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几所院校一起说了,今天有必要一起来谈谈黑龙江的3所师范院校。小编的考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非常意外的是,作为老牌高教大省的黑龙江,居然目前只有3所公办本科师范院校,与小编和很多人的印象可能真的不太一样,多少有点让人感到意外。

二是除了这3所带有“师范”字样的本科院校,黑龙江当然还有其他的本科院校,是有师专或者教育学院升本而来,但是她们已经不带“师范”字样,很难将她们归为本科师范院校。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1)

三是根据高校命名有关规定,农林、师范院校在合并、调整时,原则上继续保留农林、师范名称,确保农林、师范教育不受削弱。换句话说,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去掉这些名称,再考虑到目前专科院校升格的难度,预计短期内黑龙江将保持3所师范院校的格局。

四是师范院校的特色就是师范教育,发展其他学科专业,最多只能是副产品,如果真二八经去和人家其他院校竞争非师范类学科专业,真的有点儿不自量力的意思。

正是考虑到以上几点,所以小编才决定将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庆师范学院放在一起来说,希望在简单的对比中深入认识这3所师范院校。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一开始完全有必要说一下这3座城市

与社会大众的习惯相一致,我们以经济总量、人口总量两个维度,来简单认识一下哈尔滨、牡丹江、大庆3座城市。为了客观描述,小编只给出省市两级公开的2021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数据,3个城市发展水平到底如何、孰高孰低,也许看过下面简短的几段文字,您就会有所收获和启示。

黑龙江202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87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据2021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显示,全省人口出生率为3.59‰,死亡率为8.7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年末常住总人口3125.0万人,比上年减少46.0万人。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2)

哈尔滨市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5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户籍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580元,增长5.9%。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76.4亿元,增长6.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5%。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3)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94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6.5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5.8%,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在全市人口中,九区人口551.9万人。全市出生人口3.7万人,出生率3.9‰;死亡人口5.6万人,死亡率5.9‰。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2.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88.5万人。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4)

牡丹江市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75亿元,同比增长6.1%。市区地区生产总值291.7亿元,同比增长5%。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5)

截止202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44.2万人,其中市区84.7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146.8万人,乡村人口97.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户籍城镇化率)为60.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1个百分点;男性人口122万人,女性人口122.2万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为99.8:100。全年全市出生人口7569人,比上年减少3222人,出生率为3.1‰;死亡人口17291人,比上年减少1921人,死亡率为7‰。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6)

大庆市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2620.0亿元,比上年增长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4790元,增长7.4%。年末常住人口274.7万人。户籍人口269.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8004人。其中,市辖区人口136.1万人,市辖县人口132.9万人;城镇人口141.9万人,乡村人口127.1万人。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7)

接下来我们要看一下,3所师范院校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一所高校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有其前身所奠定的。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发展时间并不算特别长的国度,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都或早或晚要走上升格和更名的道路。我们今天说到的黑龙江3所师范院校同样如此。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8)

作为老大哥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当然,学校将其前身追溯到了1929年创办的东省特别区美术专门学校,1947年更名为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后经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1—1956年)、哈尔滨师范学院(1956—1980年)等时期,1980年定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9)

如果不在黑龙江,很多人可能以为牡丹江师范学院是3所中最菜的,理由可能是上面已经展示过的经济实力,以及在全国的知名度度。其实,牡丹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1958年—1964年)、北安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1965年)、宁安师范专科学校(1965 年—1970年)和牡丹江师范学院(1970年至今)四个阶段,1995年迁入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属本科院校。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10)

相对而言,历史更短的是大庆师范学院,前身是1965年创办的大庆师范学校,1980年升格为大庆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改建为大庆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在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大庆师范学院。

说到底,谁也不要笑话谁,大家都曾经是师范专科学校,只不过升本更名时间早晚不同。但反过来说,正是因为升本更名时间不同,所以才会造就了今天不同的发展格局。

对于师范院校来说,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相对没有那么重要

在谈到其他类型高校时,小编总会主动把各个高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代一下,但是师范院校就没必要一一列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师范院校就业,看的是专业本身对应学科的重要性,与专业本身实力关系并不是特别大。比如,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高考不考生物、地理,这两个专业在很多师范院校都消失了。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11)

不过,为了满足一部分人比较心理,小编给大家列出3所师范院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截至目前,哈尔滨师范大学共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牡丹江师范学院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占学校专业总数的29%;大庆师范学院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占学校专业总数的26.7%。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1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流本科专业占比,均来自各个学校网站,哈尔滨师范大学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其实,这些都不是特别重要,小编更看重的是就业,要知道在师范院校就业可能更困难一些。由于3所师范院校并不全部对外公布了自己的就业质量报告,所以我们拿3所师范院校公布出来的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有关就业数据,向大家作一简单展示。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13)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届本科生实际毕业 7546 人,毕业去向落实人数 6476 人,去向落实率为85.82%。其中签署就业协议(含就业合同)形式就业 2265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0.01%,灵活就业(含其他录用形式)形式就业 3051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40.43%,自主创业 28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0.37%。升学人数为 1120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4.84%,升学考取本校 430 人,占比升学人数的 38.39%,出国深造的 76 人,占比升学人数的 6.79%。下面这张图片,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各专业的毕业生情况。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14)

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 年共有本科毕业生 3999 人,截至 2021 年 8 月 31 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 83.67%。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灵活就业,占 52.10%。升学 348 人,占 8.87%,其中出国 (境)留学 16 人,占 0.49%。下面这张图片,是牡丹江师范学院各专业的202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15)

大庆师范学院2021 届共有全日制本科生 2701 人,截至8 月 31 日,已落实就业岗位2277 人,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 86.84%。在已就业的 2277 人中,考研 133 人、出国深造 6 人、政策性就业 82 人、自主创业 5 人,入伍 13 人,科研助理 30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9.96%;协议就业 1306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48.35%;灵活就业 70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5.99%已签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教育、生物制药、文化传媒、化工、制造业、广告设计等领域,而服务行业、旅游行业等比照往年降幅较大。下面这张图片,是大庆师范学院各专业的202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黑龙江12所师范院校(黑龙江有3所师范院校)(16)

看到最后,大家会发现,如果不是黑龙江当地考生,其实上哪个师范院校都行,自己分数多高就上哪个,反正毕业了在当地就业可能性不大。到外地就业,大家放在一起都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