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单据怎么分类整理(单据的收集分类与整理)(1)

(一)、会计日常工作的安排

1、每月15号前必须完成的工作

(1)、完成抄报税、清卡,发票验旧和领购。由于月初就有开票需求,所以这项工作宜早不宜迟。

(2)、完成报表编制。

(3)、完成国税与地税的申报。

2、后续的工作

(1)、发票的开具与进项票的认证。

(2)、费用的审核、报销,发票与单据的收集、整理。

(3)、期末调账不能忘,因为没有人提醒:待摊费用的摊销与预提费用的计提;工资的计提、分配;房 租、水电、利息、折旧的计提等。

(4)、成本核算资料的日常收集整理。

(5)、往来账的核对与结算、催款。

(二)、常见业务所需要的凭证类型

1、现金业务,通常应该有“现金收讫(付讫)”章、和现金收付凭证。涉及其他科目的,根据具体业务 收集相关单据。 2、银行存款,必须有银行相关凭证,涉及银行收费的,应该是银行出具的发票,其他银行凭证在查验严 格时通常是不被认可、纳税调增的。

同时每月应该有银行对账单和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至少年底必须有。一般每月的调节表和报表及科 目汇总表等,都应该以复印件放在每月第一本凭证的扉页。

其他的,按相关科目的要求收集单据。

3、采购业务,完整的采购业务必须的单据是发票和入库单(固定资产是验收单),辅助性的附件有送货 单、质检报告,运费与付款(现金或银行存款)按各自的业务要求处理。如果单(入库单)、票(发票) 也不能同时收到,则按本讲座后面所述的方法处理。

4、生产业务,按领料单或领料单汇总表、材料费用分摊表、工资表、制造费用分摊表、成本计算表、产 成品入库单等。

5、销售业务,发票(无须开票的,应附销售清单)和出库单,附件有送货单。其他运费和收款按采购业 务情形处理。

6、费用开支,要复杂一些。 对于没有证据链要求的,至少是发票,附件是报销单。 对于有证据链要求的,一定要保证证据链的完整。

(三)、收集单据的时间 原则上是从本月一号到最后一天。只是由于本月的账通常要在下月才能完成,所以,单据收集的截止时间 可以延长到结账之前(发票日期最迟是该结账月份的,)。对于报销,理论上是按权责发生制,实务中可 以延迟二个月,一般超过半年的费用报销(还是指未跨年的),是有风险的。收集单据也是会计日常很重 要的工作。

(四)、对不符合的单据的处理

不符合的单据,包括因各种理由拒收的,也包括单据确实错误的,总之是应该退还、作废或者重开的。 由于专票的作废、重开、退回(冲红)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时间性,所以,为了不让自己麻烦,收 单时一定要考虑,以月底前为限,确实不能收的,最好在月底前退回,那样对方可以作废,否则,得自己 向税局申请红票《申请单》。而如果压单超过180天,就成了废票,没法冲红的(指同时也未认证)。

(五)、单据的分类与整理

1、分类

所指的分类(分单),不是指按凭证的类型如采购发票、销售发票、费用发票之类的划分,而是指以下 二种意思:

(1)、分单:首先是挑出各自只能计入内帐或外帐的单据;其次是对内外帐都必须登记的单据,要复印, 原件给外帐会计;最后是按一定的程序传递给相关人员记账。

(2)、归类集中 就是内帐会计与外帐会计,都各自对到手的单据,按单笔的一笔笔业务进行集中,换句话说就是对同一 笔业务的单据,也许到手的时间有先后,但做账前,都要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即某笔业务的所有到手单据 都放一起,用回形针别住,形成这笔业务的原始凭证。

2、整理

就是分类分单之后,每一笔业务的单据都归集到了一起,做账之前,再有到手的单据,也依旧放一起。 按老会计的做法,一般归集后,都会用便签纸做一次分录,和单据放一起。这是草稿,制作记账凭证是 第二稿,审核过账是第三稿,通过这样三次,基本上就能保证分录的正确率了。分录是核算的灵魂,分录 错,一切都是扯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