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开始,姜姜(化名)一上课就睡觉,笑就晕倒……23岁的她在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被诊断为发作性睡眠,直到来到深圳工作她终于知道自己被上述奇怪行为困扰的真正原因,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发作性睡眠有什么特征?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发作性睡眠有什么特征(发作性睡眠---这种病听说过吗)

发作性睡眠有什么特征

从初中开始,姜姜(化名)一上课就睡觉,笑就晕倒。……23岁的她在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被诊断为发作性睡眠,直到来到深圳工作。她终于知道自己被上述奇怪行为困扰的真正原因。

发作性睡眠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每1万人中只有2-6人。由于该病易被误诊和误治,高峰发病年龄为8-20岁。因此,一旦青少年患有发作性睡眠,很容易造成长期的伤害和麻烦。

上课睡觉被老师赶出去,晚上满脑子都是走马灯的幻觉

8岁时,姜姜发现眼睛有葡萄膜炎。由于长期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她开始发胖,容易困倦。她的家人一直认为她经常困倦是药物的副作用,并不太在意。

在初二,姜姜经常在课堂上不自觉地睡着。因为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很少阻止她上课睡觉。然而,到了高中,她白天睡觉缺课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严重下降。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让姜姜站在课堂上,让姜姜坐在第一排,让同桌不时提醒,但没有办法阻止姜姜的睡意。在课堂上,她经常意识到自己睡着了。有的老师放弃了努力,有的老师觉得姜姜态度不好、屡教不改,甚至把她赶出教室。

姜江回忆说,在高中时,他经常在白天被责骂,在晚上受苦。他睡觉前很容易产生幻觉。各种各样的照片不断出现在他面前,就像走马灯一样。他经常在半夜被噩梦惊醒。因此,她只敢在宿舍开灯时睡觉。她必须把台灯拖进床上。如果她在半夜醒来,她会很快开灯。

此外,姜江不敢笑。初中的时候和朋友去看电影的时候,因为笑得太开心,当场晕倒了。之后突然晕倒了好几次,姜江发现都和笑和情绪激动有关。所以她不敢笑,总是超级淡定。

由于压力太大,姜姜与父母讨论,高中辍学一年,虽然坚持治疗,但没有效果。多年来,我在家里花了很多钱去看医生和吃药。姜姜唯一的希望是长大后工作赚钱,然后去大城市检查,找出原因。

大学毕业后,她来到深圳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预约了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让医生检查她的睡眠。没想到,她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原因。

平均睡眠潜伏期为5.3分钟,最短0.8分钟

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黄若兰在仔细询问症状和病史后告诉姜江,她的情况可能不是因为药物或葡萄膜炎,而是因为发作性睡眠。还要鉴别癫痫。为了找到证据,需要进行多导睡眠监测 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多导睡眠监测是评价睡眠障碍相关疾病的黄金标准,是在睡眠监测室应用多导睡眠仪持续同步收集、记录和分析多种睡眠生理参数和病理事件的检查技术。

姜江听从医生的建议,花了一天时间完成了检查。结果表明,在五次小睡实验中,她在8分钟内睡了四次。平均睡眠潜伏期(从关灯到睡觉)只有2.8分钟。最短的一次,她只用了0.8分钟和48秒就睡着了。

黄医生告诉她,这种第二次睡眠是发作性睡眠的典型表现。笑或情绪兴奋后突然倒下也是典型的发作形式之一。正常人从躺在床上到睡觉的平均时间是10-30分钟。如果睡眠时间太短,经常在8分钟内睡觉,排除睡眠不足,需要请专业人士进行鉴定。

医生让姜姜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做颅脑磁共振扫描,无明显异常。腰椎穿刺,提取脑脊液送北京发作性睡眠研究中心检测。结果:她的下丘脑分泌物(HCRT1)明显下降,HLA-DQB有基因突变。

这个相关基因HLA-DQB1是睡眠觉醒调节的关键,类似于睡眠觉醒开关,基因突变相当于开关有点故障。开关故障意味着不仅白天不醒来,晚上也睡不好,如频繁醒来、做梦、睡前幻觉等。

事实是,姜姜被诊断为发作性睡眠。据了解,该疾病可能会影响生活,主要的治疗方案是,如果突然发作,药物可以控制;白天嗜睡也可以尝试减少部分,但药物的使用是有限的。一般的治疗方法包括注意改善夜间睡眠,在适当的环境中小睡,避免过度的情绪兴奋。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免疫治疗可能会给发作性睡眠带来治疗曙光。

每1万人中约有2-6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为8-20岁

据报道,发作性睡眠的发病率约为2-6/1万,每1万人中约有2-6名发作性睡眠患者,其中高峰发病率为8-20岁,是儿童青少年学习的阶段。发作性睡眠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日间过度嗜睡、情绪兴奋、睡前幻觉和睡眠瘫痪(通常被称为鬼压床,大脑已经醒来,但身体仍不能移动,通常可以自行缓解)。其它症状包括体重异常增加、夜间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和性早熟。

2021年,斯坦福大学公布了美国发作性睡眠登记的最新结果。虽然该病的第一次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但平均医疗年龄为26.4岁,平均诊断年龄为30.1岁。59%的病人有误诊,29%的病人经过五次以上的医疗诊断。儿童发病率较高,第一次就医到诊断的平均年限为4.5年。这表明发作性睡眠仍然是一种容易被误诊和误治的疾病,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发作性睡眠诊断的临床标准主要是症状、多导性睡眠监测和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的结果,对公交司机、飞行员等公关安全相关职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分类这一诊断,需要收集脑脊液进行下丘脑分泌素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