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广西狼兵数据(还记得淀上神兵雁翎队吗)(1)

其实在全面抗战期间,说起隶属于八路军的游击武装,能称得上脍炙人口的不单单只是鲁南的铁道游击队,轻舟快船纵横于冀中茫茫白洋淀上,神出鬼没来去如风的“水上飞将军”—中共安新县雁翎队,同样也在这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战争中,以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抗日篇章。

抗日战争广西狼兵数据(还记得淀上神兵雁翎队吗)(2)

在1939年的秋季,占领了新安城的日本侵略军,为了强化殖民统治,消除白洋淀人民的反抗力量,驻以“献铜、献铁”为名,强迫以白洋淀世代渔猎为生的猎户们交出自家主要用来打野鸭子的火铳、土枪或者大抬杆等武器。这对本来就饥寒交迫的猎户来说,简直可以说是被夺去了饭碗。

抗日战争广西狼兵数据(还记得淀上神兵雁翎队吗)(3)

针对于这种情况,当时的中共安新县委商议后决定,由三区区委书记徐建、区长李刚义前往大张庄召集郭里口、王家寨一带,动员组织当地受压迫猎户联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随后三区区小队把孙革、姜秃、赵保亮、邓如意等20名对枪械和打猎极为精通的猎户,单独组成一班,这些战士操纵装载着大口径火铳或者大抬杆的轻快小船,利用白洋淀复杂的地形打击敌人。

抗日战争广西狼兵数据(还记得淀上神兵雁翎队吗)(4)

但是这些猎户使用的武器大部分都是前装燧发,为防止操舟的时候溅起的水花打湿火门引药,所以事先将雁翎插在火门上,所以就有了雁翎班的叫法。到了1940年夏天的时候,经过上级批准雁翎班从三小队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了雁翎队,第一任队长陈万,副队长邓如意,指导员任贵森,党委书记赵谦,全体队员40余人,分为3个班。武器方面只有3支手枪和4支步枪,其余仍以火铳、大抬杆为主。雁翎队以大田庄为活动中心,配合区小队频频出击,杀鬼子打汉奸,以水面伏击、冰上游击等战斗方式,多处袭击日军后勤运输船甚至巡逻艇,破坏日伪军的清乡和扫荡,极大的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抗日战争广西狼兵数据(还记得淀上神兵雁翎队吗)(5)

抗日战争广西狼兵数据(还记得淀上神兵雁翎队吗)(6)

据统计,雁翎队自1939年成立的二三十人、三五条枪,经过历次发展壮大,到1945日军投降之时已经发展到了100多人,武器也发展到了大抬杆四十余门、步枪轻机枪甚至掷弹筒都一应俱全。与敌人战斗的这几年里,雁翎队与日伪军交战大大小小共计70余次,仅牺牲8人,却击毙、俘获了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被白洋淀军民称之为“淀上神兵”。1943年,穆青在采访了雁翎队骨干之后,写下了三千多字的报道《雁翎队》,于1943年8月22日在《解放日报》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新中国成立后,《雁翎队》的章节还选入了中学课本。

抗日战争广西狼兵数据(还记得淀上神兵雁翎队吗)(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