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名字的由来

关于猪八戒的由来(猪八戒)(1)

熟悉西游记的朋友们都知道,唐僧的二徒弟本体是猪,指猪为姓,观音赐法名猪悟能,之后唐僧赐名八戒,只因老猪在受观音点化之后,吃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唐僧听晓后就赐名八戒,那五荤三厌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在道教文化中,崇尚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修行者给人的感觉是非常逍遥自在的,饮食文化中,也制定了戒律,其中就有五荤三厌。

荤”在古代仅仅表示某些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香草类植物,《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荤,臭菜也”。佛教和道教干脆将它读作“熏”,荤菜就是熏人的臭菜,可见古人对它们的厌恶。在《本草纲目》中是这么描述的:“五荤即五辛,为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由此看出,所谓的荤,在古代并不是肉,道家以韭、薤xiè、蒜、芸薹tái、胡荽suī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gé葱为五荤”。

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认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涌幢小品》)。厌,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不过,这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

关于猪八戒的由来(猪八戒)(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