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轩哥。

“翡翠产于缅甸,兴于清朝”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识,很少有人会细究为何翡翠会在清朝流行起来。今天轩哥就跟大家聊一聊在清朝,翡翠的那些事儿。

翡翠的十大良心忠告(翡翠的那些事儿-翡翠盛行多亏了一个女人)(1)

其实早在明朝的时候,翡翠就随着中缅边境的玉石商人们进入了中国,那时的翡翠未被大家熟知,即使压价售卖也无人问津。而这一情况的改善,源于当时乾隆皇帝对于古缅甸的两次用兵。缅甸兵败后,送来了大量的翡翠饰品作为贡品献给大清朝,这也是翡翠首次在清朝的王公贵族中露面

翡翠的十大良心忠告(翡翠的那些事儿-翡翠盛行多亏了一个女人)(2)

据清朝进士寸开泰的《腾越乡土志》记载:“腾为萃数,玉工满千,制为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可见,缅甸产出的翡翠经云南腾冲、瑞丽等边城输入我国,发往各地。

翡翠的十大良心忠告(翡翠的那些事儿-翡翠盛行多亏了一个女人)(3)

在清代,翡翠不仅仅只是饰品,更是身份的一种象征。比如翡翠扳指,原先本是射箭时的大拇指护套,后来演变为公共贵族的日常饰品。最出名的莫属大太监李莲英的顶级帝王绿扳指,早年专家就曾估价两个亿。

翡翠的十大良心忠告(翡翠的那些事儿-翡翠盛行多亏了一个女人)(4)

清朝的官帽上有翎管,用以安插翎枝。翎管呈圆柱状,一般长约70毫米,直径15-20余毫米。不同官员登记所用的翎管配置也不相同,一等文官大员方可使用翡翠翎管,一品武官则用白玉翎管。

翡翠的十大良心忠告(翡翠的那些事儿-翡翠盛行多亏了一个女人)(5)

在《清史演义》第四十三回中有提到,和珅被查抄的赃物中,有11个满绿翡翠翎管和835个各色翡翠翎管,总计846件翡翠翎管。可见翡翠翎管是当时贵族们的心头好,象征着地位与财富。

翡翠的十大良心忠告(翡翠的那些事儿-翡翠盛行多亏了一个女人)(6)

如果要问是谁将“翡翠之风”推至顶峰,就不得不提历史上最奢侈的女人-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一生都钟爱翡翠,痴迷程度世人皆知,从清朝流传下来的慈禧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慈禧两手上都佩戴着翡翠手镯、翡翠戒指还有翡翠护甲套,可见慈禧在日常生活中,对翡翠的情有独钟。

翡翠的十大良心忠告(翡翠的那些事儿-翡翠盛行多亏了一个女人)(7)

慈禧不仅爱翡翠,也爱奇特的配色,她所珍爱的十八串子就是最好的见证。粉色碧玺与绿色翡翠的搭配,可谓是当时最新奇的配色风尚。十八串子为清代服饰中的佩件,多为十八颗圆珠串联而成,故称“十八子手串”,亦称念珠,是由佛珠演变而来,属佛珠的一种。

翡翠的十大良心忠告(翡翠的那些事儿-翡翠盛行多亏了一个女人)(8)

慈禧死后,随棺入葬的珠宝数不胜数,翡翠白菜、翡翠西瓜和翡翠荷叶等等的稀世珍宝都放在慈禧身边,口中还含着一颗夜明珠。后在1928年,被孙殿英洗劫一空,这些稀世珍宝也散落于世界各地,难知其踪。

翡翠的十大良心忠告(翡翠的那些事儿-翡翠盛行多亏了一个女人)(9)

正是因为慈禧对于翡翠的热衷,引起其他贵族们的争相模仿,人人都佩戴翡翠,蔚成风气,成为上流社会的专属品。久而久之,这股风也吹到了宫墙外,翡翠也开始在民间风靡起来。自此翡翠从一开始的无名之辈,摇身一变,成为颇具国名度的高级珠宝。

我是轩哥,关注我,专注每天分享翡翠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