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雪白的神鹿,柔若无骨,欢欢蹦蹦,舞之蹈之,从南山飘逸而出,在开阔的原野山恣意嬉戏。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疫疬廓清,毒虫灭绝,万家乐康......

——《白鹿原》

白鹿原是陕西关中的一片清静之地,但菌菌总认为,它更像是人们心中期盼的一个太平盛世,又或者是构想出来的一个桃花源,那里的人们衣食无忧,无病无灾,一片祥和之气。

白鹿原电视剧拍得怎么样了 豆瓣9.1的白鹿原收视究竟输在哪(1)

对,今天菌菌就来说说这部一开播就遭停播,复播又收视不佳的《白鹿原》。

开播一天的《白鹿原》被停播,官方给出的回应是:为取得更好效果择机开播。

左等右等,《白鹿原》终于复播了,眼下我们看到的更好效果大概就是: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1分的《白鹿原》在收视上远远不及评分已掉至及格水准线以下的《欢乐颂2》。

白鹿原电视剧拍得怎么样了 豆瓣9.1的白鹿原收视究竟输在哪(2)

纳尼?这就是更好效果?菌菌表示不服啊!

坦白说,听说《白鹿原》要开播的时候,菌菌是小激动的,毕竟这部史诗级小说在国民心里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当年的电影从拍摄到上映就一直是业界话题,而今电视剧的播出在原著作者去世之后显得更加具有意义。

白鹿原电视剧拍得怎么样了 豆瓣9.1的白鹿原收视究竟输在哪(3)

而电视剧的容量显然比电影更适合装下这个故事,背后的故事也是令人感慨,2010年立项,6年筹拍制作,94位主演,400位幕后工作人员,4万群演,227天创作周期

绝对的良心制作,而亲鉴过十二集的菌菌也敢打包票说:《白鹿原》真心好剧。

是的,经过戏剧提炼和审核过的《白鹿原》注定没法完全视化,而且,原作者陈忠实先生也曾表示过,《白鹿原》不准搞影视,可面对着这样好题材的作品,影视工作者怎么能不动心?

【出版前,《白鹿原》在内部审读中,几乎被专家一致看好。1993年6月正式出版后,读者反应热烈,但因“意识形态倾向与情欲方面的大胆描述”,被禁止宣传。陈忠实表示:“当时,针对《白鹿原》有一个内部处理:不准搞影视,不准批评,不准说好或者不好。但留了一条活路,允许继续印刷。”】

原著里很多东西没法实现是意料中的事情,比如原小说一开篇就讲了主人公白嘉轩娶七房妻的过程,其中不乏一些房中秘事的描述,描写细致用词大胆,后面还有很多更赤裸更细节更声情并茂的描述。

白鹿原电视剧拍得怎么样了 豆瓣9.1的白鹿原收视究竟输在哪(4)

可是你想书中的这些描述都出现在电视里吗?想都不用想。

但即便是这样,也不妨碍《白鹿原》是现阶段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里最值得一看的好剧,因为好的作品不需要用情色暴力去讨好观众。

但好的作品真的需要观众用耐心用思想用情感去品鉴,如果你只是需要有一部剧来打发时间,那你还是选择友台正在热播的其他剧吧。

《白鹿原》虽然没有当下正炙手可热的那批流量小花小生出演,但这里面的94位主演没有一位是来混脸熟的,他们每一位都是抱着对演戏对艺术对文学的敬畏之心来的。

这是一部以电影的高标准来拍摄的电视剧,不同于一般IP剧改编,《白鹿原》是一部文学作品,“文学”的高门槛严格区分了普通IP小说的严肃性,因此整部剧在拍摄和制作上都保持了它的严谨性。

白鹿原电视剧拍得怎么样了 豆瓣9.1的白鹿原收视究竟输在哪(5)

不仅在演员挑选、服装道具、台词场景、拍摄剪辑上严谨,就连它的宣传推广都是严谨的:绝不为收视和点播量制造争议话题。

有争议才会有话题,《白鹿原》或许是因为太正了,没法在互联网上引发全民热议,同期热播的《欢乐颂2》就很会引导话题,关于“买房”、“处女情结”、“重男轻女”等社会话题,每一个都是来源于生活,且这里的每一个角色都能与现实中的人们一一对应,它击中了观众的现实痛点,因此引发热议。

年度现象大剧《人民的名义》也是如此,一开始以大话题“反腐”吸引观众,然后以“汉东天团”各位的神级演技圈粉无数。

深谙影视市场之道的制作团队不可能不明白“无话题不收视”的一般规律,但是他们似乎不太愿意把各种话题加诸于身,不然像“白鹿CP”完全可以借鉴当时“梅长苏靖王”的模式,又或者是后面出场的田小娥,她本身就是话题的集大成者啊。

白鹿原电视剧拍得怎么样了 豆瓣9.1的白鹿原收视究竟输在哪(6)

白鹿原电视剧拍得怎么样了 豆瓣9.1的白鹿原收视究竟输在哪(7)

“性”这个词还不够做文章的吗?

《白鹿原》的集体演技有了,但缺乏一个可供全民议论的现实话题。

家族恩怨?起农?种罂粟?革命?这些话题似乎离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有些远了,其实不然,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历史总是相似的”,如果你认真看了,你会发现,剧里很多人也能找到现实的对应,剧中的某些情节其实是在“以古鉴今”。

比如鹿子霖父子的装模作样,人前各种捧各种高风亮节,人后各种算计各种小心思,这样的人放在生活里又或是放在职场,以及主人公们人性的自私面,可以放在任何时代里。

白鹿原电视剧拍得怎么样了 豆瓣9.1的白鹿原收视究竟输在哪(8)

又比如剧中有一场重头戏:

白鹿村全体村民交农起事,村民由鹿三带头冲出原上交农具,以白嘉轩的三声铳子响为号令。

看过原著的人知道,书里并没有放铳子一说。剧里添了放铳子一出戏恰到好处,一方面增加了戏剧张力,一方面又蕴含了某种深意。

在后面的情节里,以黑娃、鹿兆鹏为首的白鹿村民又闹起了革命,但是得不到什么人响应,原著里鹿兆鹏对黑娃说:“黑娃你甭丧气,那不怪你。咱们白鹿村是原上最顽固的封建堡垒,知县亲自给挂过‘仁义白鹿村’的金匾。”

而剧里的这无中生有的“铳子”就是白鹿村顽固封建的体现。

白鹿原电视剧拍得怎么样了 豆瓣9.1的白鹿原收视究竟输在哪(9)

村民非得等到铳子响才能往前冲,一声两声不行,非得三声才行。

不怕前面有铜墙铁壁和枪林弹雨,怕的是身后有一群行尸走肉,因为人心里的那一堵“墙”厚过外面的千万倍。这样的场景你似曾相识吗?

所以,《白鹿原》并不是缺少话题,它只是连话题都表达得这样严谨,所以写意不仅仅是写出意境,还得写出隐喻、深意。

这样的一部品质剧,真心为它收视率和热度不敌某些话题剧而心疼,不多说了,强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