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玥

【直新闻按】香港国安法施行已经超过百日,具体运作上还面临哪些挑战?香港当下需要防范什么样的风险?就这些问题,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秦玥采访了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作为香港第一位由警务处主要官员上任的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也透露了一些过往在媒体没有披露过的信息。

独家专访李家超(独家专访李家超)(1)

李家超透露,修例风波期间,被撬起来的砖头数量可以填满48个篮球场这么多。而马路上被人拆出来的栏杆,加起来的高度有120座国金二期大厦(香港地标之一,香港第二高的建筑物,415.8米)这么高。

“你能想象吗?这种不稳定和暴力的情况去到了这样的地步。”他不无痛心,不过同时表示,国安法落地三个月以来,社会已经有了很大改变,相信香港人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所以对未来很乐观。

李家超分析,由于23年来香港国家安全意识薄弱,“”思潮暗中蔓延,加上香港面对的是“国家级”对手,因此国安风险依然存在。

“还有些主动推动暴力的人士,有的说自己‘退休’,有的说‘退场’,有些组织解散了,甚至有的人离开了香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破坏国家安全的力量开始式微。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他表示,为了防范国家安全风险的“地下化”和“国际化”,配合港警国家安全处,未来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坚实的情报网、阻截网以及追击网,能夠360度维护国家安全。

李家超还谈及触发香港修例风波的陈同佳案。在台湾杀害女友潘晓颖的陈同佳近日在潘母公开要求下,再度发表录音称,愿意在今年10月内前往台湾投案。但民进党当局不断阻挠陈同佳赴台。李家超认为“球在台湾一方”,务实的作法是台方发出入台证,敲定陈同佳入台的时间,香港特区政府尽量配合解决问题。“涉及政治性的考量,对事件没好处。”

对于深港以及大湾区不同城市的合作,李家超也颇有心得,他说,“经过了40年,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已经有了默契,相信未来警务合作会再创高峰。”

访问在政府总部进行,李家超工作忙碌,他笑说访问时间是在两个会议之间挤出来的。记者好奇问他午餐是叫外卖还是和同事一起出外用餐,李家超笑着说:“我的太太见我每日工作忙碌,所以每天准备饭盒(便当)给我。她呀,担心我唔够营养。”

李家超是纪律部队出身,在立法会采接受议员质询时屡屡唇枪舌剑,令人印象深刻,如今流露这番柔情,算是趣事一桩,是为记。

独家专访李家超(独家专访李家超)(2)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秦玥专访

以下为专访部分实录。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秦玥:说到香港国安法,目前已经在香港落地超过百日,因为国安委是新成立的部门,您感觉百日来讲,各部门的沟通合作如何?和国安公署的配合如何?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香港国安法施行了三个月左右了,当然我们还有很多挑战,但幸运的是香港有一支高效和专业化的警队,能很快地做到基本而且有效的运作。挑战在于第一,工作量很大。因为过去23年来,国家安全意识在香港整体是薄弱的,纵然保安局、警队有基本的国家安全概念或者经验,例如保安局之前曾经禁止“香港民族党”,但始终到了真真正正去处理一些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案件或是应对手法,这方面的经验需要不断争取。

而且,23年来整个香港的国家安全意识薄弱,这也意味着我们要做的工作相当多,所以其中一个挑战是工作量:该如何定下优次顺序?哪些需要先处理?哪些需要多花时间处理、或是用其他方法处理?这是第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就是该如何令(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本身的职能够长远发展。首先要做培训,另外要增加在这方面的认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国家级”的对手。这方面也是挑战,不过这是一项长远事业。目前刚起步三个月,我觉得国安处能有这样的成绩,我感觉很欣然,并且多谢他们的投入。我们都有信心,接下来工作会做的更好。

此外你讲到中央驻港国安公署在香港国安法中有指定的职能。国安法里讲明(国安公署)指导、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也有协调的职责。为什么有协调职责呢?是因为大家面对新的法律、新的执行机制都需要磨合,让制度慢慢畅顺,所以协调过程非常重要。这也很多谢国安公署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协调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这是第一点。第二,驻港国安公署对于国家安全风险有丰富的认识。刚才我提到我们要培训、要专业化,这方面(国安公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都把对国家安全的形势分析不断地更新给我们,增加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提升我们同事的专业化。

国安处的同事很投入,也很有抱负。所以现在很多事情事半功倍,我非常满意。一路发展下去,我们由乱变治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更重要的是可以达到香港国安法要求的“防范、制止、惩治”这三个方面。我们现在的焦点可以集中在“防范与制止”,“惩治”也会持续进行,但如果想让香港整体社会向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正面发展的话,“防范与制止”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宣传、教育、向社会解释国安法等工作也都很重要。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秦玥:说到防范方面,我们留意到近期国安委增加了新成员是来自入境处的官员,是否表明了近期在人员边境往来方面需要特别加强安全防范?未来国安委是否还会因应不同的风险增加新的人手?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国安委的成员其实在港区国安法中已经规定了的,在国安委成立的第一天,海关关长、入境处处长已经是成员了,这是非常合理和重要的,因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分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的。进入香港的外部安全风险很多时候是由海关和入境处把关。例如恐怖分子又或者是潜在的外国特工,这方面入境处需要着手处理。又例如有些危险品,包括枪械、火药等违禁品从外地入境香港,海关在此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把关角色。配合(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的同事,我们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坚实的情报网、阻截网以及追击网,能夠360度维护国家安全。所以从这样的角色和角度来说,国安委成员的组成方面是非常合理,而且需要的。

独家专访李家超(独家专访李家超)(3)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秦玥:港区国安法实施过百天了,从国安法落地前后的风险对比来看,您觉得当下需要防范什么样的风险?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国家安全法落实以后,社会基本上就稳定了。过去十几个月前,最坏的时候是什么?每个周末都有商铺被破坏,有人因为意见不同在街上被人绑起来滥用私刑,甚至还有人被烧至重伤,还有一位阿伯被人用砖头砸死。行人路上的砖头被暴力分子拆了出来,掷人或者掷店铺。后来我们统计过,被撬起来的砖头数量可以填满48个篮球场这么多。而马路上被人拆出来的栏杆,加起来的高度有120座国金二期大厦(香港地标之一,香港第二高的建筑物,415.8米)这么高。你能想象吗?这种不稳定和暴力的情况去到了这样的地步。

国安法落地之后,我们看到社会迅速稳定了,大众生活平静了。例如国庆活动基本正常化了,当天虽然有社会事件发生,但相对少了很多,警方亦可以有效处理当日情況。这是重要的,市民可以正常上班,正常回家,正常参与社交活动,当然除了疫情关系的限制,大家会减少社交距离之外,原则上大家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但是风险仍然存在。你也看到,一些挑战国家安全的意识还存在,譬如有人在街上喊“”口号等。要现实地看香港的情况,23年来大家的国家安全意识薄弱,“”思潮暗中蔓延,有了香港国安法三个月,我们处理了要即时处理的案件。但是要由乱变治,要让整体社会明白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没有国家安全、香港会变成什么情况?这些都需要逐步来。不过国安法落地之后,对香港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变化是大的。

还有些主动推动暴力的人士,有的说自己“退休”,有的说“退场”,有些组织解散了,甚至有的人离开了香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破坏国家安全的力量开始式微。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要一段时间将国家安全意识巩固,情报方面也需要小心留意是否会有一些“地下化”的国家安全风险存在。所以我们在情报收集方面需要加强,不能松懈。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秦玥:您刚刚说需要防范国家安全风险“地下化”,除了“地下化”,在国外还出现了“国际化”,像是“国际战线”,前段时间甚至还有人冲击中国驻英大使馆等。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当然从外交、国际层面来说,国家会去处理的。刚才我说过国安公署在香港会将整个世界形势与我们分享交流,譬如国家层面需要处理的问题等,我们认知到国家如何这些问题后,就会配合。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秦玥:再想请您分享一下陈同佳案的进展。您前几天表示“球在台湾一方”,移交陈同佳可以参考多年前的“石棺藏尸案”,但有反对派议员质疑,他们说既然有先例就不用推逃犯条例了。首先想请问下您香港保安局下一步打算如何做?第二,对于香港这些反对派的声音,保安局如何回应?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我曾经讲过处理荃湾石棺案的案件是作为一个港台警务合作的例子。现在处理陈同佳去台湾自首,最大的分别和独特元素是陈同佳目前已经是自由身,他不是一个警方拘押下的疑犯。对于这样一个自由人,他选择用什么方法去自首,投案给一个正在通缉他的政府,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情況,是以前没有发生过的。这和以往的案件有很大的分别。

特区政府方面希望尽量配合,陈同佳从台湾方面获准批下他的入台证,知道大约什么时候去台湾自首或投案后,我们会尽量配合他。但是第一步,首先他要获得台湾方面批准的入台证,让他能够进入台湾。我再强调一次,陈同佳在香港是自由身,这和仍然被扣押并因为某案件打算用法律手段进行强制措施,完全是两回事。

其实发表这些言论的人完全知道这是两回事,但因为政治原因,他们才讲出这样的不合理的说法。我和其他传媒朋友沟通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是两回事,大家都知道一个重获自由的人自己到第二个地方投案,这是前所未有的。当初修訂(逃犯条例)也是想处理法律漏洞,因为社会反弹所以撤回修例。现在我们仍然希望这件事完结,从特区政府来说,陈同佳只要获得批准进入台湾,取得所需要的入台证件,我们就会尽量配合。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秦玥:到目前来说,台湾方面同香港保安局有没有就此案有进一步的接触和沟通?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我们希望透过港台警务合作去处理有关的可能安排。但现在的确这个球是在台方。没有第一步,就走不到第二步。陈同佳在香港是自由身,我们干涉不了他的,至于陈同佳的律师会用什么方法同台方解决入台证件,或者确定去台湾的时间,则是由他的律师才可以处理得到,特区政府没有得到任何的授权去干涉其中。这个我相信台湾方面是知道的。

务实的说一句,希望台方发出入台证,敲定陈同佳入台的时间,特区政府尽量配合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多方都有好处,对陈同佳也好,对死者家属也好,对香港整体社会也好,对台湾来说,通缉犯能接受法律制裁、也是合理的。各方面都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尽力去做。涉及政治性的考量,对事件没好处。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秦玥:近期港台关系中,还有五位香港示威者偷渡前往台湾,据报是被台方“扣留”,香港保安局方面目前掌握了哪些细节?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我们之前也向台方询问了解过是否像传媒报道的那样、五个香港居民去了台湾,但得到的回复是“无法处理”。当然我们之后又再问过一次,台方回答“没有补充”。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不掌握资料。但特区政府是很想在这方面了解清楚的。

(五个人的家属有没有联络过保安局?)保安局在这方面没有收到过任何的求助或请求。

独家专访李家超(独家专访李家超)(4)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秦玥:另外想问局长一个关于安全的问题,香港一直都被誉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但好像近期犯罪案件有所增加,譬如街头抢劫、找换店被打劫等等,这方面您分析过是什么原因吗?是因为人手不足还是?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第1, 不守法意识的确令人担心。自从上年六月开始“黑暴”这么猖獗,如果社会仍然放任不守法意识的话,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这往往也是造成犯法的原因,特别是青少年犯罪上升的数字是以倍数来计算的。这是很严重的警号。另外的确在不同的时候,执法部门需要分身负责公共安全的工作,有的人趁机钻空子,也不排除是其中一个原因。

第2, 警队目前已经投入了更多的情报资源来应对,但更重要的是社会需要有共同的守法意识。我们经常听说一个理论叫做“破窗效应”,意思是说某个地方曾经被人爆窃或是被破坏过,当地的罪案就有滋生迹象。这是一个研究,从“破窗效应”来看,警方需要在执法方面花最大的力度。

不过从警务理论方面来说,犯罪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社会整体对与罪行的认识、以及守法意识,对于解决“破窗理论”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警民关系我们希望尽量搞好,守法意识希望社会营造,法庭判决能起到对罪行的阻吓,有个一锤定音的作用等,再加上媒体的宣传,大家一起发挥正面力量,才可以解决社会犯罪问题。当然政府会继续努力,但大家应该一起面对,因为社会治安是属于大家的。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秦玥:局长,您是第一位由警务处主要官员上任保安局局长,而作为保安局局长也经历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事件,您目前感受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就是去年的“黑暴”事件,是我完全想象不到、前所未有的。而且香港价值观的底线被破坏了。以前大家从来不会因为不同价值观而滥用私刑,也完全破坏了个人的尊严,这样的场面我觉得很伤心。保安是我的重大责任,我责无旁贷,我当然不想见到这样的场面。

但也可以这么说,这也是23年来香港面对的前所未有的震荡,最终解决出路是需要社会大众营造共识,在理性的基础上共同建立我们的家园。对于这方面我很正面、很乐观,因为香港过往经历了这么多挑战,每次都化危为机。国安法落地三个月,社会已经有了这么大的改变,而我相信香港人也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我对未来很乐观。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秦玥:我们知道您日前也前往澳门访问,澳门近期成立了新的维护国安组织,在具体的执法方面,港澳之间、甚至大湾区不同城市之间大家会有相关的交流机制和合作吗?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有的。其实公务方面我们有粤港澳合作机制,包括刑事案件的调查,最重点打击这三个地方的跨境罪案,特别是骗案。你知道骗案涉及的骗款很多时候是经过不同的渠道分散到不同的地方,有的就是经过深圳,我们和深圳的反诈骗中心的合作很畅顺,他们曾经帮我们拦截过起码三千万的骗款。这个机制已经建立了。另外还有三地的刑侦交流会议也定期举行。那时候包括保安局有参与,警务处也有参与,我个人以两个身份参与过。人员交流也多的,包括运动比赛会在三地轮流举行,和警务有关的射击比赛也有,大家建立友谊、增加沟通。所以经过了40年,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已经有了默契,相信未来警务合作会再创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