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语文老师,文字创作爱好者爱诗词,爱红楼,爱中国文化,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黄鹤楼送孟浩然古诗讲解?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古诗讲解(哲哥读唐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古诗讲解

90后语文老师,文字创作爱好者爱诗词,爱红楼,爱中国文化

文学理论的爱好者,中国美学的追随者

F1骨灰级车迷,莱科宁铁杆粉丝

听优秀学长讲文史哲

头条号:听优秀学长讲文史哲

知乎:吴圣哲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农历三月,一定要去扬州,因为“烟花三月下扬州”。

每当我们提到扬州这座城市,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这句诗句。其实这句诗就是出自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表达了两人深厚情谊的诗作。

·李白与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前几年在网上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段子:杜甫爱着李白,李白却爱着孟浩然。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但也是有依可循的。杜甫给李白写了很多很多诗,比如《赠李白》、《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等,杜甫不仅春天想,冬天想,做梦的时候都在想李白,而因为流传的原因,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只有三首,而且不是特别有名。但李白写给孟浩然的作品知名度就很高,除了这首,《赠孟浩然》这首诗也很出名,该诗第一句便是“吾爱孟夫子”,这是直接地、直白地向孟浩然表达情感。

【哲哥读唐诗】 李白《赠孟浩然》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孟浩然才华横溢、个性洒脱,任性而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是李白最为向往,也是盛唐文人追慕的一种个性、性格。所以,李白跟孟浩然能够称为忘年交,李白如此仰慕孟浩然,主要都是因为他们在行为方式,精神追求,思想个性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他们两个人都是盛唐时代广大士人追求自由人格、自由精神的典型象征。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当时李白东游归来,在湖北安陆居住了大约十年的时间,这段时间被称为李白的“酒隐安陆”的时期。在这期间李白不仅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还广交朋友,其中便有孟浩然。孟浩然年长李白12岁,但两人相谈甚欢,孟浩然也非常欣赏李白,很快两人成为了挚友。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孟浩然将要去扬州隐居,李白得此消息后,便亲自送孟浩然到江边,为孟浩然送别。

·赏析·

诗的前两句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与发生的事件。“故人西辞黄鹤楼”,这里的“故人”便是孟浩然,而两人分别的地方则是黄鹤楼。黄鹤楼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而且有很多的文学作品与黄鹤楼有关,是许多文人经常出入的地方。崔颢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让黄鹤楼带上了分别的色彩,也更有诗情画意。

“烟花三月下扬州”则是交代了时间和孟浩然将要去的地方。扬州位于江南地区,而江南的三月正是其最美的时候。“烟花”着重表现了扬州城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用“烟花三月”更能营造出绚丽的诗情画意。孟浩然此次旅程的终点站是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心情应该是非常好的吧。

诗的后两句是在写李白自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对李白送别时的描写。诗并没有写两人在分别时,在登船之际到底干了什么,说了什么,没有“执手相看泪眼”,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而是用侧面的描写表达李白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李白站在江边,看着船一点一点远去,从大到小,最后消失在天际,只剩下长江水依旧在奔流不息。李白在江边站了很久,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尽管没有在字面上直抒对友人的眷恋,但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维的《渭城曲》,这更像是两个潇洒恣意之人的告别。他们的告别没有哭哭啼啼,没有肛肠寸断的悲情,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对友人的祝福。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全诗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似乎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李白对孟浩然的祝福。这是壮年时的李白,他对生活有着很多的憧憬和盼望。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虽为惜别之作,却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