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如流白驹过隙(白驹过隙与外化而内不化)(1)

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语出《庄子•知北游》)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

从善如流白驹过隙(白驹过隙与外化而内不化)(2)

书法:白驹过隙

“白驹过隙”,被用作形容时间过得极快,而人生极为短暂。

庄子在此使用这个比喻,是用来强调:人在面对倏忽短暂的生命时,应当秉持达观的态度。

在庄子看来,世界的万物,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又都自然而然地,全都顺应变化而死。业已变化而生长于世间的,又会变化而死去。还在生活着的,人们为之哀叹,为之感到悲悯。可是人的死亡,只是解脱了自然的束缚。毁坏了自然的拘约,人的魂魄随死亡而消逝。接下来,身形也将随之而去,这就是最终对道的归向。

从善如流白驹过隙(白驹过隙与外化而内不化)(3)

白驹过隙图

不具有形体的,因变化而为,有了形体。具有形体的,再经变化而形体消失,这是人们都知道的。那么,人们为什么不能因此而对生命看得通达些呢?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语出《庄子•知北游》)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古时候的人,在其外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在其内却坚持操守,现在的人,在其内不能够持守而在其外又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随应外物变化的人,内心必然是纯一坚定而不离散游移。对于变化与不变化都能安然听任,安闲自得地与外在环境相顺应,必然会与外物一道变化而不有所偏移。”

从善如流白驹过隙(白驹过隙与外化而内不化)(4)

《庄子·知北游》

这是庄子假托孔子之口来表述自己的人生理念。所谓“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所谓“内不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的影响,而要在内心有所坚持。否则,将被纷繁复杂的外在世界所左右,从而丧失自我。

“外化而内不化”是说,生存可以随遇而安,但是生命要有所坚持。既要随顺,又要固我,这是一种超达而坚贞的人生观。

(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