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成昱勋

通讯员 徐大发

3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了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全国共有40个县(市、区)上榜,其中,湖北省仅咸宁市通山县和黄冈市麻城市入围。

通山县地处鄂东南边陲,幕阜山脉北麓。县域内拥有九宫山、隐水洞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0年,入选“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名县”,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湖北冷门古村镇(又一国字号)(1)

该县现存具有研究、观赏、保护开发价值的明清民居群落30余处。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个、中国传统村落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3个。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保护单位73处。

通山传统村落建村历史源远流长,多以明清民居为主体,存量多、品类齐全,宗祠、寺庙、家居、牌坊等均有遗存。这些明清民居建筑风格上融合南北,连贯东西,而又自成一体;建筑技艺上独特精湛,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题材广泛,构图新颖,堪称明清民居建筑奇葩。

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长夏畈古民居群,是咸宁全市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商贸古街市。长夏畈自清康熙年间以来,是咸宁通往通山、江西、湖南的必经之路,商贸活动繁盛。畈内建筑自东向西,沿中心轴线方向纵向布局,形成纵长形的“街屋”。

湖北冷门古村镇(又一国字号)(2)

高湖芭蕉湾村焦氏宗祠屋檐上,硕大的鳌鱼挑雕工精细、栩栩如生,雕梁画栋、7架梁建筑形式,显示着主人的显赫身份。罕见的是,在二三重之间,经县文化局初步考证,该民居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由于主人的祖先考取过探花,才有资格修建这种较高规格的民居。民居中建有拜厅,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被省古建筑和文物专家称之为“古民居极品”。

在通山县通羊镇湄港村,大屋沈民居群占地约800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30余栋,以东端禾场和水塘为中心,呈环形分布,依北、东、西之序建有沈氏宗祠、“虎贲”、“德盛”、“近台”、“孔彰”支祠,以及当铺、茶铺、孝子坊等。民居群内建筑多为硬山灰瓦顶式,砖木结构,采用抬梁或穿斗构架,用材粗大,装修精美,装饰内容题材丰富。

湖北冷门古村镇(又一国字号)(3)

据了解,为了保护好传统村落,该县出台了传统村落保护政策,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的“通山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此外还制定《通山县传统村落连片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有效推进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