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说起86版西游记,最先映入你脑海中的是什么?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英武身姿?还是懒惰又俏皮肥头大耳的八戒?是任劳任怨,永远把“大师兄说得对啊”挂在嘴边的沙和尚?还是有些死板古董却一心向佛的师父三藏呢?是天宫之上万家仙佛?还是地上各色魑魅魍魉?是蒋大为浑厚的《敢问路在何方》?是一听便知猴哥到的《云宫迅音》?还是那悠扬婉转情意绵绵的《女儿情》?

这部西游记从1986年播出以来,便被奉为经典,30多年来几千次的重播,每逢寒暑假必会再次登上银幕,诉说师徒四人波澜起伏的取经历程,它老少咸宜,是无数人心中的名著,堪称真正的“神剧”。

在六小龄童的精湛演绎下,这一版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成为人们心中的模版,后来的孙悟空形象,或多或少都会不自觉地拿来与之对比。从人物的塑造,到“服化道”的设计,从故事的讲述,到音乐的编作,86版西游记可以说是“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流行音乐经久不衰歌词完整版(在无歌词不叫歌)(1)

“丢丢丢!登登登登登登登登~”

无需音乐响起,仅仅是一段拟声词便足以让人想起这段熟悉的旋律,随之而来的是猴王问世一跃飞天的经典镜头,这便是电视剧的片头曲《云宫迅音》。说起这首曲子,距今已有30多年,如今听来依然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首同样被称为“神曲”的片头曲,其创作之路说来也有一段颇为曲折的故事。

许镜清,这个名字如果不是当今如此发达的网络时代,恐怕许多观众依然对他十分陌生。国家一级作曲家许镜清就是《云宫迅音》的创作人。1985年的春天,距离《西游记》与观众见面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许镜清接到杨洁导演的通知,要求换掉原有的片头曲,另外新作一首曲子,这才有了这曲传世之作。

流行音乐经久不衰歌词完整版(在无歌词不叫歌)(2)

《西游记》主题宏大,故事跌宕曲折,人物繁多又具不相同,接到这个任务的许镜清一开始颇感“头秃”,一连几天竟是一个音符也作不出来。说起来,艺术源于生活,经典总在不经意间成就。一伙民工恰巧从许老窗边经过,他们敲击饭盒哼着小曲,这简单粗俗的曲调却是给了许镜清重要的灵感。这一声“丢丢丢!登登登登登登登登~”便开启了经典的序幕!后来,在对许老的采访节目中,有人问起这首曲子的创作历程时,许老还风趣的说是自己“瞎写的”。

流行音乐经久不衰歌词完整版(在无歌词不叫歌)(3)

许镜清

《云宫迅音》这个名字本不是许镜清本人所命名,这首曲子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只是简单的叫做“西游记序曲”,《云宫迅音》这个文雅又符合意境的名字是后来的网友所起,而且也得到了作者本人的认可。

《云宫迅音》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录音机、广播、电视、电影等在今天看来的传统媒体,那时才刚刚开始普及,人们得以从这些媒体中,获得来自海内外更广阔的信息内容。

流行音乐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在中国大陆出现并渐渐进入万户千家港台歌曲源源不断地输入内地,来自电视剧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孩子,这是你的家》,改编自日本歌曲的流行曲《千千阙歌》、《漫步人生路》、《缘尽》等等至今依然经久不衰。而内地歌手流行歌曲的创作同样遍地开花,《在希望的田野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抒情歌曲是这一时期内地的创作主流。

流行音乐经久不衰歌词完整版(在无歌词不叫歌)(4)

邓丽君

80年代的流行音乐节奏明快,旋律流畅,轻松活泼,抒情优美,富有活力,充满Disco风格,其配器大多为电声,鼓点的变化也十分丰富。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变化,在流行音乐中得到体现,这一时期的内地流行音乐以抒情歌曲为主,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新的时代气息与风格特点。流行音乐的广为流传,不仅震撼了整个社会,更激起音乐界的激烈争论。

这场争论围绕流行音乐是否应在内地的占有一席之地这个话题展开,主要分为两派:一派对流行音乐持肯定态度。其中,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教授,著名音乐理论家,教育家谭冰若先生认为:“流行音乐并不是面目狰狞的群妖勐兽,它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音乐潮流,它已赢得了较为广泛的听众,成为深受人民群众所喜爱的音乐形式。各种音乐都应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流行音乐经久不衰歌词完整版(在无歌词不叫歌)(5)

毛阿敏

而另一派对流行音乐在大陆的发展持否定态度,这一派认为:“流行音乐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如果说,酒吧间音乐或所谓‘流行曲’,在资本主义社会酒吧间流行,那倒确实‘有其合理的因素’,‘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把这些东西搬上社会主义音乐舞台,却是个问题”

从今天看来,或许当时的否定观点对流行音乐的在内地发展的看法颇有意识形态化之感,让人不免觉得有些“上纲上线”。时至今日,在时间的考验下,流行音乐的发展是符合中国大陆的时代发展潮流的。

流行音乐经久不衰歌词完整版(在无歌词不叫歌)(6)

张国荣

在那个流行音乐百花齐放的年代,在“没有歌词就不叫歌”的时代,《云宫迅音》是一首前无古人,至今未有来者,开创时代先河,又引领时代潮流的作品。当人们还在争论流行音乐是否应该在大陆发展的时候,许镜清大胆地将传统民乐与电声乐器结合到了一起,而这种结合,至今音乐界仍未有突破性的发展。西游记音乐组还在极大的压力下,使用了电子乐合成器这一在当时无人敢明目张胆使用的器材,具有很强的开创性意义。

《云宫迅音》应杨洁导演的要求,曲长只有短短的两分四十秒,其旋律跌宕起伏,大气磅礴,收放自如,层次鲜明,且编曲考究,凸显主题。曲中巧妙结合电子乐、打击乐、中国民乐、交响乐,无词人声等,混合搭配却又自然流畅。

流行音乐经久不衰歌词完整版(在无歌词不叫歌)(7)

曲子开篇即是电子乐的铺陈,紧随其后一声经典的“丢丢丢~”,便是电子打击乐,低音电贝斯的组合,猴王出世的镜头与其完美配合。这段短短20几秒的旋律之后,传统民乐开始逐一出现,直到三十七秒进入高潮,这段旋律大气磅礴,强而有力,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不屈意志,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仿佛大圣在与众妖魔拼斗。无词女声的出现,旋律十分动听,充满“仙气”。磅礴的旋律与女声的交替营造出起起伏伏的跌宕感,结尾部分更是变得迷幻诡谲,又立即戛然而止,所有乐器万千归一,独以竖琴结尾,正可谓是“九九数完魔灭尽,功成行满终成真。”

流行音乐经久不衰歌词完整版(在无歌词不叫歌)(8)

这首曲子可以说“高度概括”了师徒五人整个取经之路。神魔,仙佛,斗争,艰辛,宗教,歌舞,幽默等等,取经路上的所有似乎都尽在曲中,作曲者的用心可见一斑。

三十多年来,作者本人却相对低调许多。许老一生清贫,为人谦虚、真诚。《西游记》中的歌曲广为传唱,本应产生巨大的版权费用,然而许镜清却并没有得到这不菲的版权费。《猪八戒背媳妇》是我们所熟知的插曲之一,当年被制作为手机彩铃创造了巨大价值,而许镜清所获得的版权费平均一家网站却只给200元,甚至有一家更是只支付了2.7元钱。蒋大为演唱的《敢问路在何方》,让他名声更上一层楼,动辄出场费以万计,而作曲许老却无人知晓。

流行音乐经久不衰歌词完整版(在无歌词不叫歌)(9)

从《西游记》播出以来许老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举办一场《西游记》专场音乐会,多年来困于经济原因,始终未能如愿。年逾古稀的许老,愈发渴望实现自己这一梦想,后来在雪村的建议下,许老在微博发出一段心酸的求助:“我想开一场个人作品音乐会,不知怎么办?我一生低调,不登大雅,不善交际,无人问津。百余部影视音乐,乐队作品,新老版《西游记》作曲。常暗自悲叹不知天下谁肯助我,何日能了此心愿。”

求助发出后,许多西游粉丝表示了支持,最终众筹到经费400余万元。2016年,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两场《西游记主题音乐》,许镜清多年来的梦想终于成真!开场一曲5分钟的《云宫迅音》汹涌澎湃,正式开启这场演唱会的大幕。为这场演唱会,许镜清付出许多,无论是辛苦多年的积蓄,还是为了给观众更好的观听效果,耗费数月修改乐曲,许镜清都无怨无悔。

流行音乐经久不衰歌词完整版(在无歌词不叫歌)(10)

然而,当音乐会正式开始的时候,他却躲进化妆室,“没敢看一眼自己的音乐会”。梦想成真的一刻,心中是紧张的,忐忑的,更是幸福的,美好的。许老为了这场音乐会多年来尝遍辛酸苦辣,这一晚五味杂陈融在心中,回到家中,关起房门,70岁的老人竟是嚎啕大哭。和《西游记》一样,这场演唱会正是许老历尽八十一难最终修得的正果。

流行音乐经久不衰歌词完整版(在无歌词不叫歌)(11)

《云宫迅音》作为86版西游记的片头曲,是开启经典的起点而不是终点。电视剧中《敢问路在何方》、《女儿情》、《相见难别亦难》等歌曲,都是口口传唱的经典佳作。许老曾在课堂中这样说过:“歌为心之声,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表达感情,心中明白给谁唱歌,才能表情达意,声情并茂。”许老为《西游记》所作的上百首配乐,是这部经典走上神坛不可或缺的重要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