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沙一土,皆有生命精灵所在。虽历经风沙洗礼,国宝中的神兽与动物仍透过历史,向我们讲述着时代的辉煌。在本次“万物皆灵”主题展中让我们将管窥龙、凤图腾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阅读历史的厚重。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推出,中国工商银行独家冠名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国宝大会》第二季正式播出。本季《中国国宝大会》将围绕“动物、饮食、游戏、服饰、军事、经济、运河、科技、交流”等主题,设置十二场气魄宏大的文物主题展。

  在本次“万物皆灵”主题展中我们将管窥龙、凤图腾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龙凤作为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文化现象,都是中华民族的图徽、标志和象征。龙是古人对蛇、鱼、鳄、鹿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龙卷风等自然天象多样融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常常被称为“众兽之长”;而凤凰则是古人对众多鸟禽和某些游走动物及太阳、风等自然现象多样融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常常被称为“百鸟之王”。我国的龙凤纹样都是起源于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下面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古代的龙凤吧。

中华第一龙

——红山文化“C形玉龙”

与龙凤有关的神兽(龙凤的意义到底是什么)(1)

  在新石器时期,玉器在原有器型和砂绳切割技术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由此带来了中国玉文化的第一个高峰,而红山文化玉器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70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赤峰大规模考古时意外发现了“C型玉龙”,其通体由墨绿色岫岩玉雕琢而成,高26厘米,直径2.3厘米—2.9厘米,质量不足2千克,一经发现就轰动考古界。“C形玉龙”的发现和出土,不仅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被誉为“中华第一龙”。而其独特造型是否与甲骨文中的“龙”字有关,也成为考古界众多等待揭秘的谜题之一。

中华第一凤

——商代妇好墓“玉凤”

与龙凤有关的神兽(龙凤的意义到底是什么)(2)

  在“C形玉龙”出土的六年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出土再次震惊了考古界,而在商代王后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玉凤”,更是其中的珍品。“玉凤”整体比例协调,风韵迷人,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凤”。此器与商代甲骨文中的凤字极为相似,是研究商代人心目中凤的形象的极佳实物。早在五千年前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东北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已开始塑造龙的形象,把龙做为心目中的神。而凤则是商代的新创,工匠们以高超的琢玉技巧,传达出各种动物的不同神态,玉凤是最有代表性作品之一,是殷商人崇拜的对象。

《山海经》神兽再现

——青铜神树九凤

与龙凤有关的神兽(龙凤的意义到底是什么)(3)

  商青铜神树,国家一级文物,1986年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商青铜神树作为古蜀文明的代表,可谓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者,是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神话意识形象化写照。商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其中修复完整的一棵高达396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被命名为一号神树。另外还有一棵只有下半部分树身,被命名为二号神树。一号神树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树顶已残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连,主干三层,于山顶节节攀升,树的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三只鸟,九鸟皆立,这与上古奇书《山海经》的描述遥相呼应,也为考古界研究《山海经》中的神兽提供了现实实物。

盛唐技艺

——鎏金铁芯铜龙

与龙凤有关的神兽(龙凤的意义到底是什么)(4)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作为辉煌的朝代,当时的艺术造诣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975年出土于西安南郊草场坡的唐代文物唐鎏金铁芯铜龙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件铜龙是铁质的,通体鎏金,身体细长,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面,龙头与上身呈“S”型,龙嘴张开,露出牙齿和弯曲的龙舌,两只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龙尾丛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整条铜龙身体流畅,极富动感,体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堪称精品。

  龙凤图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管窥龙凤图腾从古到今的演变历程,探寻国宝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为中华民族守根铸魂,正是从国宝读懂中国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