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霜降日作》

【明代】郑茂

风雨连朝动客愁,笳声呜咽满边楼。

卷帘何事看新月,一夜霜寒木叶秋。

古人写霜降节气的诗(赏析明代郑茂的都门霜降日作)(1)

译文

风雨交加,一连几日,牵动诗人的忧愁;胡笳声调,低沉呜咽,充满了边关城楼。

卷起珠帘,因为何事,遥望一弯新月;一夜霜降,天气严寒,落叶萧萧,一片秋意。

注释

都门:指京城的城门附近。

连朝:指连日。

笳声:为胡笳吹奏的曲调。

边楼:指边关的城楼。

霜寒:指寒光闪闪的样子。

木叶:即为树叶。

古人写霜降节气的诗(赏析明代郑茂的都门霜降日作)(2)

赏析

这是明代诗人郑茂的一首霜降边塞诗。

自明成祖朱棣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就等于以京城守门户,因而京城与塞外非常接近。

诗人虽然身在京城城门附近,却担心着守边的将士,他们是否孤清、寒冷、寂寞、思乡,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关将士的关心,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一个“愁”字,可作全诗诗眼,亦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古人写霜降节气的诗(赏析明代郑茂的都门霜降日作)(3)

风雨交加,一连几日,牵动诗人的忧愁;胡笳声调,低沉呜咽,充满了边关城楼。这是写“边愁之起”,即连日风雨,胡笳悲咽,使得诗人不自然想起边关战士之寒苦。“客愁”是写自己,“边愁”则是写战士,都是为了国家背井离乡,同是乡愁无限情。

卷起珠帘,因为何事,遥望一弯新月;一夜霜降,天气严寒,落叶萧萧,一片秋意。这是写“边愁之深”。“看新月”,非但没有感受到新月之美,反而感受到新月之悲、新月之寒、新月之孤。诗人的情感在卷帘那一刻,情绪酝酿到达了高潮。“何事”是反问,加强了这种“边愁”的情感。

“一夜霜寒木叶秋”可谓千古名句。它不仅写出了霜降时节的天气情况,更写出了守边战士内心的愁苦,可谓一语双关,寄寓高远。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公开发表文章三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