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几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康有为七十大寿时)(1)

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说,七十岁高龄自古以来就是不多见的。只要条件允许,一个人活到七十岁时,往往都会庆祝一番,康有为也是这么想的的。1913年,康有为结束流亡16年的生活,回到国内。

1927年康有为70岁,决定在上海大肆庆祝一番。这原本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当康有为看到章太炎送来的寿联时,把康圣人的脸都气绿了。章太炎送到了这副寿联内容是这样的: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康有为几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康有为七十大寿时)(2)

看起来寿联是将康有为的名字纳入其中,实则时对康有为的唾骂。上联“国之将亡必有”源自《中庸》中的“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下联“老而不死是为”源自《论语·宪问》中的“老而不死是为贼”。

章太炎究竟和康有为有何深仇大恨,为何如此痛骂康有为?一句话来总结就是,“章太炎认为康有为虚伪无比,是功利主义之流。”鲜为人知的是,章太炎早年对康有为领导的维新派称赞有加。

康有为几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康有为七十大寿时)(3)

1895年,“公车上书”爆发,章太炎非常激动,立即给康有为成立的“强学会”寄去了16块大洋,还提出要加入“强学会”。章太炎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他对满族统治中国极度痛恨,进而对康有为等人抱有很大的期望。

1896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宣传维新救亡思想。起初,章太炎是《时务报》的忠实读者,最后还加入其中。但问题是,章太炎对康有为倡导的维新思想产生了怀疑,尤其是康有为倡导的“新学”与传统经世致用产生了严重差别,比如《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更是大肆篡改孔子学说,这让章太炎大为不满。

康有为几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康有为七十大寿时)(4)

在正式来上海报到时,章太炎已经表达了对康有为及其弟子的不满,认为他们是不守正途、胡乱修改,内心很是鄙视。来到上海后,章太炎整天目睹康有为弟子对康有为的百般称赞,他怒了,“这群康门弟子好比一群屎壳郎在推滚粪球。”

后来,章太炎听到康门弟子称赞老师就是“圣人”,跟孔子有的一比。章太炎彻底爆发了,朝着众人大呼:“康有为能和孔子相比?”康门弟子听后大怒,立即和章太炎大打出手。厮打之中,章太炎还打了梁启超一个耳光。

康有为几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康有为七十大寿时)(5)

此事过后,章太炎和康有为彻底走向决裂。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勾结拥护溥仪复辟。章太炎获悉后大怒,立即撰文讽刺。当康有为举行七十大寿寿宴时,章太炎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特地赠送寿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康有为看了章太炎的寿联有何感想,我们难以得知。但是,可以确认的是康有为寿宴过去半个月就因七窍流血而死。

参考资料:《康有为传》、《章太炎和康有为论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