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微信作为生活中和工作中常用的沟通工具,是最近这几年才开始有的。以前没有微信的时候,不管是世界500强公司、还是国内的民营企业,大家是通过邮件、公函等等这些方式来进行沟通的。邮件是有严格的规范的,一看你发的邮件,就能大概估计出这个人的职业素养,比如他有没有在大公司工作过、有没有接触过上档次的客户、是不是个训练有素的金领等等,这些都会在一字一句中透露出一个人的职业身价。

微信用于职场当中时,也一样会透露着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微信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沟通工具,但是方便与职业化并不矛盾。咱们在享受微信沟通方便的同时,也要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高质量的职业修养。

如何跟客户微信聊天的技巧(让客户喜欢你的微信聊天方式)(1)

那么在平时和客户的沟通方式、以及运用微信表情上,又该如何通过文字来提升我们的感染力呢?

客户代表着外部工作关系,外部工作关系除了客户以外,还可以包括供应商、合作伙伴等等。外部工作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你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不仅仅代表着你自己、而且代表着公司的形象。而公司对你的能力的认定,往往也会通过你与外部工作关系的建设来进行评价。

如何跟客户微信聊天的技巧(让客户喜欢你的微信聊天方式)(2)

一、 别让微信成为“微微相信”

外部工作关系与内部工作关系的不同在于,大家的信任程度有限、甚至还没有开始建立信任关系。所以,与对方建立信任关系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么,我们要怎样通过微信这个社交工具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而不是让微信成为别人“微微相信”的东西呢?

1. 职业形象定位

所谓的建立信任感,前提还是让陌生的微信好友对你有一个了解。这个了解是体现在你自己的个人微信号头像,是否为真人,是否经过PS处理过。真人头像且清晰可见,给人的感觉就是比一些卡通头像,乱七八糟的头像图片要来得真实一些。其次就是实名制,个人微信号的名称最好是用真名,真名的情况下也不要前面加什么英文字母。如果你需要大量通过微信来建立外部工作关系,那么就需要忍痛割爱、舍弃那些不正式的微信头像与呢称,将它换成职业化的表达方式。

2. 与外部工作关系建立信任的准备

当你还未能与你的客户建立一个沟通基础的时候,对方是很难以配合你的工作的。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个人微信号,要么就是名字前面加几个大写字母A、非常夸张的努力将自己的信息突显出来,要么就是天天用群发助手早上一条早安心语,中午一条午安心语,晚上一条晚安心语,偶尔还给你插点广告。这样的信息对方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会觉得你太刻意、没话找话说、也不知道背后是什么居心。真人之间建立信任尚且需要一个过程,中间再隔着一个微信,就更难轻易信任了。这种情况弄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的。

在和工作关系进行微信沟通之前,你需要花几分钟时间来研究一下TA的微信。他使用什么样的头像和呢称,他的朋友圈里是什么样子的,当然也会关注一下他是否选择不让你看到他的朋友圈。这样,你可以初步判断一下你与对立建立信任的难度和切入点。

3. 建立信任

与工作对象的微信互动,本质上是社交关系的建立。

社交在本质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共情社交」,一种是「功利社交」。

共情社交是指为了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比如打发无聊,或是有共同的兴趣等而产生的社交行为。这种社交不涉及利益的交换,且绝大多数人自小产生的社交行为都是源于这种共情类的需求。比如跟同学聊天、跟家人倾诉、跟朋友闲扯等等,都属于共情社交。

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共情社交会逐渐的减少;并且在同一年龄与阶层中,一个人的心智越成熟、能力越强、社会地位越高,他的共情社交就会越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朋友越少,越长大越难和别人交心;还有为什么两个原本社会地位一样的人,其中一个发达了之后就会疏远另一个的原因。

和工作对象进行微信社交,很显然是属于功利社交,功利社交是指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或是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功利性社交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够从对方那里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是得到帮助,如果一个人和你的差距极大,你很清楚这个人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可能给你带来丝毫的利益,那么这段社交关系对于你而言就是无价值的,所以你本能的就会舍弃。对方也是如此。

如何跟客户微信聊天的技巧(让客户喜欢你的微信聊天方式)(3)

二、 发表情包的正确姿势,体现你的鲜活美好

好,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二个主题,怎么让微信表情,来提高你的沟通质量。

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人类离不开表情。甚至可以说,所有的人都在分享着 “表情语言”(Ekman,1984,1994)。进化学指出,面部表情是进化的产物,我们从婴儿开开始用表情来表达生活需要和社会性交往需要。如今,网络表情符号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聊天时大家都不愿意好好打字了。

合理地使用表情,是在向灵动、丰富的生命致敬。表情符号不止是情感的载体这样简单,它还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在工作沟通的文字工具中,邮件和短信都不具有表达表情的功能。你所有的心情,比如这件事情令你很着急、很焦虑、或者是热切地恳求别人协助你来完成一件事情,都只有通过文字、让别人读出你的语气才能体会得到。

微信就比短信和邮件要生动鲜活得多,我们不仅可以使用表情符号、而且还可以使用下载的表情包。既然微信具有表情功能,所以适当的情况下用表情来助力于文字的表达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如果完全不用表情,每次跟对方沟通都是一板一眼的文字,也会给人留下死板的、僵硬的印象。

刚才咱们讲过一个定位,就是你与外部工作关系的沟通,首先是代表着你的公司、你的业务,是职业形象的体现。所以过于夸张和具有很强的卡通效果、搞怪效果的表情是不合适的。

在与外部工作关系进行微信沟通的时候,关于表情,我们需要注意这样几点:

1. 从小表情开始

2. 适当进行大表情的补充

小表情,是指输入文字的时候,能够直接放在文字后面的表情符号。像我们经常使用的笑脸、鲜花、双手合什这些,都属于小表情。小表情的大小就是一个文字字符的大小,它通常是服务于文字的,不会盖过文字本身的效果,所以一般都是紧跟着文字来一起使用。

大表情,是指一个独立的表情图片。它可以是你专门下载的表情,也可以是你自己制作的表情图片。大表情是尺寸都比较大,在手机这块小小的屏幕上会显得比较突出,会盖过本身的尺寸、甚至会抢过文字的风头。所以大表情一般都是独立使用的,会比较鲜明地表达你的心情。

跟外部工作关系沟通时,我们尽量注意避免不要没话找话,那些转发的新闻与鸡汤会显得比较刻意。这样的话,无论你加上什么表情,都不会促进信任关系的建立。

我们先说说,如何从小表情来进行聊天的开始。当你有事情需要与外部关系沟通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到一点:就是对方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个公司的目标客户。既然对方是大活人,我们就需要用得体的礼仪跟他先打个招呼,比如:张总早!或者是刘老师好!而不是单刀直入地就事论事,显得好没礼貌。然后在这几个简短的问候之后,附加上一个灿烂的小表情,比如笑脸、或者是鲜花这样通用但不夸张的小表情,既能体现你的职业素养和谈吐举止,又能通过颜色和图像给文字增添一些美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几段文字中间,也可以使用一些小表情,来辅助这段文字的效果。但在一屏文字里,注意不要过多的使用表情,有两三个足矣。太多的表情,会给人留下嘻皮笑脸、不够正经的感觉,这样就成了画蛇添足了。

我们再来说一说大表情的使用。表情图片有两个特点: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同一个表情在不同的对话里、或者是同一个表情发给不同的人,都有独特的意思表达,每个人、每次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二是大表情很可能对方第一眼直接看到的是表情的文字说明、而不是表情本身。所以千万不要让表情的中文名称,歪曲了你想表达的情意。比如你发了一个使劲点头的图片,想表达非常认可的意思,但是对方如果没有在对话框里、而是从主屏幕里看到的却是“甩头发”三个字,这样就会让你此刻最想表达的心情打了折扣。

总之,微信里火爆的表情都是非常情绪化的,而你在工作关系微信里所做的印象管理,可以鲜活地透露出你的个人情趣。你需要以此拉近和客户的距离,获得他们的关注。

如何跟客户微信聊天的技巧(让客户喜欢你的微信聊天方式)(4)

三、 平时给客户发什么,让对方从此离不开你

除了就事论事地进行必要的工作沟通之外,微信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拉近与客户和外部工作关系之间的距离。让对方更喜欢和认可我们,我们处理工作就能够更顺利、更顺畅。

平时,在非必要的工作沟通之外,发些什么可以让客户喜爱自己呢?

一是工作过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管你跟他沟通的工作是否达成一致、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对于对方这个人的工作付出,你能够予以一些回应,都是有助于你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建立的。事情总会过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可以形成长期的、持久的印象。

我们发给对方的内容有两个部分,一是事项、二是感受。合理的感受会增加我们对事项的理解与认同,尤其是文字干净,段落清晰的感受,用于对事项的补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切忌的是感受不能太多,在对工作关系表达感受的时候,可以是事项的点缀与补充,如果篇幅过大就成了画蛇添足了。

二是与他有关、或者是他关心的内容。这一点可以从观察他的朋友圈来多加留意、也需要在和对方沟通当中加以观察。客户如果平时有些关心和喜好的主题(比如有些人关注宝宝教育、有些人临睡之前会发些好听的音乐等等、或者是与对方的工作直接相关的媒体信息),可以有意识地整理一些这样的微信材料,偶尔给对方发过去,引起共鸣。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除非你和他在喜欢的主题上确实口味很接近、能聊得来,否则就注意这样的迎合要做得恰到好处,一周最多一两次,太故意就显得假了,会给人套近乎的感觉。

三是能够有助于让他的心情更美好的东西。如果不能判断工作对象平时有什么关心的东西,看不到他的朋友圈,对方也不善表达自己的个人生活,那么可以偶尔地发些美好的东西,比如好玩的笑话、高质量行业动态、或者文字优美的微信文章。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做相当于一种情感上的“送礼”,既然是送礼,就需要注意分寸,对方可以接受你的礼物、也有权利不接受。一是不能太频繁,二频繁就成了扔垃圾了,一个月一两次就不少了,甚至可以更长。二是不要指望着有回复,很可能对方不理不睬,但你如果能够坚持个半年一年以上,还是会有效果的,这份坚持也你是工作习惯和个人素养的表达。三是送礼送得得有质量,就像咱们平时送礼一样,并不花了钱买了东西,人家就能领情,得精挑细选,显得既用心、又具有收藏价值。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么多,感谢大家的陪伴与聆听。下次课我会和大家分享《通过微信快速建立领导与同事的好感》,期待咱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