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奋斗精神 汇聚奋进力量编者按:7月27日,市直宣传文化系统举行学习《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正定足迹》等四部图书读书会,对于党员干部深刻理解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全景式感悟同志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激励鞭策各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更好担当作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报现对市直宣传文化系统学习《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正定足迹》等四部图书读书会的部分交流发言进行摘登,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获得真知?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获得真知(细微之处见真章)

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赓续奋斗精神 汇聚奋进力量

编者按:7月27日,市直宣传文化系统举行学习《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正定足迹》等四部图书读书会,对于党员干部深刻理解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全景式感悟同志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激励鞭策各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更好担当作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报现对市直宣传文化系统学习《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正定足迹》等四部图书读书会的部分交流发言进行摘登。

细微之处见真章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王身祥

在福建工作17年半,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在八闽大地这块充满激情的开放热土上,孜孜不倦,耕耘奋斗,亲自领导和推动了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福建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闽山闽水物华新——福建足迹》两本书多角度、全方位客观翔实记述了在福建工作期间,三进下党、七下晋江、深入基层,关心菜篮子、肉案子、米袋子,帮助群众挪穷窝、拔穷根,推行山海协作、谋划数字福建、推进国企改革、治理水土流失、保护三坊七巷、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点点滴滴都镌刻在八闽山水之中。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点一滴见初心。回味在福建的足迹往事,品读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如临其境、如闻人声、如沐春风。实践的历练、思想的成熟和人格的养成自然贯通,领袖的精神魅力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田,激发出心灵的震撼。掩卷沉思,让人感怀、催人奋进。

行于细微,毕见真情。百姓是同志最深的牵挂,到福建工作伊始,他便怀揣“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的信念,抱着“时时放心不下”的执着投入工作。第一次去屏南调研时,当地老百姓拿出艾叶蛋招待他——用艾草熬出的热乎乎的汤汁,冲进打散的生鸡蛋里,再加些白糖搅拌一下,这是当地招待贵客的“最高礼节”。工作人员担心喝不惯,连忙阻止。摆摆手说:“要是不喝,老百姓就觉得你是官,你和老百姓就有距离了。”他二话不说端起碗把艾叶蛋喝了下去,老百姓很高兴,一下子就和他熟络了起来。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骑着自行车来报到、蹲在地上就着开水吃午饭、好不容易洗个热水澡就特别满足、用老乡的“黑茶缸”喝水……凡此等等丰富的细节扑面而来,一位平民领袖的形象跃然纸上。

抓于细小,久久为功。1988年的冬天,带领工作队接连到宁德的九个县召开现场会。在霞浦县溪南镇午餐时,当地干部拿出水果和高档烟酒招待客人。一看到大约价值十元一包的高档烟,一向亲切待人的沉下了脸。他拿起烟,严肃地对在场的干部说:“这包烟,值老百姓多少个工分!”从溪南镇开始,后面各地都不再准备烟酒。同志在宁德工作时,严格限制公务接待标准,制定‘公务接待12条’,后来又进一步出台补充规定,称为‘宁德廉政17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狠狠刹住了地方不正之风。这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从细小抓起,从具体入手,取得显著成效,是一脉相承的。从其前后相沿的历史渊源和一以贯之的做法,不难发现治国理政思想中对地方工作期间实践的总结和提炼。

积于细末,累成伟业。在宁德,同志立足实际,倡导既要“弱鸟先飞”又要“滴水穿石”,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搞形象工程,而是深入调查研究,根据闽东实际提出“弱鸟先飞”的系统思路,指出宁德发展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要拿出锲而不舍的干劲。按照的倡导,当年宁德定下的许多目标,现在都成为现实。他调任福州时,人民日报有一篇“闽东脱离贫困线”的报道,他得知后表示:“我也坚信,‘亿万千百十,皆起于一’,闽东跨越了这一条‘贫困线’,若能继续卧薪尝胆,矢志如初,再接再厉,奋斗不息,必能彻底摆脱贫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的这些故事告诫我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干事创业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立足实际,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