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杜甫,浮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充满了满腔忧愤的诗人形象。他和李白一样,是盛唐诗歌文化的天空里,另外一颗熠熠生辉的巨星,被后世之人称为“诗圣”“诗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经历了许多的不幸和苦难,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亲眼见证了人间满目疮痍,亲身感受到了人世间百姓的疾苦,写下了最著名的“三吏”和“三别”,“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人生最重要的一年(会当临绝顶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1)

一、青少年时期的杜甫“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青少年时期的杜甫饱读诗书,好学聪慧,知识渊博,七岁便能作诗了,并且还有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青少年时期的杜甫,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受到了很好的艺术熏陶。他六岁时看过公孙大娘的剑舞,后来,他还在岐王李范的家里,听过著名音乐家李龟年的歌声以及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的亲笔画作。

公元736年,杜甫参加了进士考试,结果却是落第了。于是杜甫便开始到山东、河北等地漫游。

在这次漫游中,他写下了一些早期的诗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望岳》,而《望岳》中“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成为了泰山的“名片”,同时也反映出了他的理想抱负。

杜甫人生最重要的一年(会当临绝顶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2)

公元744年4月,杜甫在洛阳遇见了大诗人李白。当时的李白,由于在朝中,受权贵阶层排挤,自请唐玄宗离开了长安,来到了东都洛阳。

李白比杜甫大了十一岁,他们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于是一起漫游了周边的许多城池和地方。

他们一起来到了现在的商丘一带,见到了擅长边塞诗的著名诗人高适,三个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公元745年,杜甫再次与李白相见,这一次他们相聚的时间有好几个月。他们经常一起饮酒赋诗,共同探讨,一起去拜访了著名的隐士。

终于要离别了,临别之际,两位诗人互赠了诗篇,以表达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

杜甫赠李白的诗:“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李白赠杜甫的诗:“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遗憾的是,世事无常,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杜甫人生最重要的一年(会当临绝顶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3)

二、历经安史之乱的长安十年,“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公元746年,杜甫来到了长安。皇帝唐玄宗下令天下所有的士子,都可以参加应试。杜甫内心充满了希望。

现实再次给了杜甫一次打击。当时的宰相是人称“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允许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庭。他指使主考官,一个人都不许录取。

杜甫的生活日渐贫困。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向一些达官贵人投诗稿,以期得到一些认可和推荐。

公元751年,杜甫又等到了一个机会,唐玄宗要举行三次祭祀大典。他出众的才华,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

杜甫最终得到了一个小小的参军官职,在长安住了下来。

杜甫人生最重要的一年(会当临绝顶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4)

公元755年秋天,发生了一件对杜甫刺激非常大的事情,他的小儿子竟然饿死了。

在杜甫看来,自己大小还是个官员,孩子还会饿死,那普通的老百姓的日子,又会是怎样的穷困。

他想起自己看到的,那些达官贵人骄横淫奢的生活,内心充满了惯怒和悲伤,不由得发出了“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质问。

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更是亲眼看到了老百姓,在战乱中更加悲苦的生活,看到了战争给贫苦的老百姓带来的多少人间悲剧。

他写下了著名的“三吏”和“三别”。

杜甫人生最重要的一年(会当临绝顶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5)

三、杜甫草堂,人生悲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公元759年,杜甫来到了成都,在郊外的浣花溪盖起了几间茅屋,这就是著名的“杜甫草堂”。

杜甫在这里的生活相对安定了一些,但是非常的穷困,他的日常生活,由一些朋友的资助的,特别是镇守四川的节度使严武。

一年秋天,大风卷走了杜甫茅屋顶上的茅草。由自己的贫困,杜甫想到了更多的天下和他一样贫穷的读书人,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其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成为了千古名句。

由于节度使严武的病故,杜甫失去了依靠,不得不离开成都,一路漂泊,去往他乡投亲。

公元770年的冬天,一代大诗人凄凉地病故于客舟中,时年59岁。

杜甫为后世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的诗作,他的作品体现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被后人尊称为“诗圣”。同时作品中真实地反映了战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因此又被为“诗史”。

杜甫人生最重要的一年(会当临绝顶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6)

以上为蕙宁长公主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从上图片为网图,如有不妥,联系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