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排比,一种修辞手法,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词句,成串地进行排列。

排叠而出,语势流畅,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如排山倒海般倾泻而出。

在我们的国粹戏曲的唱词中,特别擅长使用排比的手法,创作了无数绝妙好唱段。

名家名段的经典京剧唱段(品品那些京剧唱段里的排比鬼才)(1)

情绪递进,推向高潮

京剧《野猪林》中,林冲含冤负屈,刺配沧州,八十万禁军教头一招沦为囚徒,在草营城中充当看守草料的军卒。

没想到仇人不肯放过他,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风雪压塌屋顶,林冲前往山神庙躲避。

寒风骤雪透骨寒,他向着苍天发出质问:

满怀激愤问苍天,

问苍天,万里关山何日返?

问苍天,缺月儿何时再团圆?

问苍天,何日里重挥三尺剑?

除尽奸贼庙堂宽!

壮怀得舒展,贼头寂龙泉!

一连串的问苍天,先问故乡再问家人,

最后问仇怨如何消,壮志如何酬,

悲愤的情感层层递进,壮怀激烈,震人心魄。

名家名段的经典京剧唱段(品品那些京剧唱段里的排比鬼才)(2)

京剧《白蛇传》里,白素贞与法海初相遇时,两情缱绻,

一朝法海揭露真相,许仙就躲进了金山寺,

青蛇白蛇与法海一场斗法,败走后重回断桥,再遇许仙,

青儿拔剑欲杀许仙,白娘子拦剑唱道:

你忍心将我伤,端阳佳节劝雄黄。

你忍心将我诳,才对双星盟誓愿,又随法海入禅堂。

你忍心叫我断肠,平日恩情且不讲,不念我腹中还有小儿郎?

你忍心见我败亡,可怜我与神将刀对枪,

只杀得云愁雾惨、波翻浪滚、战鼓连天响,

你袖手旁观在山岗。

先是雄黄酒“伤”我,是身体上的伤害;

然后“诓骗”我,躲进了禅堂,是精神的伤害;

明知妻子怀孕却依然绝情,是“断肠”之痛,是精神上的再次伤害;

最后是在山上眼睁睁看着妻子与神将斗法,看着妻子“败亡”,罔顾妻儿性命,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暴击。

名家名段的经典京剧唱段(品品那些京剧唱段里的排比鬼才)(3)

话锋一转,白娘子回想起了断桥初遇:

风雨途中识郎面,

我爱你神情眷眷风度翩翩。

我爱你常把娘亲念,

我爱你自食其力不受人怜。

红楼交颈春无限,

怎知道良缘是孽缘。

我曾经爱过你,最初是外貌的吸引,爱你风度翩翩

然后被你的孝顺打动,因为你的自立自强而沦陷,

感情来得顺理成章,也曾度过柔情蜜意美好时光,

却没想到美满姻缘,一朝变成孽缘。

前段是悲愤决绝,由爱生怨,满腔不甘;

后段则是凄楚辛酸,彻底地心灰意冷。

名家名段的经典京剧唱段(品品那些京剧唱段里的排比鬼才)(4)

范进中举的故事出自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范进参加科举考试十几年,一直考运不佳,家境潦倒,受尽白眼。

终于一朝中举,众人马上换了面孔,各种巴结讨好,范进喜极而疯。

在京剧《范进中举》中,原始版本的末尾有一段:

你与我考你与我考,写了还要写抄了还要抄,

考了三年零六月,活活考死命一条。

奚派名家奚啸伯先生,根据剧情和人物心态,亲自将唱词改为:

考得你昼夜把心血耗;

考得你大好青春等闲抛;

考得你不分苗和草;

考得你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

考得你头发白牙齿全掉;

考得你弓背又驼腰。

年年考,月月考,

活活考死你这命一条。

六句“考得你”感情层层递进,第一句饱含辛酸,第二句加入了讽刺,

一句接一句,越来越高越来越快,设计得格局严谨,演唱得谐趣横生。

名家名段的经典京剧唱段(品品那些京剧唱段里的排比鬼才)(5)

意象并列,生动细腻

京剧《四郎探母》与《文昭关》中,有两段排比十分相似。

《四郎探母》中杨家将沙滩会一场惨败后,四郎杨延辉失落辽邦,改名木易,与辽国铁镜公主成婚。

15年后,佘太君押运粮草到了边关,杨延辉得知消息后,思念母亲却无法前去相见,坐在宫苑里自思自叹: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

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

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

名家名段的经典京剧唱段(品品那些京剧唱段里的排比鬼才)(6)

《文昭关》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逃难过昭关的故事。

楚平王听信佞臣费无忌谗言,杀害忠臣伍奢,其子伍子胥被追杀。

伍子胥一路逃到吴楚两国交界处的昭关,查勘极严、无法过关,伍子胥一夜白头:

我好比哀哀长空雁;

我好比龙游在浅沙滩;

我好比鱼儿吞了钩线;

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

思来想去我的肝肠断,

今夜晚怎能够盼到明天?

两段主人公都处于身不由己、无计可施的困境之中,用了相似的意象和排比,

笼中鸟、离群雁、虎落平阳、龙游浅滩,钩下的鱼儿、失舵的舟船,

人与动物相似的困境,更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也利于观众理解人物。

名家名段的经典京剧唱段(品品那些京剧唱段里的排比鬼才)(7)

《二进宫》来自传统京剧《龙凤阁》,全剧分《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三出。

故事讲的是隆庆帝死后,太子年幼,国母李艳妃垂帘听政。其父李良企图谋朝篡位,用亲情蒙蔽李妃的双眼。

定国王徐延昭和兵部侍郎杨波在龙凤阁劝谏,但李妃不听,君臣不欢而散。

李良封锁昭阳宫,李妃才知道父亲的狼子野心。徐、杨夜探皇陵,二次进宫劝谏,李妃幡然悔悟,将幼主与国事托付给二人。

二人托辞拒绝,徐延昭是这么唱的:

老臣年迈难把国掌,

臣难学老廉颇列国老将,

臣难学汉马援大战昆阳。

臣难学尉迟恭八寨来抢,

臣难学老吴桢保驾百凉。

臣年迈难把疆场上,

臣年迈难挽马丝缰。

臣年迈听不见金鼓声响,

臣年迈、眼昏花,观不见阵头枪。

名家名段的经典京剧唱段(品品那些京剧唱段里的排比鬼才)(8)

杨波是这样唱的:

臣要学姜子牙钓鱼岸上,

臣要学钟子期砍樵山冈。

臣要学诸葛亮耕种田上,

臣要学吕蒙正苦读文章。

弹一曲瑶琴流泉声响,

捉一局残棋烂柯山旁。

写一篇法书晋唐以上,

画一幅山水卧有残阳。

春来百花齐开放,

夏至荷花满池塘。

秋后菊花金钱样,

冬至腊梅戴雪霜。

徐延昭列出了几位老将,表示自己学不了他们,列举了自己年老体衰能力不足的表现。

杨波列出了渔樵耕读的几位贤人,琴棋书画的雅事,春夏秋冬的闲趣,

一个年迈无力的老将和一位退居林下的隐士跃然纸上,真实感瞬间就满了。

名家名段的经典京剧唱段(品品那些京剧唱段里的排比鬼才)(9)

京剧《逍遥津》,讲的是汉献帝因曹操权势日重,与伏后计议,派内侍给后父伏完送去血诏,约孙权、刘备为外应,一举灭曹。

汉献帝在描述曹操的狼子野心时,用了一长串的排比:

我恨奸贼把孤的牙根咬碎!

上欺君下压臣做事全非。

欺寡人在金殿我不敢回对;

欺寡人好一似猫鼠相随;

欺寡人好一似那家人奴婢;

欺寡人好一似墙倒众推;

欺寡人好一似那犯人受罪;

欺寡人好一似木雕泥堆;

欺寡人好一似那棒打鸳对;

欺寡人好一似猛虎失威;

欺寡人好一似那犯人发配;

欺寡人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飘浪打,浪打风飘就不能回归;

欺寡人好一似那残兵败队。

其实这个排比,逻辑性和关联性很弱,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

但是一串类比下来,一个被权臣欺压的悲剧皇帝形象,也就神奇地立起来了。

名家名段的经典京剧唱段(品品那些京剧唱段里的排比鬼才)(10)

逻辑清晰,说服力强

越剧有部戏叫《宋弘传奇》,以前叫《金殿拒婚》,

讲的是大司空宋弘兴农变法,触犯了豪门利益,皇后郭圣通为袒护弟弟,想借刀杀人,用湖阳公主之手加害宋弘。

湖阳公主却看上了宋弘,郭圣通顺水推舟,甚至以势压人,要求宋弘抛弃发妻,再娶公主。

宋弘知道湖阳公主不是普通女子,为了扶持弟弟光武帝刘秀付出了青春,于是金殿劝谏:

公主你,倘若不顾民疾苦,又何必,当年兴师灭王莽;

公主你,倘若不顾民疾苦,又何必,南征北战在沙场;

公主你,倘若不顾民疾苦,又何必,扶御弟重振汉家邦;

公主你,倘若不顾民疾苦,又何必,颠沛流离走四方;

公主你,倘若不顾民疾苦,想当年九死一生、误了青春为哪桩。

首先定基调,公主关心民生疾苦;

然后讲大义,肯定她南征北战的功绩,

赞美她扶保弟弟的忠义与亲情,

理解她颠沛流离、耽误青春的隐痛。

含蓄克制,娓娓道来,以情动人,更能一步步提高说服力。

名家名段的经典京剧唱段(品品那些京剧唱段里的排比鬼才)(11)

京剧《官渡之战》里,袁绍大举伐曹,曹操声东击西,诛杀颜良文丑后退兵官渡,诱敌深入。

袁绍攻袭官渡,曹操在城楼之上,两人一番骂战,曹操自表忠心如下:

舍曹某有何人天子扶保?

舍曹某有何人辅佐当朝?

舍曹某有何人群雄平扫?

舍曹某又有何人压强豪?

为国家我曹操不畏强暴;

为国家我曹操不怕枪刀;

为国家我曹操不怕讥笑;

为国家我曹操不辞辛劳。

因此上领雄兵将你征剿,

定将你豪强首除根拔苗。

且听曹操的话术,先天子、后朝政、然后扫平军阀,最后再清理豪强,主次矛盾列得明明白白。

先说“除我以外没有他人”,而后表忠心“我具体做过哪些贡献”。

逻辑太清晰了,要不是涂个白脸,很难不相信曹操乃大汉忠臣。

名家名段的经典京剧唱段(品品那些京剧唱段里的排比鬼才)(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