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致汽车近来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先是去年年底的宝能入股,后来被爆销量暴涨背后有不为人知的秘密,随后加入观致一年多的高管被爆离职去长城,可谓是每条消息都引人注目不过,不止这些,近日从观致汽车官方消息获知,观致汽车将在2018年至2022年5年的时间内推出26款新车,涉及轿车、SUV以及MPV车型,包括新能源和传统耗油车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观致汽车怎么只有两款车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观致汽车怎么只有两款车型(四年卖6万辆车的观致将在未来5年推26款新车)

观致汽车怎么只有两款车型

观致汽车近来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先是去年年底的宝能入股,后来被爆销量暴涨背后有不为人知的秘密,随后加入观致一年多的高管被爆离职去长城,可谓是每条消息都引人注目。不过,不止这些,近日从观致汽车官方消息获知,观致汽车将在2018年至2022年5年的时间内推出26款新车,涉及轿车、SUV以及MPV车型,包括新能源和传统耗油车型。

自诩的高端 4年时间销量只有6万多辆

观致汽车号称我国第一个高端汽车品牌,成立于2007年,年纪上看确实是有些年轻了,加上今年也才11年而已。几乎没有任何背景的背书,在这个行业中一开始就定位于高端,所以销量一直都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观致汽车2013年才正式上市了第一款量产车型观致3,随后又上市了观致5,这两款车的销量可以说真的非常的感人,据数据显示,观致汽车2014年销量6967辆, 2015年销量14247辆,2016年销量为24188辆,2017年销量15381辆,过去四年销量刚刚突破6万辆,小编不禁在想,观致汽车能坚持到现在,果然还是财力雄厚,毕竟到现在近百亿元的亏损不是小数目。

宝能入股后,观致汽车更加不用担心资金方面的问题了,持股51%的宝能或许是想要改变观致当前窘迫的境遇,或许是因为钱太多,于是就有了观致汽车未来5年时间推出26款新车的“观致汽车5年计划”。说宝能钱多并不是调侃,而是小编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有点急于求成,此话怎讲呢?

计划5年推出26款新车 这4个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5年的时间推出26款新车,也就是说每年平均至少需要5款新车上市,而2018年已经过去一半了,没有听到观致汽车有什么全新车型被爆出的消息,本来就是一个品牌影响力不大的车企,从成立到现在11年才推出四款量产车型,突然宣布要在5年时间内上市26款新车型,小编不禁想问,在每年都亏损的情况下你们难道真的是在“厚积”,等到现在开始“薄发”?所以在新车的质量上我们是不是应该持怀疑态度?

其次,按照当下的销量来看,四年时间整个品牌销量刚过6万辆,2018年销量暴增的背后竟然还是因为有宝能自己的大笔订单,在这种情况下,观致汽车即使是在2022年完成了上市26款新车的目标,那么观致汽车是打算每个系列的车型年销一两千辆还是很有信心能在未来的26款新车中打造出很多款爆款车型?

其三,关于生产的问题,据了解,就目前来看观致汽车只有江苏常熟一个工厂,且没有在建新工厂的消息,该工厂的初始产能15万辆,最大产能30万辆,那么又有问题了,难道26款新车全部依靠于常熟这一个工厂生产吗?如果是,那么这26款新车得有多相似,得普通成什么样子,另外如果万一有爆款,产能怎么保证?如果不是,那么是找带代工还是建新工厂,代工质量怎么保证,建新工厂来得及吗?

第四,关于品牌定位的问题,观致汽车属于叫好不叫座的类型,很多人说观致是中国好车,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好车为什么没有销量,很明显,跟自己的品牌定位有关,2007年才成立的新品牌,几乎没有任何基础就主打高端,不能不说确实是有勇气的。

所以,在未来26款新车的定位中,车型定价应该如何定也是一个尴尬的问题,定价太高按这个影响力来看无法保证销量;定价太低与自身品牌定位不符,又是一个两难的境遇。但是小编认为可以的话还是生产一些低端车型,把影响力升上去再说,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道理应该要懂。

急于求进 恐适得其反

因此综上所述,观致汽车5年26款新车的计划,在小编看来是有点不合理的,有点冒进和急于求成,求发展和上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综合观致目前的状况来看,这样的做法对观致的发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小编认为对于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年轻的车企还是应该从低端市场做起,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下消费者的心理。当下人民生活水品还处于一般的水平,五六万以上十万以下的车型对于生活水平一般的人而言是最好的选择,而恰好这个阶层目前在我国是人数最多的一个阶层,所以抓住了这个阶层的消费者就成功了很多,宝骏510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经济水平能够承担十五六万车型的阶层会考虑一个新生没多少年的汽车品牌吗?这个阶层的人最相信的就是合资车型,即使是有30年发展的自主车企都会嗤之以鼻,所以观致把目标客户定在这个阶层的人自然讨不到好处。

小编总结

不过既然观致汽车已经放出了这样一个消息,那么想必他们也是已经有考虑过小编的这些疑问,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观致汽车内部将会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还是一句话,发展还是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揠苗助长的后果就无需多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