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刊号​

“郧阳四六句”又名“花鼓子”,是鄂西北的民间锣鼓曲和灯歌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曲艺艺术形式,流传于鄂西北的郧阳、郧西、丹江口市、房县、竹山县、竹溪县、十堰市及与鄂西北接壤的河南、陕西两省边界地区。

十堰市郧县旅游景点(从古唱到今的郧阳)(1)

“四六句”源流无文字可考,但在鄂西北地区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曾被当地许多民间艺术所吸收利用。

一说,它是当地锣鼓曲。锣鼓曲分为“阴锣鼓”和“阳锣鼓”。阴锣鼓即“代尸歌”,低沉悲切,仅限用于丧事。“阳锣鼓”即“四六句”,欢乐风趣,多用于婚娶、祝寿、丰收喜庆及传统节日等场合,农村多以“地玩子”形式演唱。只因“代尸歌”和“四六句”有些长段子唱词能相互借用,故老艺人有“一树两枝”之说。

另一说,“四六句”系灯歌向曲艺的一种演变。据民间艺人王椿堂回忆说,明末清初,郧阳一带,民间花灯盛行,各地“灯会”組织甚多,有灯头(组织者)、灯班(民间文艺爱好者组织的队伍)、灯箱(演出时用的头盔、头面和服装)、灯会(每年春节正月十五、十六花灯集会)。一台花灯,演员多达百余人,表演形式有耍狮子、舞龙灯、蛤蚌精、双凤朝阳等,以吹打乐伴以表演。还有彩船、小推车、挑花篮等,演员边表演边唱“四六句”。

另有“高跷"抬妆”,演员扮演各种“故事”人物,有“桃园三结义”、“白蛇传”、“八仙过海”等,均属哑剧形式,扮演者不唱,只有少数人以当地民间表演形式“剪字股”在灯群中演唱。山区玩灯,有个习惯,常常在花灯热闹一阵子后,放下花灯通宵达旦地唱“四六句”,一种是由三人跳“剪字股”,边跳边唱。另一种坐唱,多是“本头”,有《梁祝记》、《金镯玉环记》、《七姐下凡》等。这个时期,郧阳贷二棚子戏也在蓬勃发展,“四六句”被吸收为“打腔”部分。由此看来食册四六句或由“锣鼓曲”发展而来,或由“灯歌演变,两种说法可以并存。

一九六二年,郧县文化馆曾搜集“四六句唱本五十多个,后在十年动乱中遗失。目前鄂西北仅有少数能演唱传统段子的民间艺人。

十堰市郧县旅游景点(从古唱到今的郧阳)(2)

解放后“四六句则不但完美地继承下来,而且有所发展。五十年代初,四六句”小演唱《教夫回头》六十年代初,郧县文化馆罗中流创作的《两姊妹》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群众欢迎。一九七九年湖北省业余文艺调演,郧阳代表队的“四六句《 丫丫和花花》(罗中流词)获创作一等奖和表演二等奖。一九八零年湖北省曲艺民歌调演,十堰市代表队的“四六句”《老刘进大楼》(林锦富词,王荣萱编曲并导演、郭贵恩主演)获创作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至今仍在流传。

"四六句”有一板四句和一板六句两种板式。故而"四六句”由此而得名。它的唱腔按风貌来划分,可分为"山腔”、"平腔”、"踏腔”,基本特点:节奏鲜明活泼,曲调淳朴流畅,叙事性突出兼具抒情性。演唱时以方言报字,语言朴素,说唱结合,小型灵活,具有浓郁的鄂西北风味,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文学句式主要是七字句,但为适应内容需要,常打破传统格式,可长可短,比较灵活。它与一般民歌、灯歌有别,与一般花鼓曲调也不相同。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它保留了锣鼓曲的欢快部分,在说唱中发展了叙事性抒情性相结合的曲艺特色,便于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四六句”的演唱形式,原本以坐唱为主,一班子人用鼓锣、钗、小锣、扛锣(又名马锣,抛起来打),边打边唱,一人为主,其他人轮流唱。随着说唱艺术的发展,“四六句”的文学句式结构、唱腔音乐、伴奏乐器和表演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文学句式结构方面,原来只有七字句的句式,后出现了五五、七五字的结构和一种不太规格的句式。在唱腔音乐方面,也根据内容的需要不但把“山腔”、“平腔”、“踏腔”混合运用,而且还吸收了当地“兄弟打腔”曲牌和地方曲种的旋律,丰富了唱腔。伴奏乐器,由原来的打击乐又增添了弦乐二胡、三弦、扬琴,还有唢呐,适当地减轻了打击乐音响,使之更富于说唱抒情。演唱形式发展为一、二个人领唱,分别扮演一个比较固定的角色,加上大家的伴唱和合唱以烘托气氛。也可以ー人演唱,乐队可上台或不上台。以上这些改革和发展,对于表演现代题材的节目,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十堰市郧县旅游景点(从古唱到今的郧阳)(3)

郧阳“四六句”在曲艺百花园中,可算是一棵老树上的“新花”,有待进一步的培育,使她开得更加艳丽夺目。

请加关注下期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