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头的话

近几个月来,随着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的二次发掘,新发现的“祭祀坑”中已出土 160 余件带着独特历史韵味的黄金器物。它们褪去了时间的尘埃,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四五千年前的辉煌盛世。在众多珍贵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 5 号祭祀坑出土的一副黄金打造的面具。这半张面具宽约23厘米,高约28厘米,含金量为85%左右,其它金属含量大致在13% - 14%之间。这副面具与之前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雕塑的面部特征大致相同,宽阔的骨骼结构配上极大的眼眶。这次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成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神秘而灿烂的古蜀文化,也再次将中国的黄金历史向前回溯了数千年。其实,放眼整个世界,人见人爱的黄金,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见证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目睹着不同大陆、不同人种、不同文化群体的兴衰荣辱。无论在太阳般耀眼的古埃及,还是在被称为充满神秘色彩的四川广汉三星堆,象征着身份与权力的黄金,都伴随在一茬又一茬的王权贵族身边,注视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滴滴。民间收藏的一套12个古蜀文化四鸟奔日图案金箔,下方的外端直径分别为:8、8.5、9.5、9.6、10、11、11.5、12.5、13、14、15、15.5厘米。厚度均为0.02厘米。

古法黄金背后竟暗藏传世工艺(一套12个四鸟奔日图案金箔)(1)

图(12-1)一套12个古蜀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直径8厘米

古法黄金背后竟暗藏传世工艺(一套12个四鸟奔日图案金箔)(2)

图(12-2)一套12个古蜀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直径8.5厘米

一套12个古蜀文化四鸟奔日图案金箔构图图案为,外圈四只外观相同,等距分布的鸟。鸟的造型均鸟昂首,直尾、引颈展翅展,飞向圆形太阳。内层图案中心为一个没有边栏的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芒,芒呈细长獠牙状,外端尖。整个图案就是一个太阳的形状。圆形金箔表现出一种旋转的状态,与内圈十二芒弧的右旋,形成一种动态的互衬。据研究人员介绍,早在四五千年前,古蜀人便已经掌握了提炼黄金的方法,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的加工工艺有模印、压印、搥揲等几种。其中,搥揲的特点是金箔正面有沟,下面有凸起,仅单面有纹样则可能是压印。可以说古蜀先民是把黄金“玩”得炉火纯青的,使四五千年后的我们,感受到了更高层次的完美,从其精巧的工艺,可以窥见精巧的思维和精致的文化。

虽然我们并不能确切得知四鸟奔日图案金箔作器的本来面目,也不能知晓原器的用途,但我们一点也不会怀疑太阳神鸟金箔不仅喻义深邃,艺术构图也十分完美。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的制作,体现了古蜀时代所拥有的高超工艺水准,也记录了古蜀人的天文学灵感。

古法黄金背后竟暗藏传世工艺(一套12个四鸟奔日图案金箔)(3)

图(12-3)一套12个古蜀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直径9.5厘米。

古法黄金背后竟暗藏传世工艺(一套12个四鸟奔日图案金箔)(4)

图(12-4)一套12个古蜀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直径9.6厘米。

二,飞鸟展示古蜀人对神灵世界的无限向往

金乌,中国神话中的神鸟。古人认为,红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黑乌鸦蹲居在红日中央,周围是金光闪烁的"红光",故称"金乌"。而太阳之所以会日出现日落,则都是由于这只"金乌"负载着太阳活动的原因。因此,"金乌"也作为太阳的别名,称为"赤乌"。

古人认为,太阳以光和热温暖着大地,哺育万物茁壮成长,是天神的居所,人类的衣食住行均来自于太阳神的恩赐,对太阳神的崇拜成为天体崇拜的核心。然而大地万物只有鸟儿能够飞上蓝天,人们便将鸟儿作为沟通天界和人间的媒介神。于是,金乌负日的神话产生了。

飞鸟构成了古蜀人的精神观念,即对神灵世界的无限向往;同时也开启了流传甚久的蜀地神话传说的先河。古代历正(司历官)凤鸟氏的四属官。即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左传·昭公十七年》中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杜预注:“上四鸟皆历正之属官。”孔颖达疏:“分至启闭立四官,使主之。凤鸟氏为之长,故云:四鸟皆历正之属官也。”

古法黄金背后竟暗藏传世工艺(一套12个四鸟奔日图案金箔)(5)

图(12-5)一套12个古蜀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直径10厘米。

古法黄金背后竟暗藏传世工艺(一套12个四鸟奔日图案金箔)(6)

图(12-6)一套12个古蜀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直径11厘米。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汤谷上有扶木,其叶如芥。“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说的是神鸟背负着太阳在空中运行。《淮南子.精神训》中说:“日中有踆乌”。东汉张衡《灵宪》云:“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乌,像鸟而有三趾。”《山海经.大荒东经》中称:“帝俊(太阳)生中容,……使四鸟。”可以看出,鸟是太阳的使者和代表,而太阳也被看作是有生命的神鸟。所以,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的内层呈漩涡状的十二道光芒,是象征太阳的璀璨光芒。

我们可以在《山海经》中,看到"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淮南子·精神篇》中说,"日中有灵乌"。郭璞注解道,"中有三足乌"。也有多处关于帝俊之裔"使四鸟"的记述,如《大荒东经》中说,"有葛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晏龙……食黍,食兽,是使四鸟";"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大荒南经》中说"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等等。这些文字也进一步说明,这个时代的古蜀人是"崇鸟崇日"的。

古法黄金背后竟暗藏传世工艺(一套12个四鸟奔日图案金箔)(7)

图(12-7)一套12个古蜀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直径11.5厘米。

古法黄金背后竟暗藏传世工艺(一套12个四鸟奔日图案金箔)(8)

图(12-8)一套12个古蜀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直径12.5厘米。

据国家文物局资料介绍,四川成都金沙太阳神鸟图案又被称为"四鸟绕日"。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中心的太阳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古蜀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表达了古蜀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三,古蜀,一个崇尚黄金的国度

德国考古专家斯文德汉森在其写的一篇文章中说过,欧洲原始居民发明创造黄金制品时期,生产一盎司黄金需要多达10吨的材料。采矿、冶炼和加工金属,需要特殊的技能和大量的时间。因此,“第一批冶炼金属的工人,肯定是被视为巫师一般的人物。”

我们了解到古法炼金主要有选矿、碾矿、筛矿、搅拌、拉流、化火等工序。虽然每道工序都很重要,但是,更关键的是后面的工序。古法炼金拉流是将金子从矿石中分离出来,变成毛金,毛金纯度可达到五到六成。然后用酸料除去杂质,就可以进行火炼,一般都可得到9成黄金。

古法黄金背后竟暗藏传世工艺(一套12个四鸟奔日图案金箔)(9)

图(12-9)一套12个古蜀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直径13厘米。

古法黄金背后竟暗藏传世工艺(一套12个四鸟奔日图案金箔)(10)

图(12-10)一套12个古蜀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直径14厘米。

人类对黄金的追求总是越纯越好。从古蜀国三星堆出土的黄金权杖到黄金面罩,从太阳的化身到权势的标志,从古蜀国王的王冠到古蜀先民的首饰,从最古老的黄金崇拜到现代人的财富情结,从美好的寓意到爱情的象征,黄金就像一条金色的血脉,贯穿着古蜀国的整个历史。对黄金纯度、抗腐蚀和耐磨度的追求,使得古蜀国黄金艺术品的制作,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严格的标准。

细心的成都收藏人发现,古埃及人在制作黄金珠宝时,采用的图案工艺几乎都是浮雕、凸面纹。这两种工艺都是先将黄金捶打成厚度为 0.01 毫米左右的金片,并通过硬质簪子等工具的敲击,从金片的背面将整个图案塑造得栩栩如生。花纹细腻的金片再配上镶嵌的彩色宝石和烧纸的颜料,无论多少种色彩,都能在他们的巧妙设计下碰撞出令人惊艳的效果。

不知道四五千年前的古蜀国手工匠人,是不是和古埃及手工匠人达成了一致,民间收藏一套12个古蜀文化四鸟奔日图案金箔,在制作工艺上居然和古埃及的制作工艺十分类似。难道文化没落后的古埃及后裔们,不畏艰辛,翻山越岭来到古蜀国当起了珠宝制作老师?

近日,四川一个网名“才浅”的年轻人“,复原”黄金面具的视频在网络走红。他购买了价值20万元的500克黄金,花15天时间纯手工“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

古法黄金背后竟暗藏传世工艺(一套12个四鸟奔日图案金箔)(11)

图(12-11)一套12个古蜀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直径15厘米。

古法黄金背后竟暗藏传世工艺(一套12个四鸟奔日图案金箔)(12)

图(12-12)一套12个古蜀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直径15

一位记者写道,通过才浅的视频,我们可以切实感到匠人们手上的温度以及他们雕琢作品时闪闪发光的匠心。复原视频有两个细节令人动容。一是经历了上万次的煅烧和捶打,黄金依然丝毫无损、光彩夺目。不禁联想,在数千年前“那位工匠也一定被黄金的美丽耀眼所震撼过”。那一瞬间仿佛与古人心意相通。二是面具眼睛下方有一道褶皱无法消除,才浅尝试学习古人制作出波浪状的装饰纹路后发现褶皱神奇消失,突然领会到古时工匠的巧思和智慧。这既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也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振。

由此想到,神秘、瑰丽,蕴藏着解读古蜀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历史密码”,这是四鸟奔日图案金箔留给世人的深刻印象。我们通过四鸟奔日图案金箔,可以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古蜀文化不仅在中国考古界,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重要,它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文明的认识,也拓展了人们对世界古文明的看法。

流布在民间的一套12个古蜀文化四鸟奔日图案金箔,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它们穿过历史的沧桑,以其独特的造型萌化了无数现代人的心灵,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自信演绎得栩栩如生。它们在展示艺术美的同时兼具着历史的美感,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无不感到骄傲 。流布在民间的一套12个古蜀文化四鸟奔日图案金箔被打上了时代的印记,见证着朝代的更迭变化,铭刻着几千年前历史的印记;展现了古蜀时代的科技生产力水平,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情况,因而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