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会那会儿,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他的地位也是最为尊贵的,哪个敢对他不敬的话那简直就是找死。这些还不算什么,就连起名字都要讲究避讳,与皇帝同名同姓的话似乎后果会很严重。不过有时皇帝为了笼络人心也会特地赐一些人“国姓”,也就是让他们跟自己姓,以显示对其恩宠。不过有人可能会问了:明朝皇帝都姓“朱”,可为何赐的国姓却是“郑”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接下来看。

明帝曾赐姓了2个著名人物:郑成功与郑和。这2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可谓家喻户晓,也正因他们对国家有贡献,这才被明皇赏赐了姓氏。那么为何这2人没被赐姓朱呢?其实其中有些误会。郑和,云南人,本名马三保,由于被明军俘获而被迫做了太监,后来他被安排到了燕王朱棣的身边,因此得到了燕王的恩宠。据《明史》所记:“(马三保)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

郑成功的历史背景(郑成功人们都称他为)(1)

马三保从小就很有志向谋略,而且还精通武艺,特别还在靖难一战里立下了功劳。1398年,朱元璋驾崩,长孙朱允炆成为了建文帝。然而皇四子朱棣却因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不愿甘做等死。于是他主动发起了靖难之战。在郑村坝大战里,马三保跟着朱棣立了大功,所以燕王特地赐其“郑姓”,来以示其荣耀。

郑成功的历史背景(郑成功人们都称他为)(2)

1402年4月,朱棣赢得了战争,后为永乐帝。为了宣扬国威,成祖七次派出郑和下西洋,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佳话。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赐姓“郑”并不是赐国姓,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而郑成功才是真正被赐了国姓。郑成功,本名郑森,代表作为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的历史背景(郑成功人们都称他为)(3)

1644年,清军入关,随着崇祯皇帝吊死在后山老歪脖子树上,明帝国走到了尽头,但随后唐王却建立了小朝廷,史称隆武帝。那会儿隆武已成了个空架子,没兵没将,好在当时郑芝龙麾下有几十万精锐水军,于是隆武凭借郑芝龙之力坐稳了龙椅。

按《明季南略》记录,那时候隆武帝没有儿子,因此郑芝龙派儿子郑森去服侍皇帝。隆武为了拉拢郑家,因此特地赐郑森国姓“朱”,名“成功”。在宏光、永历、隆武等人建立的政权瓦解后,郑成功一直在坚持抗清,并最终从荷兰侵略者手里夺回了台湾。

郑成功的历史背景(郑成功人们都称他为)(4)

后来郑家一直在台湾坚持抗清,从郑成功、郑经再到郑克塽,整个郑氏的抗清大业几乎坚持了半个世纪。1683年5月,清将施琅率兵2万进攻台湾。那时郑家已处于日薄西山状态,澎湖一战,郑军大败,最后他们不得已只好投降。

正因为郑家一直在为抗清大业做贡献,所以很少有人提到“朱成功”这3个字。其实按照历史来算的话,郑成功应叫朱成功或郑森才对,不过大伙叫顺了口,因此也就没什么人喊他“朱成功”了。他也对得起自己的“国姓”。直到今天,历史上对郑成功一直有很高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