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丛芳瑶)8月30日,云观赏 云传播 数字技术让舞台艺术活起来——“新文艺新传播”分享会在京举办。北京京剧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民族乐团、北京皮影剧团、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北京演出公司、东剧文化、京都文化等多家文艺单位、民间艺术团以及文化推广机构代表到场参加。

“新文艺新传播”系列分享会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光明网策划执行。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主旨发言、经验分享以及圆桌论坛三大部分。

活动现场,光明网副总经理宋乐永在致辞中表示,举办“新文艺新传播”系列分享会,目的就是让更多院团、剧团的演职人员和宣传人员熟练掌握新媒体传播的技巧,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手段传播高雅艺术。当下,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学习方式和艺术呈现方式,将来更会改变艺术的创作方式。所以,文艺工作者要拥抱互联网,借用新媒体来推动舞台艺术的改变,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而努力。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研究员卢迪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淞主要从技术层面分享了新媒体给舞台艺术带来的影响。

文化云如何对接(云观赏云传播数字技术让舞台艺术活起来)(1)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研究员卢迪发言。光明网记者李毅成/摄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研究员卢迪以“融合观:5G时代的文艺数字化与数字文艺”为题进行演讲。她认为,当下发展出来的新技术、新媒体已经能应用于文化艺术的很多场景,如在创作、现场演出等环节,可以运用技术逼真还原布景,让表演与场景融合得更自然;还可应用于作品的推广营销及售票方式上,为推广宣传搭建更多平台和载体。总之,“万物皆媒体”,文艺单位要利用好各种资源与媒介,宣传好文艺作品。

文化云如何对接(云观赏云传播数字技术让舞台艺术活起来)(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淞发言。光明网记者 李毅成/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淞则以“中国传统戏剧、戏曲的影视化传播”为例,提出目前所遇到的三大机遇和三大挑战。他认为“戏曲、戏剧的传播依然需要将厚重的专业内容进行通俗化、趣味化、浓缩化和简约化的传播。”而这更需要利用好各类新媒体平台,以及当下人们所熟悉和接受的观看习惯和传播媒介,让更多年轻人能够拥抱传统戏曲,让这类传统艺术真正走进百姓心中。

文化云如何对接(云观赏云传播数字技术让舞台艺术活起来)(3)

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朱甲发言。光明网记者 李毅成/摄

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朱甲、中国木偶艺术剧院院长赵永庄、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实践中心推广交流负责人张昊、分别针对各自艺术领域,分享了近两年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艺术文化的经验。新浪微博副总编辑汪抒也从当下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入手,为各院团在新媒体平台传播艺术作品建言献策。

文化云如何对接(云观赏云传播数字技术让舞台艺术活起来)(4)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院长赵永庄发言。光明网记者 李毅成/摄

文化云如何对接(云观赏云传播数字技术让舞台艺术活起来)(5)

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实践中心推广交流负责人张昊发言。光明网记者 李毅成/摄

文化云如何对接(云观赏云传播数字技术让舞台艺术活起来)(6)

新浪微博副总编辑汪抒发言。光明网记者 李毅成/摄

朱甲副院长分享了自己对于“新媒体时代如何传播高雅艺术”的几点思考,他认为,院团要拓宽思路,将线上播出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线上演艺这种业态持续发展,要调整思路、研究对策、科学谋划,为开创演艺新时代提供思路和帮助;赵永庄院长分享了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运用抖音直播进行网络售票的成功案例,同时也强调了,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经典作品,才是院团的首要任务和立身之本;张昊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人民而舞”展播展演,以及北舞与河南卫视、B站合作的“舞千年”等系列,认为要突破“镜框式舞台”的局限性,在内容上融入更多文化知识,在形式上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汪抒则建议,新媒体平台具有高互动性的特点,各院团要根据自己的舞台艺术特点选取更适合自己的展示方式,在保证互动的同时保留自身舞台艺术的特色和精髓。

文化云如何对接(云观赏云传播数字技术让舞台艺术活起来)(7)

圆桌论坛。光明网记者 李毅成/摄

在最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研究员卢迪、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实践中心推广交流负责人张昊、思享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王敏慧以“新时代如何做好舞台艺术的新媒体传播”为题分别展开讨论。

文化云如何对接(云观赏云传播数字技术让舞台艺术活起来)(8)

思享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王敏慧发言。光明网记者 李毅成/摄

其中,王敏慧副总裁着重分享了直播平台“如何与舞台艺术有机结合实现多方共赢”的经验。她认为,目前直播与舞台艺术的结合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但其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网络直播会破坏舞台艺术的在场感、经济变现困难、优质内容定向推送受阻等,这些都需要平台与院团时刻保持联动,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渴望,真正以他们的需求为本,与时俱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艺作品。

文化云如何对接(云观赏云传播数字技术让舞台艺术活起来)(9)

新派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陈霈然在现场表演。光明网记者李毅成/摄

活动当天,新派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陈霈然在现场表演了《黄梅飘香》,赢得在场嘉宾的称赞。

文化云如何对接(云观赏云传播数字技术让舞台艺术活起来)(10)

多家文艺团体到场参加。光明网记者 李毅成/摄

文化云如何对接(云观赏云传播数字技术让舞台艺术活起来)(11)

多家文艺团体到场参加。光明网记者 李毅成/摄

据悉,“新文艺、新传播”系列分享会是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之一。作为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场分享会,分别从“短视频直播”“新媒体账号运营”“5G时代新媒体应用”“融媒体时代优秀演艺内容的新舞台、新票房、新观众”等角度探讨当下文艺团体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帮助更多文化领域从业者找到新思路。

来源: 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