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煜 杨迪 记者 付玉成,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国网山东滨州电力?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国网山东滨州电力(国网滨州供电公司荣获)

国网山东滨州电力

通讯员 张煜 杨迪 记者 付玉成

近日,国网滨州供电公司收到“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组委会通知,该公司报送的可持续性管理实践“电力大数据,让臭氧污染监控更精准、更高效”获得“金钥匙·荣誉奖”资格,并受邀参加晋级赛。

2022“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自6月28日正式开启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踊跃响应,显示出了中国企业积极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成果。国网滨州供电公司认真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积极参加金钥匙中国行动,提交报送了自身在“礼遇自然”领域的有益实践。

2022年以来,为助力臭氧污染严重、监管覆盖面不足、排查效率较低等问题解决,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充分发挥海量电力数据优势,与山东省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合作,研发“电力 环保”监控技术,通过关联公司内部系统电力数据,构建全国首个臭氧监测电力指数体系,实现了对全省重污染企业停限产在线监测。

臭氧监测电力指数体系基于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的环保数据和供电公司内部系统采集的电力数据,分析企业用电数据与近地臭氧污染物的关系。将臭氧前体物(NOx、VOCs)的监测数据与排污企业用电数据进行关联挖掘,选用臭氧前体物(NOx、VOCs)单位电量排放、企业生产用电活跃、企业错峰生产执行评价等三项指标,创新构建全国首个臭氧监测电力指数体系,根据违规生产系统告警等级实时反应重污染企业错峰生产的执行情况,并结合环保执法人员线上反馈的预警结果不断进行模型优化迭代,告警准确率达90%,为臭氧污染指标装上“电鼻子”,推动违法生产由“地毯式排查”向“精准式打击”转变。

开发“电力 环保”臭氧污染监控分析系统,提升各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监管效益,推动行政资源由“摊薄弱化”向“集约高效”转变。将臭氧及其前体物(氮氧化物为主)与污染企业用电数据进行关联,从地理区域和污染企业两个视角,按照历史分析、实时监控和提前预测等三个维度,构建重点信息整体监控、企业监测、综合分析、线上自定义报告报表等四大核心应用功能模块,实现对企业的生产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全面掌握各市县工业用电变化和错峰生产总体执行情况,快速定位未执行应急响应标准的重污染企业,减少环保部门的现场执法检查次数,提升工作效率。

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滨州市环保局深化数据共享,形成省市两级政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臭氧污染监测项目管理从“集而不团”向“合作共赢”转变。“电力 环保”臭氧污染监控分析系统率先在滨州市内运行,获得市生态环境厅的肯定;随后在山东省内推广应用,协助省生态环境厅发现和处置了一批传统方式不能及时“看到、管到、治到”的违规生产行为,实现省生态环境厅对重污染企业“一企一策”的管控要求。目前,优化后的模型已实现山东省内16地市全覆盖,并部署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向国家生态环境部提供服务。

下一步,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将持续拓展电力大数据应用,深入践行绿色和谐发展可持续性管理实践,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助力能源结构调整、服务“双碳”战略落地等方面积极输出电力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