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被迫”和妈妈一起看《看了又看》的朋友在哪里?

作为央视当年引进、译制的长篇韩剧,《看了又看》和稍后一些的《人鱼小姐》,可以并尊为那一代年轻人的“韩剧开蒙鼻祖”。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1)

一百七十集的篇幅,长达3个月的播放跨度,和并未因此被“吓退”的庞大观众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在如今看来几乎难以想象的“耐力考验”,恰恰证明了当年的韩剧“经典”之所在。

时隔二十年,重看这部剧,我有了和当年截然不同的感受。

而当年对银珠这个角色怀有的“同情之心”,也开始变得更加更加复杂。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2)

首先,银珠是谁?

贫寒之门郑家的二女儿,医院的护士,后来嫁给了“上流阶层”朴家的长公子朴基正。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3)

那么,为什么说银珠“缺爱”呢?

因为她作为家中的第二个孩子,从小被妈妈送到乡下的奶奶家。读书时回到妈妈身边,发现妈妈的爱已经全部分给了姐姐金珠和弟弟明元。尤其是对家中的长女金珠,妈妈几乎给予了这个家庭所能给予的一切——

最好的教育资源,让她去读国文研究生;

最大程度的物质满足,让她穿名牌、戴名牌;

同时也对金珠抱有最高的期待——毕业后发表小说,争取一举夺魁,再嫁给一个“金龟婿”。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4)

郑银珠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长大,她努力、勤奋,试图通过表现自己的能力,来获得母亲的关注,却很不幸,总是以失望而告终。

在失望、愤怒的情绪中长大的银珠,养成了好强、多疑的性格。这种性格底色,直接影响了她日后的生活。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5)

我记得很清楚的一幕,是银珠的母亲在知道了女儿在和检察官交往后,给她抓了一副补药。

这在银珠看来,简直是莫大的幸福。

于是在和朴基正见面时,故意问他,我身上是不是有药味?

怎么,你身体不舒服吗?

不是,是妈妈给我抓补药了。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6)

这句话我听到之后格外动容。

一个缺少关爱的人,当你给她一点点,她以为就是整个世界。

当银珠感受到,找一个优秀的男朋友,除去能为自己“扬眉吐气”以外,还能获得久违的,母亲的关注,她怎么可能还会放弃?

她牢牢抓住这个男人,就等于抓住了她渴望已久的母爱。

郑银珠最爱的,始终都是她的妈妈;

而她心中最恨的,也始终是她的妈妈。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7)

因为个人条件和家庭条件的悬殊,朴家反对郑银珠和朴基正的婚事。

于是郑银珠开始“努力”。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8)

她怎么努力?

擅自决定到朴家,和朴家的母亲和奶奶“培养感情”;

在不被认可的情况下直接改称呼,唤“爸爸、妈妈”;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9)

去朴家做饭,展现自己的厨艺;

讨好奶奶,找一个能为自己撑腰的人。

在私下约见朴家的父亲时,这位父亲善意提醒了银珠:

你做得太过,反而会让人反感。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10)

啥意思?

过犹不及。

有时候我在想,郑银珠算一个“聪明人”吗?

如果她足够聪明,为什么总是做出让人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行为?

她的目的明确、行动力超强,还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忍耐力,但她最致命的弱点,恰恰是“用力过猛”。

有人在网上问,郑银珠和薛宝钗是不是很像?

圆滑、世故,懂得曲意逢迎,但她却远没有薛宝钗聪明。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11)

郑银珠从来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在她看来,唯有努力这一条路。

她对待周遭的所有人,都是她与母亲较量的一个切面。

母亲从不给她回应,所以她“永远努力”。

努力的郑银珠,始终没有放过别人,也没有放过自己。

在朴家一致同意让他们结婚后单过的情况下,她仍然坚持和公婆住在一起。

在公婆都同意找一个保姆的情况下,她依然我行我素,要求对家务一窍不通的姐姐和自己共同分担。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12)

她从来不说委屈,即便是身体不适吃了感冒药,不小心错过了时间,将牛尾汤煮糊,被婆婆训斥的情况下,她都从来不辩解。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13)

婆婆怎么说她?

你只会说对不起,为什么不辩解?难道你心里就没有把我们当成一家人吗?

银珠的可怜,在于她不得已选择的“多面”,更在于她无法与人真正亲近。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14)

银珠值得同情吗?

当然。她一切行为模式,都可以在原生家庭中找到源头。

但你会希望拥有银珠这样的朋友吗?

或许不会。

因为,她的努力,让人实在太累了。

银珠终于不要干家务了(时隔20年重看看了又看)(15)

作者其他文章:

16年后重看《人鱼小姐》:为什么雅俐瑛一定是死亡的结局?

为什么“凡人”李公甫,才是《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第一男神”?

不喜欢《新白娘子传奇》中的李碧莲?怪你当时太年轻

为什么《新白娘子传奇》里的“小妖”采因,会让人“忘不了”?

《西游记续集》“不好看”?21年后重看,才发现并没有这么简单


关注“平分往事”,换个方式看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