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宁程卫东纪念碑(河南洛宁程卫东)(1)

师氏祖祠

师佐:(1618——1701年);‘’清顺治辛卯科举人1651年;壬辰科进士(1652年)

第三甲16名。永宁县金门乡太平庄,今洛宁县陈吴乡东寨子村人。

师氏来源有两个,一是以官名为氏。

春秋时各国掌管音乐的官称是师,师官的后代就用官名师作为姓氏。

春秋时有个人叫师旷,为晋国乐师,字子野。他双目失明,善于弹琴,变音能力很强。晋平公时铸造了一套用来奏乐的铜钟,很多乐工听后都认为音律准确,唯独师旷不以为然。他的判断,后来终于被一个叫师消的人所证实。

二是出自师君的后代,周朝时有个叫师君的人,他的后代就用“师”作为姓氏。

师佐,祖籍陕西鳌至,今周至县人。他的始迁祖应辰,系出汉大司空高乐候,丹之后裔,于明初迁居永宁县金门乡太平庄。他娶韦仪之十世西门之女,无后。由韦十一世( 诚; )过继姑父师家为子,生二子,长春,次鑑。师佐为师氏第八世孙。

《洛宁民国六年县志》载师佐字靖公,顺治壬辰进士,性方刚,律己廉,介知通州诸王及宦官。庄头有强横者,一裁以法。补福宁州,请蠲逋累,严禁焚尸、溺女、赁妇、停婚、诬讦等弊。迁苏州同知,益励清操,痛革漕弊,浚吴淞江,勘荒履亩,著有劳绩。

在清顺治九年(1652年 )师佐考取进士。初任顺天府(今北京市 )通州(今通县 )知州,在此任上,他用一年时间熟悉民情,了解当地风俗。知道在这皇城跟做官之难,当地王公大臣,宦官亲戚众多,需十分小心。为官不敢懈怠,除正常处理政务民诉之前外,还必须处理好王诸及各路达官显贵的关系。顺治九年七月,有三乡民状告通州一张姓大贾,平时交接官吏,横行乡里,他外甥仗其势夺别人妻,并把其丈夫以酒毒死。放话;在通州我就是老大,谁也别惹我。张大人认为;外甥不过抢了个媳妇这算什么、死了人给点钱就行了。在当地引起很大民愤。师佐认真巡查暗访并将张大人外甥逮捕罹押,张大人遂派人送银票壹仟两讲和,师佐写书信让张大人到府上说话,借机以纵亲杀人罪将其拘捕。下决心按清朝律条处置此案,张大人以纵亲杀人之罪被判十年,其外甥夺妻杀人判死罪!这下震动京城,王公大臣哗然,也有人提出非议。这一案却得到顺治皇帝的支持,通州人民拍手称快。师佐不畏强权,敢动通州豪强。他还严格约束差役,禁止他们私自下乡,禁止向老百姓索要酒食。对于阳奉阴违者给以重罚,打击胥吏以解民困。使他这个七品州落下了好名声。

河南洛宁程卫东纪念碑(河南洛宁程卫东)(2)

师佐墓志

清康熙三年师佐调任福建省福宁州(今福建省霞浦县)知州,在福宁州知州任上,他严格执行清律,宣传禁止焚尸。因当地习惯人死后将其焚烧,引起污染传染病;重男轻女,对生的女孩放水中溺死;很多人因借钱赌博而卖女,赁妻,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停婚(赖婚),诬告成当地不良风气。师佐就以州府名义,对这些不良恶习进行改革除弊,对屡教不改的给以量刑处置,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和称颂!

河南洛宁程卫东纪念碑(河南洛宁程卫东)(3)

河南洛宁程卫东纪念碑(河南洛宁程卫东)(4)

河南洛宁程卫东纪念碑(河南洛宁程卫东)(5)

家谱主志

由于他为官清廉,吏治有方,亲民爱民,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于康熙六年(1667年),先后颁发两道圣旨;一道封师佐的夫人韦氏为五品宜人。一道封师佐父母分别为五品大夫和五品宜人。这两件诰命圣旨:一轴是夸奖师佐取得的成绩是与韦氏的“内则能贞顺,以宜家载孝”分不开的。另一轴是赠给师佐父母(父传真,母刘氏)以念他们在师佐幼时的教诲,时间是康熙六年(1667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其裁体均为丝质细绢制成,长2.68米,宽0.31米,呈黄、红、褐、白,棕五段颜色,用汉、满两种文字出诰文,衔头为提花双龙纹图案构成,龙首尾互直,中篆书“奉天诰命”四字,后署年月日加盖篆体朱文“制诰之宝”。该诰命保存比较完好,是1985年文物普查时,在我县陈吴乡东寨子村师佐后裔家中发现的。现藏于洛宁县档案馆。

河南洛宁程卫东纪念碑(河南洛宁程卫东)(6)

圣旨两道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师佐由福宁州调任江苏苏州任同知。同知:明清时期的官名,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同知负责分管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抗绥民夷等事务,同知办事衙署称“厅”。历史上的苏州,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城市,他不但是吴越争霸时期非常重要的,也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主要发祥地。

河南洛宁程卫东纪念碑(河南洛宁程卫东)(7)

圣旨两道

苏州还是一个水乡,人水同岸,人水同居,人水同食,历来被称为人间天堂。這里是吴淞江的通衢之所,被世人重视,但也有不少幣病。师佐就着手改革漕运方面各项措施,动员船只疏浚吴淞江,拔掉岸边影响运输的障碍(烂船只等废弃物)。协助府尹处理荒芜土地,使其移主耕种,使人们得到可观的收入。除懒奖勤,使苏州之地人民安居乐业。这些举措都得到上司和清政府的认可和褒奖。因成绩显著,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任苏州知府。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因年老辞官归里。

河南洛宁程卫东纪念碑(河南洛宁程卫东)(8)

师佐住房

河南洛宁程卫东纪念碑(河南洛宁程卫东)(9)

河南洛宁程卫东纪念碑(河南洛宁程卫东)(10)

师佐门楼

古门楼位于洛宁县陈吴乡东寨子村韦永民家院内,该建筑为清代早期建筑风格,现存古门楼和下房一座。门楼坐西朝东,通身砖雕遍部,有砖雕飞檐,檐下有砖雕斗拱。砖雕枋下和门左右两侧的砖腿上有花萆纹、鸟纹图案砖雕,做工十分精美,花团紧簇。大门內侧有砖匾,字迹模糊,无法分辨。四周有花纹砖雕装饰,门两侧有吉祥纹饰图案砖雕如一幅对联。下方分别有一块鹿紋图案砖雕。上盖有修复现象。门上棚木上砖雕为铁丁固定,部分有脱落现象。上房上盖有修复,墙体和梁架为原有,为五架梁带前廊,整体结构比较简单,砖铺地损坏严重,地基为石条所砌。知府旧宅为苏州知府师佐官邸。

河南洛宁程卫东纪念碑(河南洛宁程卫东)(11)

圣旨两道

他有一子,师壮猷;康熙二十年(1681年)考中贡生。壮猷,字克壮,初任沁阳县教谕,后任郏县教谕,再任郑县教谕。一孙师云鹏,增广生员。

师佐的一生是刻苦读书,研史奋进的一生。他性刚方,律己廉,请蠲逋累,益励清操。一生把自己的名声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在阳83岁,卒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祀乡贤。

河南洛宁程卫东纪念碑(河南洛宁程卫东)(12)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