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的冬天,安徽一位54岁的大娘趁着夜色急匆匆地从县里准备回家,当她走到韩桥村与桃源村结合处时,一阵“哇哇”的啼哭声引起了大娘的注意。

荒郊野岭怎么会有婴儿啼哭?大娘的心头产生了一丝恐惧的念头,以为自己遇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随着大娘谨慎起来,婴儿的啼哭声却越来越近,此时的大娘才意识到耳边的啼哭声不是幻听,而是真的有一名婴儿在附近的荒草之中。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1)

善良的大娘循着声音一路摸索,得益于月光的帮助,大娘看到了一个躺在襁褓中的婴儿。只见这个婴儿在寒冬腊月身体已经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大娘心生怜悯立刻将御寒的棉衣盖在了婴儿的身上,并大声呼喊着:“谁家的孩子丢了?”

大娘一个人站在寒风里半个多小时,始终没有任何一个人回应。心善的大娘为了保住男婴的性命,毅然抱起这个被抛弃的男婴回到了家中。

无独有偶,就在大娘捡到男婴的数个月后,大娘再次前往县城办完事,在傍晚准备回家时,再一次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

怀着一股好奇心,大娘又一次在荒草中发现一个襁褓,里面却躺着一个看上去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婴。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2)

幸好此时已经不再是寒冬腊月,女婴并没有遭到太多罪,大娘同样守护在女婴身边一个多小时,发现没有人来领养,她便再次将女婴抱回了家中。

不到一年时间,安徽大娘连续捡了两名弃婴,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无数人为大娘伸出了大拇指。

捡到两名弃婴的大娘名叫李立兰,家住安徽马鞍山和县善厚镇。李立兰的家庭是当地出了名的贫苦户,她和丈夫共养育三儿一女。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3)

李立兰的家庭非常特殊,她的大儿子在小时候不小心从凳子上摔翻,一下子摔成了精神分裂症,家中的大部分积蓄都用作了大儿子的治疗费用,导致家庭一直处于贫困线以下。

当李立兰将儿女们抚养成人后,儿女先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唯独剩下精神分裂的大儿子一直跟着李立兰夫妇一起生活。

为了给大儿子找媳妇,李立兰夫妇也是操碎了心,最终找了邻村的一户人家患有精神障碍的女孩结了婚。

由于夫妻两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这也就导致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4)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李立兰的儿媳在照看孩子时突然发病,导致李立兰的大孙子不幸溺水身亡,给这个本就不幸的家庭增添上了一层阴霾。

由于大孙子的突然去世,让李立兰十分悲痛,但命运就是如此难以言表,在1996年至1997年期间,李立兰先后捡到了两名弃婴,满足了李立兰抱养孙子的想法。

李立兰捡到的第一个弃婴是个男孩,由于一直找不到弃婴的亲生父母,所以李立兰将他抱回了家中抚养,并起名胡露露。第二个弃婴则是一名女婴,同样找不到亲生父母,所以李立兰将她抱养回家后起名胡巧玲。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5)

对于捡到两名弃婴,能够看出李立兰是一个非常善良朴素的人,她曾坦言:“如果我当年不把露露抱回家,他可能早就冻死在了荒地里。”

不过李立兰却也有着一份私心,在失去孙子后,李立兰一直都想着再抱上孙子,可儿子和儿媳身体情况已经无法继续生育,所以李立兰的想法一直没能实现,直到胡露露和胡晓兰的出现。

李立兰没有丝毫隐瞒地说:“我把他俩抱回家,肯定是有私心的,我儿子整天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如果那天我老了谁愿意照顾他?我把两个孩子抱回家就是为了让他们长大以后,替我来照顾儿子。”

刚把两个弃婴抱回家时,李立兰的打算是让大儿子和儿媳来抚养,可儿媳对于孩子已经有了心理阴影,说什么也不愿抚养这两个拖油瓶,还希望李立兰将这两个弃婴从哪捡来送回哪去。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6)

李立兰对于儿媳的态度十分不满,生气地对她说:“这两个孩子就是上天赐予的,说什么也不能丢,这两个孩子就是我的孙子、孙女!”

面对李立兰的强势,儿媳也无话可说,只是一个劲地表示不会收养这两个弃婴。

既然儿媳不愿抚养弃婴,李立兰决定自己抚养,既然已经养活四个子女,再养大两个也不是什么难事。

从此以后,胡露露和胡巧玲就一直跟随李立兰夫妇两人一起生活。对于已经50多岁的李立兰来说,想要抚养两个孩子并非易事,但她从未有过任何后悔的想法。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7)

两个孩子刚被捡来时,还都没有满月,需要吃奶才行,可李立兰的家庭情况实在没有办法找到奶妈,只好用牛奶替代母乳。

牛奶对于农村普通百姓来说,也算是奢侈品,虽然农村很多家庭都会养牛,但大多数都是耕牛,奶牛反倒不多。

李立兰在下定决心抚养两个弃婴时,就没有想过亏待这两个孩子,她和丈夫每天守着几亩耕地,卖菜赚来的钱基本上都给孩子买了牛奶,而夫妻两人却一直吃着残羹剩饭。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8)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庭的重担却更加沉重。穿衣要钱、吃饭要钱、上学要钱,基本上养大一个孩子都是付出无数心血和金钱,可李立兰却始终没有喊过苦。

从李立兰身上,折射出了中华民族最淳朴最真实的一面,坚韧、老实、善良、担当。哪怕自己吃不饱,也不愿让两个捡来的孩子受到委屈。

对于李立兰来说,她非常清楚读书是改变穷人命运的主要途径,所以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李立兰从未有过任何折扣,更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9)

当胡露露和胡巧玲到了上学的年龄时,李立兰和丈夫商量,将家中值钱的物件悉数变卖,只为了让两个孩子有学上,并且无论在学校中遇到哪些问题,李立兰都会想方设法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由于家庭贫困,胡露露和胡巧玲一年也吃不上几顿肉,可当两个孩子上学长身体后,李立兰一边在农田里务农,一边到附近的村子捡垃圾,只为了多赚些钱给孩子补充营养,而她和老伴却只能吃最差的。

爱心和善良是会传承的,李立兰是一个善良的老人,所以两个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学会了做人的基本道理。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10)

露露和巧玲很懂事,每次吃饭时李立兰总会将肉菜放在两个孩子的面前,难以下咽的咸菜则放在自己面前。两个孩子知道奶奶的良苦用心,每次都将碗中的饭菜吃得一干二净,然后将肉食悄悄藏在奶奶的咸菜中,也只有这样,李立兰才会舍得吃肉。

胡露露和胡巧玲很争气,除了孝顺之外,他们给李立兰最大的惊喜便是学习成绩友谊。哪怕两个孩子上学时用的文具是最廉价的,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却是学校中最拔尖的。

李立兰收养的这两个孩子,让她的生活中充满了阳光,同时也充满了希望,但就是这样一个贫穷幸福的家庭,却再一次遭到了上天不公的遭遇。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11)

2008年,就在两个孩子升学初中,准备迎接中考时,一场意外发生了。李立兰的丈夫因病去世,家中的所有重任都由李立兰一人承担。

李立兰不仅要照顾两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大儿子,同时也要兼顾患有精神障碍的儿媳。

一家人所有的生活开销,全都由李立兰家中的几亩地承担,在辛苦的劳作中,李立兰的身形变得佝偻,但她的脊梁却依旧笔直。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12)

面对充满苦难的生活,李立兰总会微笑面对,尤其是两个被捡来的弃婴,却成为了李立兰生命中的一切,她说:“孩子是我捡来的,也是我养大的,就像是自己家孩子一样。”

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两个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奶奶捡来的,但他们却从未想过要寻找亲生父母,因为对于两人来说,奶奶便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胡露露对李立兰坦言:“我的第二条生命就是奶奶给的,我长大以后一定会报答奶奶,为祖国做贡献。”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13)

两个孩子好好读书,走向正道,便是李立兰最大的欣慰。孩子们懂得感恩、报恩,同样也是因为有李立兰这个榜样。

在2012年时,两个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到了和县第二中学,而此时已经70多岁的李立兰却选择陪读。

李立兰每天在县城里捡垃圾、拾破烂,靠着卖废品的钱给两个孩子赚取生活费,同时也会亲自下厨给两个孩子做上一两道荤菜,让孩子们有充足营养来读书。

奶奶就是两个孩子最大的榜样,他们很争气地读书,每天有数不完的问题请教老师,真正做到了不耻下问。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14)

正是在这种刻苦的学习下,两个孩子在2015年高考时,分别考取优异的成绩,都以超过600分的总成绩考上了一本大学。胡露露考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胡巧玲则考入到了厦门大学。

两个弃婴,一个贫穷的老妇人,却培养出来了两个大学生,这种平常只能发生在小说中的情景,却真实地发生在了李立兰身上。

不过两个孩子虽然考上了大学,但高昂的学费却成为了拦在李立兰面前的一座大山。曾有同村的邻居劝李立兰:“你都已经把他们养这么大了,现在还供他们上大学,还不如让他们去打工赚钱,你还能颐养天年。”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15)

邻居的话被李立兰听在耳中,但她却并没有往心里去,此时的李立兰已经下定决心,砸锅卖铁也要供两个孩子上大学。善良的人总会有好运,李立兰便是那个善良的人。

两个被70多岁老人收养的弃婴,如今却以优异的成绩双双考入一本大学,这让李立兰一下子成为了当地的名人,同时也引起了马鞍山一位企业家的关注。

这位企业家在了解到李立兰面对大学学费的难题时,一次性捐给李立兰8000多元的现金,让两个孩子得以交得起学费。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16)

马鞍山企业家的善举,无异于雪中送炭,李立兰对于这位企业家的恩情深深埋在心底,并且她向两个孩子嘱咐道:“咱们遇到贵人相助,这份恩情不能忘记,但我也对你们有一个要求‘自力更生’。”

李立兰所说的自力更生指的是家门口的门槛,她在翻修新房时让工人在门槛上刻印着“自力更生”四个大字,而着四个大字也一直让两个孩子铭记于心。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17)

大学期间,胡露露和胡巧玲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上学,但他们两人却一直在做着同一件事,每到节假日总会利用空闲时间打工赚钱,并将赚来的钱交给奶奶手中。

贫困不曾击垮李立兰的善心,同时也没有击垮两个孩子的孝心。为了减轻李立兰的负担,两个孩子在大学依旧努力学习,获得了众多学校和国家的奖学金。

兄妹两人在大学毕业后,在李立兰的鼓励下选择继续深造,胡巧玲顺利考入兰州大学攻读研究生。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18)

2020年,曾经资助李立兰两个孩子的企业家因为经营不善,导致公司倒闭,李立兰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从银行卡中取出了1000块钱,亲手交给了企业家手中。

这1000块钱是李立兰两个月的生活费,她却丝毫没有犹豫地取出,因为她不想欠别人人情,虽然这1000块钱对于企业家来说九牛一毛,但却是李立兰的心意。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19)

一个普通的老人,却做着不普通的事情,她撑起了两个弃婴的生命,同时也用自身最朴素的品格影响着两个孩子。

李立兰或许没有读过几本书,但她却比大多数读书人更懂得做人的道理。中国人最根本的品格:质朴而善良、平凡之中见真情。

趁着假期,胡巧玲和胡露露回到老家,哪怕见过大城市的生活,他们依旧希望永远生活在这个没有像样电器、破破烂烂的家,因为这个家中有两个人最爱的亲人。

当问起兄妹两人的愿望时,除了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之外,兄妹两最大的心愿便是:“奶奶陪我们长大,我们陪奶奶到老。”

老太捡到弃婴养大成人就离开了(1996年安徽老妇捡到两名弃婴)(20)

如今李立兰已经80多岁高龄,但只要提到她的两个孩子,那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从奶奶的笑容中,好像能看到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