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小学数学低年级应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1)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四基"的要求,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重视。尤其针对数学方法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师都开展了较深入的实践研究。但是对于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很多教师还是比较困惑的。

南开大学的顾沛教授开展了大量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数学思想的渗透,应该是长期的、一贯的,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也完全可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确实如此,如分类思想,即是适用于各种科学研究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同时也是数学领域中,解决问题较常用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就应用较多。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感受、体会、理解,以致掌握这一数学思想方法。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多是显性的,而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则是隐性的。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知识背后的价值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想在教学中适时适当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自己首先要对数学思想方法建立正确的认识。理清小学数学知识中蕴含着哪些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思想的层次。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小学数学低年级应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2)

例如较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有三个:

1、抽象思想

2、推理思想

3、模型思想

这三个数学思想又演变,派生,发展出很多其他较低层次的数学思想。如:

与抽象有关的:符号化思想、分类思想、对应思想、集合思想;

与推理有关的:划归思想、变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与模型有关的:方程思想、函数思想、优化思想等等。

教师要以此认识为基础和前提,再对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将这些深埋在知识背后的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进而才能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实施。

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不能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而是需要通过在教学中长期的渗透和影响才能逐渐形成。

教师应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适时地体现思想方法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思想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