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中的r-圈策略

冯跃峰

本文中所指的r-圈是由r条互异的边构成的一个圈,记为Cr。

众所周知,图论中涉及圈的定理通常只指存在某种圈,但并不能确定圈的具体长度。若要找r-圈,则可采用以下扩充策略。为叙述问题方便,我们先给出如下的

定义:两条有公共顶点的边组成的图称为“2-链”,公共顶点称为2-链的中心,另两个顶点称为2-链的端点。类似定义t-链。

一般地说,寻找图G中的r-圈,有以下4种常用策略。

(1)由一条“2-链”扩充:取2-链ABC,然后由两端点A、C向两边扩展成更长的链,最后在两端点的邻域中找公共点,或邻域中各取一个点相连。

(2)由一条边扩充:取边AB,然后由两端点A、B向两边扩展成更长的链,最后在两端点的邻域中找公共点,或邻域中各取一个点相连。

(3)由中间点扩充:取两个中间点A、B,在边AB(可能是虚边)两侧分别扩充。

(4)由两条t-链拼合:令每条t-链与其两个端点对应,证明有2条t-链对应同一个“2点组”,则这2条t-链拼合成一个长为2t的圈。

值得指出的是,当r不同时,找r-圈的技巧又略有不同,我们以典型的圈C3、C4为例。

找三角形仅有2种常用策略:

(i)由一条“2-链”扩充:取点A为“2-链”中心,证明A的邻域中有2点相邻(通常用到“邻域分块”、“充分条件分类”等技巧);

(ii)由一条边扩充:适当取边AB,证明两端点A、B的邻域有公共点,即

|D(A)∩D(B)|≥1。

找四边形有4种策略:

(i)由一条“2-链”扩充:取点A为“2-链”中心,证明有一个异于A的点向A的邻域引出两条边(与邻域中两个点相邻);

(ii)由一条边扩充:取边AB,证明A邻域中一点与B邻域中一点相邻;

(iii)由点对扩充:取两点A、B,证明A、B的邻域有2个公共点,即

|D(A)∩D(B)|≥2;

(4)由两条2-链拼合:令每条2-链与其两个端点对应,证明有两条2-链对应同一个“2点组”,则这两条2-链拼合成一个四边形。

以下用具体例子说明。

例1、若干个城市共派出2n(n≥3)名选手参加桥牌友谊赛,比赛规定:同一个城市的任何2名选手不同在同一局中作为敌我对手进行比赛。如果每个城市都至多派出n名队员,且一个队员可以比赛多次,试证:至少可以安排n(n²-3n 1)局比赛。(原创题)

【题感】由比赛规则看,同一局的4个选手中邻座属于不同的城市,于是想到用点表示选手,将属于不同城市的选手连边,得到一个2n阶简单图G。

问题变成:若每个顶点的度至少是2n-n=n,证明2n阶简单图G中存在n(n²-3n 1)个4-圈。

由目标看,为说明找圈的方法,先先退一步:假定是找“一个”4-圈的问题(见“新写1”与“新写2”),这自然可采用局部扩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最后再解决原问题(见“新写3”)。

先考虑由一条“2-链”扩充的方法,此时需要再找一个点向“2链”中心的邻域引两条边。由此又想到邻域分块技巧。

【邻域分块】“任取”一个点x为“2链”中心,令

A={a|a与x相邻},B={b|b与x不相邻},

依题意|A|≥n,|B|≤n-1。

我们只需找到B中一个点b向a的邻域A引出两条边。

这有如下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①B中有点b;②b向a的邻域A引出两条边。

对于问题①,自然想到优化假设,令最先取的点x满足:d(x)<2n-1。但这样的点x未必存在,分类讨论即可。

对于问题②,可采用反面思考:如果B中的点b至多在A中连1条边,则d(b)≤1 dB(b)≤1 (|B|-1)≤1 (n-2)<n,与条件矛盾。

图论圈和环的定义(图论中的r-圈策略)(1)

图1

【新写1】若对所有点x,有d(x)=2n-1,则G是完全图,结论显然成立。

若存在点x,使d(x)<2n-1,令A={a|a与x相邻},B={b|b与x不相邻},则由d(x)<2n-1知,B非空,取b∈B(图1)。

由题意,|A|≥n,所以1≤|B|≤n-1。

由于d(b)≥n,而b在B中的度不大于n-2,所以b必与A中的两个点p、q相邻,得到C4。

综上所述,命题获证。

再考虑采用“中间点扩充”的方法:先找2个点x、y,使x、y出发的角对接,即与x、y相邻的点集合D(x)、D(y)有2个公共点,即证明| D(x)∩D(y)|≥2(图2)。

实际上,任取点x、y,因为d(x)≥n,d(y)≥n,所以d(x) d(y)≥2n,但无法证得| D(x)∩D(y)|≥2,是因为x可能属于D(y)。

为了使x不属于D(y),可假定x、y不相邻(否则为K2n,结论显然成立),这样,x、y所引出的2n条边都是与其余2n-2个点连的边,而2n=(2n-2) 2,由抽屉原理,x、y必有2个公共的邻点(即| D(x)∩D(y)|≥2)。

图论圈和环的定义(图论中的r-圈策略)(2)

【新写2】若任何两个点都相邻,则G为K2n,结论显然成立。

若存在两个点x、y不相邻,依题意,| D(x)|≥n,| D(y)|≥n,

但| D(x)∪D(y)|≤2n-2(总数2n去掉x、y),所以| D(x)∩D(y)|≥2,取u、v∈D(x)∩D(y),与x、y构成C4。

【新写3】(解答原题)我们计算“2-链”的总数S。

对任意一个点x,因为d(x)≥n,以x为中心的2-链条数不少于Cn²,所以S≥2nCn²=n²(n-1)。

因为2n个点组成的2点对个数T=C2n²=n(2n-1),所以

S-T≥n²(n-1)- n(2n-1)= n(n²-3n 1)。

对每两个点,取定一条连接它们的2-链(如果有的话),这样至多取定了T条链,至少还剩下n(n²-3n 1)条链,每条剩下的链都与一条前述取定的链组成一个C4,得到n(n²-3n 1)个C4,命题获证。

遗留问题:已知n阶简单图G中存在长为4的圈C4,求其最小度的最小值;

已知n阶简单图G中存在长为5的圈C5,求其最小度的最小值。

图论圈和环的定义(图论中的r-圈策略)(3)

【题感】从条件看,只涉及边“总数”信息,没有各顶点“度”的信息,只能采用计算“2-链”总数,由两条“2-链”拼合的方法。

为计算“2-链”总数,需要从每条链“中心”的度入手,所以需要引出容量参数:设出每个顶点的度。

图论圈和环的定义(图论中的r-圈策略)(4)

图论圈和环的定义(图论中的r-圈策略)(5)

图论圈和环的定义(图论中的r-圈策略)(6)

【题感】由条件看,只涉及边“总数”信息,没有各顶点“度”的信息,只能由“边”扩充为三角形。上题类似,需要引入容量参数:设出每个顶点的度。解法也与上题相近。

【容量参数】记顶点i的邻域为D(i),度为di ,则条件变为Σi=1ndi=2m。

【由“边”扩充】对G中的任何一条边(i,j),

| D(i)| | D(j)|= di dj,| D(i)∪ D(j)|=n,

所以,| D(i)∩ D(j)|=di dj -n。

因为D(i)∩ D(j)中的每个点都与边(i,j)组成三角形,由而含边(i,j)的三角形有di dj -n个。

图论圈和环的定义(图论中的r-圈策略)(7)

图论圈和环的定义(图论中的r-圈策略)(8)

【注】为方便复制编辑,特提供纯文本文档如下:

本文中所指的r-圈是由r条互异的边构成的一个圈,记为Cr。

众所周知,图论中涉及圈的定理通常只指存在某种圈,但并不能确定圈的具体长度。若要找r-圈,则可采用以下扩充策略。为叙述问题方便,我们先给出如下的

定义:两条有公共顶点的边组成的图称为“2-链”,公共顶点称为2-链的中心,另两个顶点称为2-链的端点。类似定义t-链。

一般地说,寻找图G中的r-圈,有以下4种常用策略。

(1)由一条“2-链”扩充:取2-链ABC,然后由两端点A、C向两边扩展成更长的链,最后在两端点的邻域中找公共点,或邻域中各取一个点相连。

(2)由一条边扩充:取边AB,然后由两端点A、B向两边扩展成更长的链,最后在两端点的邻域中找公共点,或邻域中各取一个点相连。

(3)由中间点扩充:取两个中间点A、B,在边AB(可能是虚边)两侧分别扩充。

(4)由两条t-链拼合:令每条t-链与其两个端点对应,证明有2条t-链对应同一个“2点组”,则这2条t-链拼合成一个长为2t的圈。

值得指出的是,当r不同时,找r-圈的技巧又略有不同,我们以典型的圈C3、C4为例。

找三角形仅有2种常用策略:

(i)由一条“2-链”扩充:取点A为“2-链”中心,证明A的邻域中有2点相邻(通常用到“邻域分块”、“充分条件分类”等技巧);

(ii)由一条边扩充:适当取边AB,证明两端点A、B的邻域有公共点,即

|D(A)∩D(B)|≥1。

找四边形有4种策略:

(i)由一条“2-链”扩充:取点A为“2-链”中心,证明有一个异于A的点向A的邻域引出两条边(与邻域中两个点相邻);

(ii)由一条边扩充:取边AB,证明A邻域中一点与B邻域中一点相邻;

(iii)由点对扩充:取两点A、B,证明A、B的邻域有2个公共点,即

|D(A)∩D(B)|≥2;

(4)由两条2-链拼合:令每条2-链与其两个端点对应,证明有两条2-链对应同一个“2点组”,则这两条2-链拼合成一个四边形。

以下用具体例子说明。

例1、若干个城市共派出2n(n≥3)名选手参加桥牌友谊赛,比赛规定:同一个城市的任何2名选手不同在同一局中作为敌我对手进行比赛。如果每个城市都至多派出n名队员,且一个队员可以比赛多次,试证:至少可以安排n(n2-3n 1)局比赛。(原创题)

【题感】由比赛规则看,同一局的4个选手中邻座属于不同的城市,于是想到用点表示选手,将属于不同城市的选手连边,得到一个2n阶简单图G。

问题变成:若每个顶点的度至少是2n-n=n,证明2n阶简单图G中存在n(n2-3n 1)个4-圈。

由目标看,为说明找圈的方法,先先退一步:假定是找“一个”4-圈的问题(见“新写1”与“新写2”),这自然可采用局部扩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最后再解决原问题(见“新写3”)。

先考虑由一条“2-链”扩充的方法,此时需要再找一个点向“2链”中心的邻域引两条边。由此又想到邻域分块技巧。

【邻域分块】“任取”一个点x为“2链”中心,令

A={a|a与x相邻},B={b|b与x不相邻},

依题意|A|≥n,|B|≤n-1。

我们只需找到B中一个点b向a的邻域A引出两条边。

这有如下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①B中有点b;②b向a的邻域A引出两条边。

对于问题①,自然想到优化假设,令最先取的点x满足:d(x)<2n-1。但这样的点x未必存在,分类讨论即可。

对于问题②,可采用反面思考:如果B中的点b至多在A中连1条边,则d(b)≤1 dB(b)≤1 (|B|-1)≤1 (n-2)<n,与条件矛盾。

【新写1】若对所有点x,有d(x)=2n-1,则G是完全图,结论显然成立。

若存在点x,使d(x)<2n-1,令A={a|a与x相邻},B={b|b与x不相邻},则由d(x)<2n-1知,B非空,取b∈B(图1)。

由题意,|A|≥n,所以1≤|B|≤n-1。

由于d(b)≥n,而b在B中的度不大于n-2,所以b必与A中的两个点p、q相邻,得到C4。

综上所述,命题获证。

再考虑采用“中间点扩充”的方法:先找2个点x、y,使x、y出发的角对接,即与x、y相邻的点集合D(x)、D(y)有2个公共点,即证明| D(x)∩D(y)|≥2(图2)。

实际上,任取点x、y,因为d(x)≥n,d(y)≥n,所以d(x) d(y)≥2n,但无法证得| D(x)∩D(y)|≥2,是因为x可能属于D(y)。

为了使x不属于D(y),可假定x、y不相邻(否则为K2n,结论显然成立),这样,x、y所引出的2n条边都是与其余2n-2个点连的边,而2n=(2n-2) 2,由抽屉原理,x、y必有2个公共的邻点(即| D(x)∩D(y)|≥2)。

图2

【新写2】若任何两个点都相邻,则G为K2n,结论显然成立。

若存在两个点x、y不相邻,依题意,| D(x)|≥n,| D(y)|≥n,

但| D(x)∪D(y)|≤2n-2(总数2n去掉x、y),所以| D(x)∩D(y)|≥2,取u、v∈D(x)∩D(y),与x、y构成C4。

【新写3】(解答原题)我们计算“2-链”的总数S。

对任意一个点x,因为d(x)≥n,以x为中心的2-链条数不少于Cn2,所以S≥2nCn2=n2(n-1)。

因为2n个点组成的2点对个数T=C2n2=n(2n-1),所以

S-T≥n2(n-1)- n(2n-1)= n(n2-3n 1)。

对每两个点,取定一条连接它们的2-链(如果有的话),这样至多取定了T条链,至少还剩下n(n2-3n 1)条链,每条剩下的链都与一条前述取定的链组成一个C4,得到n(n2-3n 1)个C4,命题获证。

遗留问题:已知n阶简单图G中存在长为4的圈C4,求其最小度的最小值;

已知n阶简单图G中存在长为5的圈C5,求其最小度的最小值。

例2、设n≥4,简单图G有n个顶点,m条边,如果m> ,则G中含有长为4的圈。(2000年印度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题感】从条件看,只涉及边“总数”信息,没有各顶点“度”的信息,只能采用计算“2-链”总数,由两条“2-链”拼合的方法。

为计算“2-链”总数,需要从每条链“中心”的度入手,所以需要引出容量参数:设出每个顶点的度。

【计算“2-链”总数】对每一个顶点Vi,设其度为d(Vi)=di,那么,以Vi为中心的2-链条数为 ,其中d1 d2 … dn=2m。于是,所有2-链的条数:

S= 。

【“2-链”归入点对】所有点对有 个,所以我们只需证明:

S= > 。

【充分条件(放缩法)】因为x(x-1)是凸函数,由凸函数不等式(或者展开后用Cauchy不等式)

≥f( ),有S≥ =

只需证

实际上,上述不等式等价于4m2-2nm-n2(n-1)>0。(*)

解关于m的不等式(*),得

m> ,或m< 。

由条件,我们有m> ,由而上述不等式(*)成立。

【新写】对每一个顶点Vi,设其度为d(Vi)=di,那么,以Vi为中心的2-链条数为 ,其中d1 d2 … dn=2m。于是,所有2-链的条数:

S= 。

令每一条2-链都与它的两个端点对应,则S条2-链对应S个“端点对”。

因为x(x-1)是凸函数,由凸函数不等式 ≥f( ),

有S≥ =

因为m> ,所以 (*)

这是因为不等式(*)等价于4m2-2nm-n2(n-1)>0。

解关于m的不等式(注意m>0),得m> 。

由(*)可知,有两条2-链对应的“端点对”相同,这两条2-链构成一个4-圈,命题获证。

例3、设G是n阶简单图,||G||=m。求证:G中至少有 个三角形。(1989年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题感】由条件看,只涉及边“总数”信息,没有各顶点“度”的信息,只能由“边”扩充为三角形。上题类似,需要引入容量参数:设出每个顶点的度。解法也与上题相近。

【容量参数】记顶点i的邻域为D(i),度为di ,则条件变为Σi=1ndi=2m。

【由“边”扩充】对G中的任何一条边(i,j),

| D(i)| | D(j)|= di dj,| D(i)∪ D(j)|=n,

所以,| D(i)∩ D(j)|=di dj -n。

因为D(i)∩ D(j)中的每个点都与边(i,j)组成三角形,由而含边(i,j)的三角形有di dj -n个。

【通性叠合】这样,G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di dj-n),但每个三角形有3条边,被重复计数3次,所以,G中三角形的个数:

k≥ (di dj-n)= (di dj)- n= (di dj)- mn。

【贡献算法】考察S= (di dj)中di 出现的次数:点i每连一条边(i,j),则di 在S中出现一次,注意到i连了di 条边,由而di 在S中共出现di 次(di个di相加),于是

S= (di dj)= 1= 。(即:di di … di,共有di个项)

所以,

k≥ (di dj)- mn= - mn≥ - mn= 。

【新写】记顶点i的邻域为D(i),度为di ,则 =2m。

对G中的任何一条边ij,| D(i)| | D(j)|= di dj,| D(i)∪ D(j)|=n,

所以,| D(i)∩ D(j)|=di dj -n。

因为D(i)∩ D(j)中的每个点都与边ij组成三角形,由而含边ij的三角形有di dj -n个。

G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di dj-n),但每个三角形有3条边,被重复计数3次,所以,G中三角形的个数:

k≥ (di dj-n)= (di dj)- n= (di dj)- mn。

考察S= (di dj)中di 出现的次数:点i每连一条边ij,则di 在S中出现一次,注意到i连了di 条边,由而di 在S中共出现di 次,于是S= ,所以由Cauchy不等式,有

k≥ - mn≥ - mn= 。

综上所述,命题获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