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又称羊肚蘑、羊肝菜、编笠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

这几年羊肚菌种植被炒得火热,随便参加一个技术培训班,5天的时间不管吃住也得要好几千,号称亩收入高达4万元。让很多农民朋友趋之若鹜,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种植羊肚菌亏本(种羊肚菌亩收入高达4万元)(1)

一、羊肚菌种植为什么能这样火?

1、 羊肚菌的保健功能高

羊肚菌由于具有强身健体、增强免疫、抗病毒、抗肿瘤、美容减肥等诸多功效,且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受到了人们的热捧。

2、羊肚菌产量少价格高

羊肚菌本是一种珍稀野生食用菌品种,近些年因科技进步,使得羊肚菌得以人工种植,但产量仍有限,所以价格很高,高的价格让投资者、创业者选择了羊肚菌,期待着能每亩地也都能产几万块,一季暴富;大众媒体的吹捧也诱使着种植者热情的继续高涨,这样一拍即合,羊肚菌项目就持续火热。

3、其他行业期待转型

种植传统的食用菌赚钱越来越难,很多平菇、香菇等种植者急于寻求出路,金针菇、杏鲍菇等工厂化食用菌产品利润也越来越薄,竞争日趋激烈,寻求转产。而羊肚菌成了星星之火,让迷茫中的人们看到机会和希望。

种植羊肚菌亏本(种羊肚菌亩收入高达4万元)(2)

二、目前羊肚菌行业发展的现状

羊肚菌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截止2017年,全国的羊肚菌种植面积已达7万余亩;这个产量已经比5年前刚发展时候整整扩大了20倍,速度是何等惊人!据测算,2019年很可能将突破9万亩,再次刷新纪录和高度。

这个行业虽然已进行了6年的商业化道路,但与其他成熟的常规食用菌相比而言,仍属于初级阶段,任何行业在初级发展阶段的混乱、无序、价格波动和高风险在羊肚菌中均存在。

稳态的羊肚菌发展离不开对羊肚菌客观认知,首先当属要承认羊肚菌是不稳定的,这个很多人是不认同的,往往将某一年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棚子做的不好、浇水的时间不对、菌种用的少了等一些片面原因,然后认为下一年将这些自己已经知道的因素规避了,就能更成功,实则这里面有羊肚菌自身不稳定因素、基础研究的薄弱、认知的不全面等问题;其次,耐不住短期利益的驱使,在外围大肆吹捧高产技术、菌种的高利润下,自乱阵脚,走向了违背早期设定的发展方向,转而在菌种上获利成为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另外,行业技术的认同度不够,在复杂的信息网络中各种技术和高手层数不穷,乱花渐入迷人眼,容易让大多数从业者迷失,进而丢失好的发展时机。

种植羊肚菌亏本(种羊肚菌亩收入高达4万元)(3)

三、羊肚菌种植的成本和利润

1.成本:

羊肚菌项目的整体投入可分解为三大板块:菌种、外源营养袋和技术费,统称为菌种费用;地租、棚子建设、水利设施、加工设施等固定成本。据了解,2018年度菌种成本占到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加上其他的地租、大棚、水利、加工设施、人工管理成本等,现阶段每亩第一年的总投资大概正常情况下为8000元左右。

种植羊肚菌亏本(种羊肚菌亩收入高达4万元)(4)

2. 销售利润概算:

在销售收入方面,以每亩地收获鲜羊肚菌150公斤左右计算,以每8-10公斤鲜货晾晒1公斤干货计算,每亩地可以产羊肚菌干货15公斤左右,市场价格按每公斤1200元计算,亩销售收入达到18000元。除去成本8000元,每亩利润在10000元左右。

具体还要看成本、产量、质量和卖价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琪给出了一个惊人数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70%~80%的种植户或企业由于减产或绝收而处于亏本状态。这是因为尽管已经攻克羊肚菌人工栽培难题,但出菇不稳定、产量低和重现性差仍然是每一个从业者最头痛的问题。农民朋友,种羊肚菌,不可听信一夜暴富,更不可听信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术和菌种,更不敢轻易相信包产包销的神话。

本文属于作者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