妆裹,以“利”来弥补金钏家人。宝钗的行为无疑将墨家仁义和功利做到了相互统一的境界。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详解(论薛宝钗性格与墨家思想的关系)(5)

薛宝钗尚俭,乃是对墨家“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的遵守

薛宝钗和墨家紧密契合的另一个要点都是她提倡节俭,虽然出身于“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薛家,但宝钗却并不似贾府众爷们、小姐们那样奢侈,从衣饰、住所、审美等等方面,薛宝钗都体现出节俭质朴的内蕴。薛宝钗的简朴观,跟墨家思想乃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共事不可偏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墨子提倡的节俭乃是“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所吃的食物不求精美绝伦,只以“填气补虚,强体适腹”为要,所穿的衣服不要求奢侈华美,只要能“冬以御寒,夏以御暑,别男女之礼”即可,而参看《红楼梦》中薛宝钗的生活方式,跟墨子提倡的节俭是完全一致的。这一点,从薛宝钗刚入贾府之时的穿着便能看出: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薛宝钗的服饰简朴稳重,但又“半新不旧”,足以证明薛宝钗对“节俭”的贯彻,书中第七回薛姨妈给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王熙凤等送宫花的时候,王夫人就曾言:“留着给宝丫头带罢了”,结果薛姨妈却回应:“姨妈不知道宝丫头古怪呢。她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这从侧面再次验证了薛宝钗遵循墨家朴素自然的经济道德观点。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详解(论薛宝钗性格与墨家思想的关系)(6)

薛宝钗不仅自己节俭,而且对身边人也时常言传身教,邢岫烟初住贾府之时,因为家境贫寒,衣着寒酸,探春见状送给邢岫烟一个挂件,让她日常佩戴,以掩贫困之相,薛宝钗看到后却笑着劝邢岫烟不要太过重视这些金银饰品,“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为是。”

可见薛宝钗的俭约并非“面子工程”,她是打心底里赞同“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观点,故将其纳入自己的人生观中,也正是因为宝钗对俭约的敏感,让她很早便发现了贾府内部奢华虚耗的问题,但因为自己客居贾府,不便直言,直到最后薛宝钗离开大观园之前,才对王夫人进行规劝:

今日不但我执意此去,之外还要劝姨娘如今该减些的就减些,也不为失了大家的体统。据我看,园里这一项费用也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

薛宝钗的话一针见血,点出了贾府内部奢侈腐化的恶劣现象,丝毫不逊色林黛玉所说的“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纵观《红楼梦》前八十回,虽然贾府上下人等皆意识到了“淫佚则亡”的道理,可没有一个人真正实践节俭,只有薛宝钗一个人真正做到了身体力行!

节俭这一观点,诸子百家多个学派均有论述,但提到最多的便是墨家,并使之成为墨家鲜明的标签。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节俭节用的理想寄托在薛宝钗身上,这并不是偶然,最终结局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想必有让薛宝钗的节俭对抗贾府的奢侈的意图。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详解(论薛宝钗性格与墨家思想的关系)(7)

薛宝钗积极入世,暗合墨子“食不可不务也”的观点

薛宝钗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并不是说薛宝钗是个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之人,因为家族是皇商,她的身上浸染了商人的精明果敢,并养成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适应社会,并期望能做出成绩来。

墨家提倡: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这种思想颇有唯物主义的风采,并深深影响了薛宝钗,让她养成了务实的处事习惯。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中,贾探春因为初管家事,从赖大家的承包园子赚钱得到启发,也想要在大观园中实行“承包制”,跟众人讨论的时候,探春不禁感叹:“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薛宝钗听后却不以为然,她认为探春身为千金小姐太过养尊处优,社会经验太贫乏,宝钗她在探春发言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化具体为抽象,得出“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的结论。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详解(论薛宝钗性格与墨家思想的关系)(8)

不仅如此,薛宝钗还推崇墨家“尚贤”的原则,在大观园内实行承包制之时,她作为三人管理组(李纨、探春、宝钗)中的军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因才承包”,如让老祝妈管理竹林,老田妈负责稻香村的菜蔬稻稗,根据每个婆子的具体技能进行劳动分配,已经初步具有现代管理的意味。最后为了提升众婆子的劳动积极性,宝钗还提出将大观园改革中所获得的收益分给众婆子当奖金,婆子们更是欣喜若狂,劳动积极性空前提高,可见薛宝钗擅长“以利诱人”。人事安排、经济分配被安排的井井有条,再辅以利益动人,自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将“利”“义”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恰恰符合墨家“贵义尚利”、“义利并举”的墨家价值,光凭此一点,就足以看出薛宝钗的精明能干其实远胜贾府众女子。

薛宝钗对“利”、“义”的精准把控还表现在对薛家伙计的管理上,书中第六十七回薛蟠外出运货归来,宝钗就劝哥哥应该请辛苦运货的伙计们吃个饭,以示犒劳。

宝钗道:“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来回几个月,妈妈和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

很多人都说薛宝钗市侩气息太浓,城府深厚,宴请伙计也只是为了笼络他们而已,但笔者认为此认识太过狭窄,薛宝钗以宴请笼络抚慰伙计们是真,感谢伙计们一路辛苦也是真,前者是“利”,后者是“义”,如此“义利并举”才是薛宝钗学习墨家的真本色,而并非硬币只取一面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必定是错误的。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详解(论薛宝钗性格与墨家思想的关系)(9)

综上所述,薛宝钗并非单纯只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她的性格成分中墨家思想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宝钗受到墨家“务实”、“节俭”、“尚贤”、“义利并举”等思想的影响,并构成了宝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生存境界,她的性格是复杂的,同时又有迹可循,并不杂乱,在此不禁再次钦佩曹雪芹炉火纯青的文笔功力。

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