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鹦鹉很亲近人、很可爱,养起来也不麻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除了常见的猫狗,鹦鹉因其羽毛漂亮、能够学人说话,成为不少人青睐的宠物。然而鹦鹉的种类繁多,随意饲养有可能触犯法律。

5月28日,记者走访昆明市多个花鸟市场,发现除了常见的虎皮鹦鹉、玄凤鹦鹉、桃脸牡丹鹦鹉外,还出现了一些有专属“身份证”和脚环的鹦鹉。

一只带证的小太阳鹦鹉售价900元

在景星街花鸟市场,一名售卖鹦鹉的商家向记者展示了店内鹦鹉的“身份证”。在这张小卡片上,有鹦鹉的品种、编号、脚环号和一个二维码。卡片上印有“中国野生动物管理专用标识”字样及官方标识。

该商家表示,扫描卡片上的二维码,就能够对这只鹦鹉进行溯源。“包括它的出生年份、繁育单位、批准文件、批准机关、核发日期、核发单位,都能看到。”

收鹦鹉犯法吗(昆明市场上出现带)(1)

商家展示鹦鹉的“身份证”

“目前店内有现货的,只有小太阳鹦鹉,而且只有一只。”随后,该商家从恒温箱里拿出一只小太阳鹦鹉幼崽。他表示,店内出售的鹦鹉虽然有很多,但都是常见的虎皮、玄凤等,只有这一只小太阳有“身份证”,售价为900元。

据介绍,小太阳鹦鹉是绿颊锥尾鹦鹉的一个变种,又分为绿颊小太阳、黄边小太阳、肉桂小太阳等种类。其中,黄边小太阳鹦鹉也被称为暗色锥尾鹦鹉,是公认的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鹦鹉,体重一般在60—80克,个性调皮、活泼、好奇、亲近人,想在家中养鸟的人多半会选择小太阳鹦鹉。

收鹦鹉犯法吗(昆明市场上出现带)(2)

商家展示的小太阳鹦鹉

“你放心,购买这种有‘身份证’的鹦鹉绝对合法。”该商家表示,会向顾客提供鹦鹉的身份证,还会在鹦鹉的脚上套上脚环。“除了扫描二维码以外,你也可以去中国野生动物管理专用标识官网查询。”

鹦鹉“身份证”是什么,有什么用?

记者搜索公开报道发现,2021年4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关于妥善解决人工繁育鹦鹉有关问题的函》,在全国最大的观赏鹦鹉繁育基地河南商丘,全面铺开首批人工繁育鹦鹉佩戴“中国野生动物管理专用标识”试点工作。

函中明确,对我国没有野外自然分布、人工繁育的费氏牡丹鹦鹉、紫腹吸蜜鹦鹉、绿颊锥尾鹦鹉、和尚鹦鹉开展专用标识管理试点。在养殖户自愿前提下,可对确属人工繁育的、来源合法的上述鹦鹉,加载专用标识,凭标识销售、运输。

记者采访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工作人员得知,昆明目前并没有观赏鹦鹉人工繁育基地。那么,在昆明购买、饲养此类有“身份证”的鹦鹉,合法吗?

2022年3月14日,针对网民提出的“带证的小太阳鹦鹉在云南可以个人饲养吗”的问题,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在官网上进行了回复:

桃脸牡丹鹦鹉、虎皮鹦鹉、鸡尾鹦鹉3种动物未列入保护名录,不按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管理。除上述3种鹦鹉外,其他种类的鹦鹉均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管理,其人工繁育活动依法应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

鹦鹉标识试点工作由国家选点确定,虽然目前仅在河南省开展,但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文件精神,依法加载专用标识的鹦鹉作为宠物的,按利用行为加强监督管理。所以在全国范围内,个人通过合法途径购买加载专用标识的鹦鹉作为宠物的,不再办理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手续。

商家:担心销售有风险

尽管各级林草部门均作出了回应,但记者走访发现,在网络上,对有“身份证”的鹦鹉是否能够销售、购买、饲养,说法不一。例如,在淘宝搜索小太阳鹦鹉,会自动跳转到绿网计划的页面,该页面清楚地标明“国家有明确法律规定,禁止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禁止出售、收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而在京东则可以搜索到相关网店,且店内宣传图片上标注有“携带合法标识销售”的字样。

在线下市场,从商家到消费者,同样顾虑重重。

在上述有小太阳鹦鹉出售的店铺,记者询问老板,是否有同样被列入专用标识管理试点的和尚鹦鹉出售。老板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虽然目前政策已经放开,但是和尚鹦鹉的价位非常高,即使卖到3000元一只,商家也无法赚到钱。”

刘先生在园博花鸟市场开了一家专门售卖鹦鹉的店铺,已经有10多年,对于放宽费氏牡丹鹦鹉、紫腹吸蜜鹦鹉、绿颊锥尾鹦鹉、和尚鹦鹉销售的政策,他表示知晓而且非常支持。“但我们店里不会出售。毕竟这个政策没有完全下达给我们商户,卖这类鹦鹉的风险太大了。而且,有‘身份证’的鹦鹉价格偏高,很有可能卖不出去。”

也有部分店主对可以出售费氏牡丹鹦鹉、紫腹吸蜜鹦鹉、绿颊锥尾鹦鹉、和尚鹦鹉的事情毫不知情,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王女士表示,如果这些有“身份证”的鹦鹉大规模进入昆明市场,自己也会考虑售卖。

园博花鸟市场负责人张小姐则表示,对于商家出售何种鹦鹉、是否合法合规,管控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也不是专业人员,没有办法判断哪种鹦鹉可以卖、哪种不可以卖。市场管理方只能尽力配合森林公安对商户进行宣传。”

顾客:不认识的鹦鹉不敢买

刘先生是第二次来购买鹦鹉,“我‘入坑’才一年多,今天买了3只虎皮鹦鹉。”

在购买鹦鹉之前,刘先生对相关政策法规有一定了解,但并不全面。“我只知道目前市面上可以购买的是虎皮、玄凤和牡丹鹦鹉。”对于鹦鹉有“身份证”一事,他表示毫不知情,也从未在市场上见到过小太阳鹦鹉、和尚鹦鹉等种类。“即使老板向我推荐,对不认识的鹦鹉,我也不太敢买,怕违法。”

铃铛(化名)养了5年鹦鹉,从笼养发展到现在的手养,非常喜欢这些通人性的“小精灵”。“我会比较关注买卖和饲养鹦鹉的政策,看到河南那边能够人工养殖和尚鹦鹉和小太阳鹦鹉,觉得很开心,说明应该很快就能在昆明见到了。”她希望昆明能够大量引进这些有“身份证”的鹦鹉品种,毕竟,一般消费者更喜欢在线下进行宠物交易,能够看到实体,更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