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为小编手残刷机出问题了然后只能线刷MIUI包,刷完之后意外发现了一个软件:米聊

米聊是什么软件(还有谁记得这个软件)(1)

毫无疑问,在移动IM市场微信已经是一家独大。而早于微信出现的米聊,虽然抢占了先机,却被腾讯“快、准、狠”的打法超越了。尽管如此,细心的米粉会发现米聊至今还是处于持续更新的状态。

米聊是什么软件(还有谁记得这个软件)(2)

为米聊叹息之际,小编也去知乎看了一些关于当时占得先机了的米聊最终却拼不过微信的问题,小编也整理了一些,读者朋友们可以看一下:

@弼马温:

非常不赞成那种简单将产品的问题归结于某某巨头也在做,所以你必死无疑。这样看问题未免过于简单化。

1、 从产品形态看,这类产品最先使用的都是和你联系密切的人(你看到一些东西想和他分享,或异步的语音沟通。什么?你连他的电话都没有?),这点上QQ好友列表相对电话簿并没有太多优势。

米聊的问题是产品质量的问题,我和一些关系好的朋友很早就是用米聊建立起了圈子,但经常出现传图不畅、语音卡,可怕的是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而微信上来就没这个问题。到底是技术底子还是强些。

产品质量问题多大,可以参考friendster。

2、后期这个产品向陌生人交友扩展,这点也是微信最终爆红的原因,这更加和QQ的优势(关系列表)没啥联系了。 什么摇一摇、周边,微信进化得很快,并能配合运营推广,一些功能立刻就流行起来了。

而米聊,在抓住市场的潜在机会点并迅速推出功能上,已经被拉在后面了。

当然,QQ对微信是一定有促进作用的,比如,微信能收到QQ离线留言,这米聊是不用想的。 只是,如果,如果米聊能走对这几步,并提前针对微信有一个良好的区分定位,结果真未可知。

@刘洋

首先,我不是腾讯深度用户,我有7位数号码,但除非收文件,我基本不上QQ,我不用除了微信和QQ以外任何腾讯产品,而且我是从Talkbox—>米聊—>微信的。

说说我为什么换掉米聊吧!原因有三:

1 微信操作更简单,放在耳边就变听筒,拿来就外放,文字语音切换一键完成

2 微信不随便骚扰我,毫无意义的广播,神秘的新消息,关掉提示后还会冒出来的提示……

3 微信不会把群聊里所有内容完全显示

我很久没用米聊了,真不知道它是否改进,不过用户一旦选择放弃,就很难回头了!

米聊也许会把微信的成功归结于腾讯QQ的用户基数,但却总忽视自身的问题,这种心态注定解决不了问题!

@翟思

大家说了很多原因,有的是大面的,有的是细节的。但是我还是坚信,市场经济,就跟打仗一样,就是拼资源,从人力资源,到财力资源,到关系,到舆论等等。“ 腾讯要做什么事情,你就不要去做。”这话,虽然不是一定准确,但是在特定场合和领域还会是一个不变的定律。 那就是,在面对大众互联网用户的市场,在靠产品功能量和用户量驱动的领域,不要试着去和腾讯斗。就跟普通人不要和拳王打拳击比赛一样,这是恒古不变的,不要太理想主义,以为人主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一切。可以试着和腾讯竞争一些细分领域,小众市场,这些地方,腾讯发挥不出致命的一击。就如同,可以试着和拳王下下围棋什么的。腾讯曾经错失过几个市场,那是他没发力,比如B2B的阿里巴巴,比如新东方英语,这些东西他不做,或者那时还没那么大实力来做。搜索这个领域,也是进入晚了。

我是亲身体会,当年腾讯如何从一个QQ聊天软件,10几个月一跃杀出个门户站点,瞬间取代当年四大门户的TOM,随后又赶超网易、搜狐、新浪的。得用户者,得流量。。。

小编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大家如果不同意可以评论讨论,轻喷

1、微信和米聊都是做的类别相似的软件,并且没有明显的差异化,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只有看双方的资源调动。很明显,腾讯整个公司能调动的资源完全不是当时的小米可以匹敌的。

2、有多少人是和小编一样第一次听说这个软件还是在小米1手机上面知道的。米聊,米聊,米聊。这个米字,当时还未成年的小编单纯的以为只有小米手机才能用这个软件。其实看微博上大家的观点,有不少人是被那个米字认为成了只有小米手机才能用的聊天软件。

3、客观来说,米聊应该是出现在小米1手机之前,可是又有多少人是随着小米1手机发布,购买到小米手机后才了解到这个软件的。同时其他产品手机上又没有这个软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小米手机才能用的软件。这应该归咎于宣传力度不够吧。

最后,听说米聊要有取代陌陌变成某些事情的社交软件,感叹之余,祝米聊有一个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