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乃是地球的大昼夜?这话听起来不可思议吧!

其实呢,准确来说,应该是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相当于地球的大昼夜转换现象!

这事情缘起是之前(几年前)看到《坤舆万国全图》中南北极有写“极昼”“极夜”,因此顺便了解了“极夜极昼”现象。

《坤舆万国全图》是南极端处写有“极昼”,简单来说在北极是极夜,对应为“北极圈极夜、南极圈极昼出现在南半球夏季”;北极端处出现“极昼”,所以在南极是极夜,对应为“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出现在北半球夏季”。

因此,通过南北极的“极夜极昼”现象,可以得到推断出很多东西,也就能够明白,我们古人所说的“阴阳”之说并非错误,而是实际天文观测得到的感悟!

而我们感受到最明显最能体现阴阳变化的就是“昼夜”了。

我们都知道昼夜,一天的昼夜现象来自于地球自转,分为了白昼黑夜。昼为阳,夜为阴。

地球四季变短(一年四季乃是地球的大昼夜)(1)

图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四季变短(一年四季乃是地球的大昼夜)(2)

圭表测一天日影后会得到太极图。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圭表测日影,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圭表测日影会出现夏至正午日影最短,冬至正午日影最长的现象!

图 用太阳一天的变化来理解太阳图阴阳变化

地球四季变短(一年四季乃是地球的大昼夜)(3)

因此,在地球太阳日照出现四季时,看地球所处“春秋分、冬夏至”的南北半球日照情况,也可看作是非常明显的昼夜交替!

图 地球倾角影响日照出现四季

地球四季变短(一年四季乃是地球的大昼夜)(4)

从“冬至”到“夏至”交接点前的节气属于“阳”,“夏至”到“冬至”交接点前的节气属于“阴”。

夏至、冬至为南北两极的“极昼极夜”的起始点,白昼黑夜范围逐渐缩小或增大的开始,因此,子夜正午也是同理!

图 立杆测日影所得太极图

地球四季变短(一年四季乃是地球的大昼夜)(5)

一天的正午日影最短,一年的夏至日正午表影也最短!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天的昼夜现象与一年四季的“春秋分、冬夏至”出现了重合,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变成了季节的“大昼夜”现象!

所以,看起来立杆测日影二十四节气与太阳一天变化太极图相似!

也因此,实际上,就会变成四季,一年的“大昼夜”转换,恰好对应了一天的昼夜现象!

这样,南北半球极端点位置就相当于在“春秋分”进行昼夜转换,即“极夜极昼”,北极圈北极点就是太阳日照过短导致的,自然就会极度寒冷;在赤道则会日照时间过长,自然就会热啊!

这就是为什么《周髀算经》中说地球“南北极”“正南北也。极下不生万物”,为什么这么说呢?“何以知之?”

因为“冬至之日。去夏至十一万九千里。万物尽死。夏至之日。去北极十一万九千里。是以知极下不生万物。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

因此我们很容易得到这样的认识,冬至是“阳始生”,夏至是“阴始生”;冬至日阳之开始“阳始生”,从春分到冬至是“少阳”,春分到夏至为“太阳”;夏至日阴之开始“阴始生”,夏至到秋分为“少阴”,秋分到冬至为“太阴”!

冬至为什么在中国如此重视呢?

因为北半球的北极此时是“极夜”,北极的“极夜”冬至以后范围逐渐缩小,因此冬至以后就从阴转为阳了呀,阳之开始!

所以,“冬至”又称为“至节”,因为它是“阴极之至”、是“阳气始至”,也是“日行南至”节日,又由于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又有“冬节大如年”的说法,我们知道了这些以后,古人的说法是有来历的,没有错哦!

我们还能知道夏至日是在北回归线,冬至日在南回归线,因为夏至时北极处于“极昼”最大范围,自然在北回归线,冬至时南极处于“极昼”,自然冬至在南回归线啦!

(对于北极来说,“极昼”是从春分到夏至到达最大范围;“极夜”是从秋分到冬至达到最大范围;

对于南极来说,“极昼”是从秋分到冬至到达最大范围;“极夜”是从冬至到春分到达最大范围。)

以北半球为例,“冬至”就是地球公转运动到最北点的“北回归线”后,即将往南运动而下,再公转到最南点的“南回归线”,就是“夏至”的开始,如此周而复始。这就是阴阳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所以,我们还可以得出二十四节气是以北半球为准建立起来的天文四季标准。

因此,冬至是阴阳二气变化的关键期,阴气处于最高点,但阳气开始发生,夏至则是阳气最盛、阴气滋长之时,阴阳转换,又可以和食物的热性、凉性相对应,和气候相对应,如何防病、健康饮食、顺时耕种、开展文化活动,有着一套完整的禁忌和规矩,是古代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天干地支、五行观念也和节气有对应关系。

地球四季变短(一年四季乃是地球的大昼夜)(6)

地球四季变短(一年四季乃是地球的大昼夜)(7)

于是,按照传统解释:周易八卦表述的阴阳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是,太阳斜射在地球最北点的“北回归线”时用全阴的“坤”卦表示,进而返回初始用“复”卦表示,代表“冬至”开始“一阳复始”“夏至”用“逅”卦表述,代表太阳在最南点的“南回归线”时,“一阴复始”

没想到,天文这么重要,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