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农村听到过这样一句俗语,叫做:

三喜来,家聚财

是宅子里若来了三喜这个人,家中便会聚富发财吗?

当然不是。

那么,这句俗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究竟是哪“三喜”?分别又有什么寓意呢?

且听我细细道来。

家中有四喜征兆(俗话说三喜来家聚财)(1)

第一喜:喜鹊

常言道:喜鹊喳喳叫,好运要来到

小时候只要喜鹊一大早栖息在门口的大枣树上叫个不停,奶奶便会眉开眼笑地对我们说:

“瞅着吧,今天准有喜事,指不定能发一笔小财!”

我想这也是喜鹊之所以能成为“一喜”的原因吧,那么,这喜鹊为何能成为“喜”鹊,它的叫声怎么就会跟好运,发财联系到一块的呢?

这还得从一个民间故事说起。

相传,唐朝贞观年间德州蒙城县有一个叫黎景宏的县令,闲来无事就喜欢给家门口大树上一只鹊巢内的鹊儿喂食,长期以往,这人鸟之间便有了感情,经常嬉戏玩闹,不亦乐乎。

常言道:月有阴晴阳缺,人有旦夕祸福

黎景宏是个清官,因长期站在老百姓这边,为民办实事,结果“损害”了某些勋贵的利益,这些勋贵平时占便宜占惯了,又岂肯吃这哑巴亏,于是便联名将黎景宏给告到了德州刺史关崇山那里。

这关崇山本来就是个胆小怕事的昏官,面对勋贵们的威逼利诱,早就被吓破了胆,不问青红皂白就将黎景宏给关进了大牢,并按照勋贵们的要求写了一封奏折上报朝廷,列举出了黎景宏七大罪状,请求皇帝严惩黎景宏。

家中有四喜征兆(俗话说三喜来家聚财)(2)

却说,黎景宏被关在大牢中的第十五天,妻子来探监,一边垂泪,一边哽咽道:

“呜呜呜......夫君,按照时日计算,皇上的旨意就要下来了......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黎景宏闻言后,只能摇头苦叹,他当然知道妻子所言何意:如果皇上同意关崇山与勋贵们的诬告,那么这些日子处置他的谕旨也该下来了,虽然他心愤难平,可又能如何?

他黎景宏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又岂能与那些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功臣”们相提并论,皇帝自然是会向着勋贵们的。

然而就在此时,牢房那只有正常窗户一半大小的牢窗处,却传来了一阵熟悉的鸟叫声......正是他的鸟友——鹊儿。

喳喳喳喳——

只见那鹊儿蹲在窗台上鸣叫不止,一边叫还一边扑腾着翅膀,那意思好像在向黎景宏传达着什么情况似的......

妻子以为鹊儿是来讨吃的,没好气地斥责道:

“你个没良心的东西,老爷都这样了,你竟还有脸飞到大牢来套吃的......还不快滚......”

说完拾起地上的一块小石子便欲朝窗台处掷去,想尽快赶走这只不识好歹的家伙。

“慢着——”

然而,黎景宏一只手却快如闪电地自牢笼木柱间的空隙处伸出,一把抓住了妻子的手臂,阻止道。

妻子有些不解地看着他,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你这是什么意思?’

黎景宏笑着解释道:

“鹊儿喳喳叫,喜事要来到......我这鸟兄弟是在向我报喜呢......”

妻子闻言,如坠云雾:

“你是不是坐牢做傻了......眼看着圣谕即将到来,你就要大难临头了,却还有心情在这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然而黎景宏闻言后,却依旧笑容不改:

“呵呵......你就等着看吧......”

......

家中有四喜征兆(俗话说三喜来家聚财)(3)

三天之后,奇迹果然发生了......

一大早,大牢中还没有睡醒的黎景宏便就被钦差响亮的宣旨声给吵醒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经查黎景宏克以奉公,鞠躬集萃......毫无私心,无罪释放,官复原职,并赏赐黄金千两。

钦此!

“臣接旨!”

黎景宏连忙磕头谢恩......

“鹊兄果真所言非虚......”

接旨后的黎景宏暗暗自言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原来,那鹊儿不是凡物,而是不小心打破了夜光珠被玉帝贬到人间受罚的喜悦仙童所化,为了救黎景宏脱险,喜悦仙童没有半刻犹豫,毅然拼着损耗毕生神元的代价化成了人形,去向李世民伸冤,李皇帝最终被仙童的真情感化,在酌情审查后发现黎景宏确实是被冤枉的,故才特意下诏豁免了黎景宏的所有罪状,并官复原职,赏黄金千两。

而为搭救黎景宏,喜悦仙童仙力尽消,再也不能回到天庭后的他最终只能成为了一只普通的鸟鹊,除了会经常停留在黎家门前大树上“喳喳”叫以外,便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灵气。

出狱并官复原职,并得到丰厚奖赏的黎景宏,被土地公公托梦告知原委后,悲痛万分,不能自已,为了报恩,黎景宏自此便将鹊儿以及他的后代定位成了心目中的“吉祥鸟”,并给他们重新起名为:喜鹊!

后来黎景宏逢人就说自己与鹊儿的故事,就这样,喜悦仙童舍己报恩的故事被越传越广,而人们也纷纷效仿黎景宏将喜鹊定位成了吉祥鸟......

家中有四喜征兆(俗话说三喜来家聚财)(4)

正是有了这则民间故事的印证,喜鹊兆喜才被广为流传,而喜鹊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三喜中的一喜。

只是我认为吧,喜鹊之所以能够兆喜,其实应该是这三条原因:

1,喜鹊自身羽毛的主色调非黑即白,这很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黑白分明,大道为公。

2,喜鹊属于益鸟,能够帮助果树除虫,是百姓的好帮手。

3,喜鹊的窝......喜鹊的窝是所有常见的鸟类中最大气,最完美的,这一点很符合中国人“家天下”的理念。

第二喜:狗

狗之所以能成为三喜中的一喜,应该得益于那句“猫来穷,狗来富”的老话吧,说白了即:猫来了会穷,而狗来则会大富大贵。

那么,古人为何会认为“狗来富”呢?

我总结一下,应该是这四种原因:

1,叫声“讨喜”

高中同学詹皓晴曾问我:

“宠物有那么多种,你知道为何人们普遍喜爱养狗吗?”

我脱口而出道:

“听话,讨喜,长得好看呗!”

詹皓晴摇摇头,笑着解释道:

“长得好,不如生得好,而生的好则比不上‘叫’得好,你听那狗叫声多喜庆:汪汪......汪汪汪......想不旺都不成!”

我闻言后,捧腹大笑。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我觉得狗狗这种很“讨喜”的叫声,的确能为它加不少分,想想看,若把“汪汪汪”的狗叫声换成是“败败败”,请问还会有人相信“狗来富”吗?

2,“身份”高贵

要知道,古时候那个靠天收的年代,若加上繁重赋税,兵荒马乱什么的,食不果腹那是常有的事,大多数百姓自己都吃不饱,哪有闲食来养狗?

因此,养狗这种奢侈事一般都是富人们干的,也就是说,在古代,只有富人,有钱人才有那个条件养狗,而普通人是不可能养狗的。

换句话说:有狗的地方“非富即贵”。

3,跟“职业”有关

想想看,狗是干什么的?

看门守财的呀......守着门不让财丢,能不富吗?

4,跟“忠心”有关

狗是所有家畜中最忠心的,这一点非常符合根植在每个华夏儿女灵魂深处的儒学“忠孝”观,只有忠心耿耿,忠心不二,才能保家卫国,才能发家致富。

家中有四喜征兆(俗话说三喜来家聚财)(5)

第三喜:燕子

燕子之所以能成为三喜中的一喜,应该归功于那一句叫做“燕子不进苦寒门”的俗语吧,说白了就是:燕子筑巢是非常挑剔的,选中的必是富贵户,绝不会是苦寒门。

那么,燕子为何“不进苦寒门”,它们又是怎么区分穷与富的呢?

答案令人心酸而又无奈,因为:过去寒门,也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屋子多以土坯房,茅草屋为主,这种房屋通常都非常简陋,墙体很容易倒塌,屋顶经常会被破坏,掀翻,就像杜甫的著名的古体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描述的那样: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大致意思就是说:每当到了八月(阴历)里的深秋季节,只要刮大风,便能将我屋顶的茅草卷走好多层......

堂堂诗圣的住所尚且如此,更何况寻常百姓家呢?

而相对于普通老百姓,富商们的房子就要考究多了: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逛走廊都能迷路,更不要说那些如灵霄宝殿般的豪华建筑了......

所以,为了下一代,燕子自然是要将窝筑在更大更阔,更安全的富商豪户家,而放弃不但不能遮风挡雨,且随时都会倒塌的寒门户的......从科学角度去分析“燕子不进苦寒门”,其实就是生物一种本能的趋利避害。

家中有四喜征兆(俗话说三喜来家聚财)(6)

总评:

这“三喜来,家聚财”,并不是真有其事,其实,就是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已,心里的一种自我安慰,说白了就是自己给自己打气,希望将来会更好......虽然不真实,但我们却不能说不对......您说,是不是?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