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开封,没有登上过古城墙,就不算来过。从战国时代的魏都大梁城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在此建造过城池。于是,城墙也成为了了解开封千年历史的最佳途径。

通往大梁门的城墙下,有着一个古马道遗址博物馆。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要在此特意建一座关于马道的博物馆。殊不知,这里的一砖一土,都是历史的见证人。肉眼清晰可见的三层马道,是开封唯一能直接看到城摞城奇观的历史遗存。

开封城墙所有城门讲解(三层马道压一块儿)(1)


开封城墙所有城门讲解(三层马道压一块儿)(2)


开封城墙所有城门讲解(三层马道压一块儿)(3)


古代的城楼两侧,都会建有两个斜坡。既可以供士兵登楼,也可以供车马通行。士兵走的是阶梯状的楼梯,而马走的则是如搓衣板般的斜坡,这,就是马道。建造成礓擦的形式,既能防滑,也便于排水,可见当初费了不少脑筋。

三层马道的间隔非常清晰,裸露在外的城砖也显示着它的使用程度。最底部的一层砖面几乎被磨得非常圆滑,可见已经使用了许久。第二层的则棱角分明,几乎看不出磨损的痕迹。最上面一层也是离我们时代最近的一层,城砖也是有些磨损破碎。异于其他两层的第二层马道建于1840年,而在一年后黄河大洪水就将整个开封城所淹没,马道也被泥沙所埋没在地表以下。洪水退去后,在原有马道2米的泥土之上,建了第三层。

不管是三层马道的形态,还是他们背后的历史,其实都是开封城叠城的缩影。“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这是曾经流传在开封民间的一个传说,而如今在马道面前,早已成为了真正的历史。

开封城墙所有城门讲解(三层马道压一块儿)(4)


开封城墙所有城门讲解(三层马道压一块儿)(5)


开封城墙所有城门讲解(三层马道压一块儿)(6)


踏上开封的古城墙,站在巍峨的大梁门城楼前,谁能想到,脚下十多米的距离,竟然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它们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大梁城,代表着开封2200多年的历史,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不管是北京、西安,还是商丘、洛阳和我的家乡扬州,虽然都有城摞城的现象,但不管是历史跨度,还是城池规模,与开封都是无法相比的。从最早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开封,兴建了著名的大梁城开始,唐汴州城、北宋东京三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相继在这片土地上建立。

“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开封的兴衰都与黄河有关。或因为战乱,或因为黄河泛滥,这些辉煌一时的城池被历史所掩埋。作为七朝建都之地和“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名都大邑,由于.独一无二的地理、交通、自然环境的优势,使得统治者不愿意放弃这片土地,人们又在原址上重建新的城池。于是,一座城叠一座城,历史上罕见的城叠城奇观便形成了。

开封城墙所有城门讲解(三层马道压一块儿)(7)


开封城墙所有城门讲解(三层马道压一块儿)(8)


开封城墙所有城门讲解(三层马道压一块儿)(9)


抚摸着粗糙的城砖,脚踏着凹凸不平的城墙,想象着这里曾经的繁华至极。去年因为《长安十二时辰》,古长安大火了一把,不知是否会有《东京十二时辰》,也让这座饱经风沙、兵火、洪水侵扰的千年古都,再一次进入人们的眼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