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孩子的世界天真、单纯,但是当接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后,这种天真单纯也可能生出更为复杂的形态。比如说孩子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也许会学会了如何友爱的待人,也有可能学会暴力霸凌。当孩子还不能处理内心世界随着成长滋生出来的“恶”时,家长的干预很有必要。当人们在吐槽熊孩子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如何不做导致熊孩子出现的熊家长。

网络上有一则小学生被副班长逼着喝尿的新闻,在安徽某小学,六年级的副班长拥有检查同学作业、背书的权力,而他所在的班级也不过仅有7人而已。按理说如此小范围的群体应该是便于老师管理的,但是事实上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仗势欺人、逆来顺受。副班长通过行事自己的权利向同学勒索财物,如果无法满足就被逼吃屎、喝尿,班级内的每个同学都被如此胁迫过,甚至大家已经不记得到底被胁迫多少次了。终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在家里偷钱被家长发现多次后,父母的威逼利诱下说出了偷钱的原因,事实的真相才被揭露。

小孩怎么正确对待别人的欺负(家长要慎重对待)(1)

相信很多家长看到这些新闻一定百感交集,小孩子的仗势欺人可以达到这样的地步,想必作为孩子的家长都无法想象。为什么仅仅是一个副班长的职务就胁迫了同学们多年,仅仅是检查作业的职能就被发挥到权利的极致,导致孩子如此这般的原因值得家长们深思。

一、孩子仗势欺人是什么原因导致?

1.家长的过度宠溺

新闻中的副班长家长在面对其他同学的家长的控诉时,矢口否认。坚持声称是诬陷、造谣,可以从副班长的父母身上看出孩子如此这般的原因。当父母对孩子的宠溺到没有是非原则的时候,那也将是孩子与人为“恶”的开始。

2.父母缺少对孩子价值观的培养

当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不够重视的时候,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发展没有保持足够的关注。当孩子在与外界的环境中接触到不同的刺激时,家长没有着重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当孩子的行为没有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参考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对权力的误解和行为上的偏差。

3.受到家长的不良言行的误导

赵姐家的孩子刚刚上小学,而是自己又是孩子所在班上的班主任,本应该更有机会教育孩子,结果孩子反而过于叛逆,完全不配合妈妈的引导,并且在班级里常以一副仗势欺人的姿态。赵姐了解情况后和孩子深谈了一次发现孩子的行为偏差和大人的引导大有关系。原来孩子的奶奶对孩子说“宝宝在学校里不要怕,你妈妈是班主任,大家都怕你!”想必老人是疼孙子心切,可是这样的言行也对孩子造成了误导。

小孩怎么正确对待别人的欺负(家长要慎重对待)(2)

新闻中提到的副班长开始的时候只是享受同学分享的零食,在几年的时间里逐渐变成索要钱财、胁迫吃屎喝尿,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孩子的言行都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及时纠正和规范。这不得不说孩子行为偏差和家长的不及时引导大有关系。

二、当孩子出现仗势欺人的表现时,家长要怎么引导?

1.耐心的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说出真实想法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仗势欺人的行为时是,急于指责和训斥并不能够使孩子充分的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弊端和自身的错误认知。而家长耐心的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更加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劝解。

2.家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谨慎的对待

当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后,家长要做的是及时的进行干预,通过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以及对孩子将会造成的影响,比如说不会收获真正的友谊,很难感受到平等相处的乐趣,以及无法获得大家心底的尊重。

3.适当的进行惩罚

当孩子有类似的行为而不愿意纠正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的给予惩罚,让孩子对这种行为有更加深刻的认知。父母的包容也可能是不恰当的包庇,对于原则性的问题,家长有必要坚持必要的底线和原则。

小孩怎么正确对待别人的欺负(家长要慎重对待)(3)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行为的参考,当孩子有仗势欺人的行为表达时,家长有必要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考虑到是否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了误导,在孩子的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这点尤其值得家长们关注。

三、如何避免孩子养成仗势欺人这种习惯

1.生活中注重父母自身的言行

当父母身上存在着仗势欺人的行为偏差时,孩子会很容易受到影响。比如说在餐厅与服务人员的交流中,有礼貌的态度和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必然存在着极大的不同。这种平时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要比枯燥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2.培养孩子同理心,学会考虑他人感受

在孩子有更多的和同伴接触的机会时,同理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同伴的感受,规避一些对他人造成困扰的行为。当孩子不以自我感受为中心时,仗势欺人的行为表现就会有所改善。

3.注重孩子价值观的建立,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权势

当孩子拥有一定的“权势”时,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家长的权势并非是孩子可以行使特权的依仗,孩子的职务是为了便于为同学服务,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同学颐指气使。这其实也是帮助孩子建立价值观的过程,人人生而平等,并不会因为某些“特权”而有所不同。

小孩怎么正确对待别人的欺负(家长要慎重对待)(4)

理查德.斯蒂尔说“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当父母发现有仗势欺人的倾向或者行为表达时,家长应该及时的进行干预,让孩子明白平等的可贵之处。尽早的对孩子行为进行规范,包庇或者没有底线的包容都不利于孩子健康行为表现的养成。同时,注意家长注意约束自身行为,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很重要。

在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家长恰当的干预很有必要,大家对孩子仗势欺人的行为表现有哪些看法呢?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偏差,大家会如何对待呢?欢迎留言评论。

-----------------------

我是小聆妈妈,是3岁宝宝的宝妈,也是一个高级的孕婴师

如果你在育儿的过程中有疑问的话,可以随时来探讨。

我会每天分享身边的一些育儿知识,给宝妈一些帮助,如果你认为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转发加关注。

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