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沙无垠

越女剑阿青为何杀西施(越女剑两个女主角都不是越人)(1)

越女阿青是小说人物,西施也是传说成分远大于事实成分的佳人,但二者在半真半假的《吴越春秋》《越绝书》等著作中有载。作者试图还原二人的历史原型,说明二人与吴越争霸的关系,末了还勾勒了吴越争霸之后的国际局势,实是颇有雄心。不过本文推测成分较重,大家可以以开脑洞的心态轻松阅读。

越女剑阿青为何杀西施(越女剑两个女主角都不是越人)(2)

本文为今日头条签约文章,其他平台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越女剑》是金庸各部武侠小说当中,较容易被人忽视的一部,因为太短了,而且里面也缺少侠义、大义、爱情之类的情节,更像是其他小说的一处长篇注脚。但鄙人作为一个先秦史爱好者,也要刨根问底,挖一下书中所述的两个女子,阿青与西施的背景。

历史上的西施与越女

1

在讲两位女子以前,我还是要从《越女剑》这部小说讲起,小说开头,就讲到八名吴国青衣剑士与五十余名越国锦衫剑士在越王勾践与范蠡面前斗剑,吴国剑士仗着剑术高超,将越国剑士一一击毙,还讨得了越国赏赐的场景。

勾践忧心之下,召来铸剑名师欧冶子之徒薛烛,品评欧冶子所铸五柄宝剑之优劣,薛烛也讲述了一些其余宝剑的来路。接着范蠡在赴吴国途中遇到乡间女子阿青,阿青用一根竹棍,就把八名吴国剑士戳瞎了眼睛,范蠡觉得此女子可用,就问其底细,阿青说是“白公公”教她的剑术。范蠡追随过去一看,原来“白公公”是一头白猿,接下来的故事杀气更加浓重,阿青极力格挡白猿,最后还告诉范蠡,白公公要来扑过来刺死他,最后她只好打断了白公公的双臂。

阿青被范蠡聘请,教越国武士剑法,越国剑士虽然没有学会剑法,但也看到了神剑的影子,而阿青也在教完三天剑法后,就人迹全无了。

后来,越国士兵也是用这种神剑的一点点根基,就击败了吴军。战后,范蠡又去找到西施,不想突如其来的阿青却嫉妒西施的美貌(因前面范蠡给她描述楚地传说中的湘妃,实为描述西施),用剑气击伤了西施,看到西施真颜后,又震惊于她的美貌而逃离。

越女剑阿青为何杀西施(越女剑两个女主角都不是越人)(3)

四大美女之西施

我先要讲一讲先秦两汉古籍中有关二位女子的记载。有关西施的事情,见于《墨子》《庄子》《越绝书》《吴越春秋》。

《墨子》只说了一句“西子(或作西施)之沉者,其美也。”交代了西施的悲剧结局。

而《庄子》则给出“东施效颦”故事的最初来源,但并没有明确给出“东施”之名,只是给出了这样的事实:“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然后就是富人闭门不看,穷人见了就走。可见这个丑女子学西施捧心学的实在不像样子,让大家都不舒心。

《吴越春秋》《越绝书》则明确提及了西施与郑旦,乃是越国献给吴国的两位美女。《吴越春秋》还明确指出,越国献女之事,发生在勾践十二年(前485年)。

西施的结局,《吴越春秋》《越绝书》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说法,《吴越春秋》大抵类似《墨子》,说西施最后被装进了“鸱夷”皮袋之中,被扔进长江淹死了,这个下场跟吴国的忠臣伍子胥一模一样,《越绝书》则相对比较怜香惜玉,说西施最后与范蠡一道“泛舟于五湖”,退隐江湖了。

越女(古籍未载其姓名)的事迹,最早则见于《吴越春秋》。

关于她的记述,出自勾践十三年(前484年),起因是范蠡听闻南林地方有位处女擅长剑术,于是就劝说越王把她请来当教练教授越国兵士习剑术。此女子应王召唤而来,却在路上碰上了一位自称“袁公”的老翁。

袁公也听闻女子擅长剑术,就在道旁拔了一根竹子与女子比试,女子也取了一截竹子上掉落的枯枝作陪,袁公先攻,不料女子反击迅猛,击中要害三次,袁公输了以后,却突然化作一只白猿,跑掉了。

后来女子得见越王,她还点出了剑法的要点:“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总之就是要动静结合,不动时静若女子,动则似惧虎之狂奔。后来,越女也做了越军的剑术教练,她的剑法,也被称为“越女之剑”。《射雕英雄传》中,江南七怪中的女侠,“越女剑”韩小莹,有一剑招也名“技击白猿”,也是来源于这位越女的故事。

西施与越女,可能都不是越国人

2

西施与越国剑女的故事都十分动人,因此后世传奇戏剧也对此多有演绎。不过,在看过更多的先秦史料以后,我倒是觉得,这两个奇女子,可能,都不是越国人。

要讲西施,就不得不提越国向吴国献女之事,此事在更为可靠的《国语·越语》以及《清华简·越公其事》中。

《越语》记载,“请勾践女女于王(吴王夫差),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此事虽曾被伍子胥所拒绝,但后来伯嚭受了越国另外一份性贿赂,也劝说吴王夫差答应了此事。《越公其事》则言““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扫以晐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盘匜以随诸御。”吴王夫差想要答应,伍子胥却劝告说“越非实忠心好吴”,加上越国的名臣大夫种(文种)又足智多谋,所以越国不可小视,但夫差却觉得越国不足挂齿,就接受了勾践的请求,此事当发生于勾践败退至会稽山之时(鲁哀公元年,前494年)。

从两处记载来看,勾践也是要守贵族通婚的规矩的,得让自己的孩子嫁出去,不能随随便便拿民间女子充数献给吴国。而且,勾践嫁女之事,发生在《吴越春秋》所述送西施郑旦二女之事九年以前,在这九年中间,勾践还把另一个女儿嫁给了楚昭王以求结好,此女子所生的孩子,正是楚昭王的继任者楚惠王。大概,勾践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吴国送女人吧。

那么,西施既不是越国的女公子,又不是越国的民女,那她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先要看看她所出的氏族,施氏,这一氏族,在先秦时代有两个来源,一出于鲁国,属姬姓,得氏者是以其父之表字“施父”(即公子尾,鲁惠公之子)为氏的施伯,此人最出名的事迹,就是曾劝说侄子鲁庄公除掉管仲,否则管仲可能为齐国所用,为患于鲁国;二出于卫国治下之“殷民七族”,属子姓。

勾践没有称雄以前,中原人很看不上越国,大概也罕有人家搬到越国地面上去居住。西施的本来面目,大概是一位因美貌遭人嫉妒的鲁国女子。

公元前484年,也就是《吴越春秋》所述西施入吴后的一年,也是剑客越女为越王所聘的那一年,吴鲁联军在艾陵之战中大破齐军,如果她真的跟吴国有什么关系,可能就鲁国为了答谢吴国帮助破齐而嫁出的一位女子,鲁国之所以羞羞答答地给夫差送这种远支宗室女子,可能也是因为鲁国人讲礼出了名,怕再如先前昭公聘“吴孟子(吴王余昧之女,阖闾之姐妹)”那样,出被人嘲讽的笑话。

后世的墨子、庄子也主要活动于鲁、宋之间,对于鲁国施氏所出的美貌女子,大概也略知一二,所以就做了“西施沉水”“西施捧心”的记载。

既然,西施可能出自鲁国,那么那位女剑客又是什么来历呢?越女剑客的传说,听起来比关于西施的传说还要荒唐无稽,但是要是真的有什么原型的话,那就要指向越国在称霸以前的坚实盟友——楚国了。

说到这位越女的来历,我要先讲一下那头白猿。白猿的要点,不在于“猿”或“袁公”,而在于“白”,有可能,这头白猿,就与吴越战争的同时楚国一位有名的大贵族——白公胜有关,白公胜的老爹,就是先前楚国那个被亲爹扒灰,后又跟随伍子胥流亡的太子——太子建。

白公胜返回楚国,不是借助吴国破郢战争后期阖闾弟夫概投楚的机会,而是在之后的夫差时期,蒙楚国令尹子西(名申,也是白公胜的叔叔)呼召而和平返回的,时在楚惠王二年(前487年)。

子西要召他回来,是听说他为人朴直而刚强,准备把他派到边境去防备吴国(可能同时阿胜对吴国也不怎么满意了)。但叶公沈诸梁不同意,认为胜为人狡诈而好作乱,恐怕是“狼子野心,怨贼之人也”。但子西还是固执己见,把胜召了回来,并且封其为白公,官居巢邑大夫,在边境抵御吴国。

白公胜回归楚国以后,就一门心思想要攻打郑国为父报仇,但屡屡不被执政的令尹所应允,因此就心怀不满,开始阴结死士,图谋不轨。

但他同时也在防备吴国,再加上从前楚越有联姻之好,楚国人也要给越国派点援助人员,其中史书明确记载的就有范蠡召来的箭术教练陈音,就是范蠡、文种二人,也可能是楚国在阖闾退兵以后,派到越国去的参谋,这可以类比当年晋国派申公巫臣去教吴国车马之术之事。

如此看来,“白猿”的原型,可能是白公胜派到越国去的剑术教练,由于年深日久,加上白公胜后来造反名声不好,所以这个剑术教练的形象就在民间传说中变成了一头白猿,至于“越女”,恐怕也并非是越国女子,而是楚国剑术教练的女儿或是他带过去的陪练或助教。因为范蠡也有楚国背景,所以大概越国方面接待剑术教练的人,就是范蠡。

越女剑阿青为何杀西施(越女剑两个女主角都不是越人)(4)

白公公才是越女剑的主角

不过,关于这位剑术教练被征召的时间,也有可能要晚一些,甚至有可能在白公胜在楚国作乱失败以后。白公胜作乱,时在鲁哀公十六年(楚惠王十年,即前479年,也是孔子去世那一年,墨子说孔子教导白公胜犯上作乱是胡扯,因为孔子离开楚国的时候,楚昭王还在人间),他失败以后,他的弟弟王孙燕,还带着自己的嫂子逃到了吴国的頯黄氏(今安徽宣城)。

此时,越灭吴的九年持久战(前482-前473年)已经开端,在越国偷袭吴都的时候(前482年),越国人击毙了夫差的太子友,但是趁着战事松了下来,年老的夫差色心又起了,派使者持金百镒、白璧一双的聘礼,去聘白公胜的遗孀。这女子却认为“弃义从欲者,污也。见利忘死者,贪也。”不愿意居吴夫人之高位。

《列女传》说吴王后来称她为“楚贞姬”,嘉奖其廉洁而诚信,这大概就是刘向为了紧扣女德主题而编出来的说法。考虑到頯黄氏之地邻近越国,恐怕是在此事以后,王孙燕看吴王都面临天大威胁了还色心不减,所以干脆带着嫂子投奔越国去了。

他是白公胜的弟弟,很有可能,越国的剑术教练,就是他本人或是白公胜余党中的一员,所以用了“白猿”来作代号。而“越女”倒依然可能是“白猿”的陪练,真实身份有可能是“白猿”的家眷,未必是白公胜的遗孀(当时可能已经三四十岁了,在那个年代已经不怎么受男人欢迎了)。

而越国也真的在白公胜失败后的那一年,在笠泽之战中再次大败吴军,在水战中,兵士们不像陆战那样需要摆阵型前进,而是以散兵形式,持短兵与敌人相接触,而当时的剑,也一般只有半臂长度,适合于短兵相接的战斗。越国能在笠泽之战这场战场水陆兼备的战役中击败吴军,可能楚国剑术教练也居功甚伟。但是由于教练的背景出自于大反贼白公胜,所以后来他的女助教的名声,反而超过了他这个师父。

越女剑阿青为何杀西施(越女剑两个女主角都不是越人)(5)

水陆攻战图鉴拓片

可见水战中战士多持戈与剑,甚至操舟之卒也腰悬短剑

吴越争霸之后的国际局势

3

好了,话题再回到《越女剑》这部小说上,小说里阿青与西施的缘分,只是借助于范蠡的形容,与在吴宫中的那次有点暴力的会见。要是按照我的逻辑,会怎么续写呢?

我其实感觉,这两个女子,虽然只是初次相识后就分开了,但她们之间的关系,倒是更像古墓派的莫愁龙女这对姐妹。

虽说《神雕侠侣》之中,莫愁姐姐在杨过上终南山的时候,就借着龙妹妹的名义搞事,后来更是为了争夺《玉女心经》,与她的师妹大打出手。不过在我看来,这对姐妹花,其实也是有真感情的。李莫愁为有人能真心爱龙女而为这个师妹感到幸福,也真心夸赞龙师妹的美貌。到了最后李莫愁在绝情谷葬身火窟的时候,龙师妹也是真心想救姐姐的。可以说,她们姐妹的区别,就是在于有没有得到真爱,前者因没有得到陆展元的心而走向偏激,后者则因为杨过,选择了不在古墓中做仙女,而是出山下凡尘,要是杨过也是花心大萝卜,这对姐妹,大概就会走上同一条道路了。

我个人不太喜欢“西施沉江”这种比较真实但又血腥冷酷的结局,也不喜欢《越绝书》交代的、被《越女剑》所暗示的、更被才子佳人文学多次摆弄过的——西施跟随范蠡的结局,反而比较喜欢我的老乡萧军在小说《吴越春秋史话》中的设计:

范蠡出了点路费,西施与故乡的恋人田和一起逃到了楚国。不过田和是萧军构造出来的人物,于史于传说均无载。按照今日流行的爽文的逻辑,与本人在前面根据史料的脑补内容,我就这样修改一下萧军的设计——“白猿”教练的女助教,在范蠡的赞助下,带着鲁国来的仙女西施小姐姐一起逃到了楚国,过上了两姐妹在一起的天国生活。

之所以这样写,而不是写成西施跟随范大夫,是因为历史上的范大夫可能也没有去做什么“陶朱公”而善终,而是和好哥们文种一起死了。

因为后来魏惠王曾经见过一位“陶朱之叟”询问计策,但那时候距离勾践灭吴已经100多年了;贾谊所作之《新书》当中记载“事济功成,范蠡负石而蹈五湖,大夫种系领谢室,渠如处车裂回泉。”足见范、文二人都是死于非命,《史记》中称范蠡的代号为“鸱夷子皮”,很有可能就是暗示范蠡也跟伍子胥一样,被装进皮袋里扔到长江里去了,虽说勾践还把范蠡的儿子封到了苦竹城延续后嗣。

越女剑阿青为何杀西施(越女剑两个女主角都不是越人)(6)

范蠡可能并非陶朱公,也没能与西施泛舟五湖

而是被勾践弄死了

勾践这么干,也并不仅是因为心胸褊狭,而是因为他在灭吴的同时也挖清了楚国人的心思。因为楚国在鲁哀公十九年(前476年)秋天派出叶公沈诸梁一路东征,打到了越国的大后方,滨海的三夷(今浙江宁波一带,该部族当为越国附庸),还接受了当地人送来的女子作为妻妾并与三夷人结盟。

虽说这是为了策应越国在同年春天假意伐吴的佯动以迷惑吴人,但又是结亲又是结盟,难道楚国人是要三夷人同时侍奉二主吗?这戏实在有点过火,勾践怎能不防?

彻底灭吴以后,越国又在瓜分吴国故土的问题上,与楚国产生了纠纷。当时,勾践志得意满,甚至还要向楚国借师挑战晋国。不过,楚国的老臣左史倚相倒是看出了越国实际上是病老虎,就劝说楚惠王:如今越国灭吴,怕是自己也损失不少,但是又要向我国求兵攻晋,只是为了显示自己威风还在没受什么损失,不如起兵攻越。

当时文种听到消息后,就劝勾践,我方损失也不小,不如我国先贿赂贿赂楚国吧。勾践就听从了建议,把“露山之阴五百里”的土地(今蚌埠到巢湖一带的土地,马王堆帛书《缪和》作“南巢至于北蕲,南北七百里”)割让给了楚国,这片土地还成为了倚相的封地。

大概这也使得勾践把外交工作转向了晋国与晋国的东方盟友鲁国。勾践在灭吴之后次年,派范蠡去秦淮河边筑冶城(南京的最初雏形)的目的,可能就一是为了保护吴国遗留的军工工业,二是为了防备楚国从江北的前哨阵地“棠邑”(今南京六合)袭击越国。《清华简·系年》也把勾践灭吴前后这通外交操作概括为“越王勾践克吴,越人因袭吴之与晋为好。”

大概,越王要杀范蠡文种二人,也是在向楚国示威,表示不愿意跟楚国一起混做朋友了,虽说此时的楚惠王还是勾践的外孙。

同一时代的中原诸侯,也逐步陷入了卿大夫在下收买人心,在上架空国君的下克上高潮之中,仔细一看,还真是楚国最太平,虽说楚国在从破郢战争和白公之乱中恢复过来以后,对从前那些江淮地区的附庸小国的策略变成了以灭国代替收服,但要是和后面晋国三家灭智氏、卫国数次内乱、齐国田氏嚣张跋扈、鲁国三桓架空国君“如小侯”比起来,楚国简直是太平极了。

所以姐妹俩要是去了楚国,怕是也碰不上什么坏人对她们动粗,自然,还是能找个好地方一起过远离夫差、勾践、鹿郢这些臭男人的生活的。

可能存在的问题,只有两个,一是女剑客的白公余党身份不能暴露,楚惠王十九年(前470年)楚国发生了“王子英奔秦”(王子英可能是昭王的兄弟,或是惠王的兄弟)事件,可能是白公之乱的残留影响,或许女剑客会受到一点影响;二是女剑客讲楚语,西施讲鲁语,怕是语言沟通上有问题,好在吴越语言相通,而且两姐妹都曾在吴越地区生活,可能她们之间对话,会讲吴越语吧。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