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输出力矩,从能量守恒定律来看,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摩擦损失,而摩擦损失取决于材料(蜗杆--涡轮)摩擦系数、润滑条件、蜗杆螺旋角、啮合齿廓的粗糙度等, 因为功率P(kw)=扭矩T(Nm) ×转速n(rpm)/9549,所以输出扭矩T(Nm) =9549 x η x P(kw) / n(rpm).,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蜗轮蜗杆传动力矩?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蜗轮蜗杆传动力矩

蜗轮蜗杆传动力矩

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输出力矩,从能量守恒定律来看,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摩擦损失,而摩擦损失取决于材料(蜗杆--涡轮)摩擦系数、润滑条件、蜗杆螺旋角、啮合齿廓的粗糙度等, 因为功率P(kw)=扭矩T(Nm) ×转速n(rpm)/9549,所以输出扭矩T(Nm) =9549 x η x P(kw) / n(rpm).

一般减速传动的机构都可以“放大”输出力矩,因为他们传输的功率不变,而功率=k力矩x转速,转速降低,力矩就大了。齿轮传动机构的减速比一般远小于涡轮蜗杆传动,所以涡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输出力矩更大。

在蜗杆传动中,规定蜗杆的轴向模数和蜗轮的端面模数为标准模数。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蜗杆的轴向模数和轴向压力角与蜗轮的端面模数和端面压力角应分别相等,且为标准值;同时,蜗杆分度圆柱上的导程角应等于蜗轮分度圆上的螺旋角,且旋向相同。

蜗轮传动的最大优点:传动比大、自锁性能好、运行噪音小,传动比较小的传动基本不太适合用蜗轮传动(因为传动比太小)蜗轮齿数:Z2=i Z1式中:Z1:蜗杆齿数(也称头数、线数)Z2:蜗轮齿数;i:传动比,蜗杆的头数一般选择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