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我不是读书人(过往我不是读书人)(1)

作者:蒙志军

过往我不是读书人(过往我不是读书人)(2)

生性不喜读书。小时候就觉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太牵强,不过是诓人回家面壁而少在市井中惹事生非的弥天大谎。但是不得不读书,读书最功利的目标是考试,考得好可以升学,可以当公务员,还可以出国看许多赏心悦目的风景。考试是人生的一大关隘,没有人躲得过去,就像古人从金牛道入蜀必经剑门关一样。不知谁发明了考试这档子事儿,真真恶贯满盈、罄竹难书。不过话又说回来,选拔人才,自然是选那些满腹经纶的精英。不经过考试,谁知道你究竟读过几本经史子集?即便古代举孝廉,举的也多是经历寒窗苦读的儒生,目不识丁者不在官府的目光之内。况且考察和考试还是举孝廉的辅助手段。后来的科举制度,更是将考试设置为凡入仕途者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人发明了考试,也有人发明了对付考试的办法:作弊。作弊这项发明至今尚未获得专利是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我小时候考试考得再差也不敢作弊,怕老师提溜我到讲台上罚站,我脸皮薄,大庭广众之下招来许多鄙夷的目光我实在受不了,像古人受了髡钳之刑一样。班上有个女同学叫金秉琴,是县政府干部家的千金,人聪明,学习好,被评上三好学生,常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介绍学习经验。金秉琴最大的毛病是自视太高,蹙额颦眉之间都显露着高傲和对世间万事万物的不屑。她的课桌就在我身后,却没跟我说过话。有一次期中考试考数学,监考老师走出教室门擤鼻涕的瞬间,金秉琴用中指捅了捅我后背,并用极低的声音问我:“第三题的答案是不是二又三分之一?”我像听到纶音佛语样浑身酥麻起来。我虔敬地也用小声回答她:“一点没错。”事后想想,金秉琴的行为就是作弊,而我搭理她分明是被她拖下水。我又想,像金秉琴这样标兵样的学生,尚且考试作弊,我不过是班上的小混混,何必守着不值几两银子的清誉而苦苦地孜孜以求?从那时起,我对作弊的看法大为改观,并且开始大胆地尝试起来。将标准答案写在大腿上或者写在纸条上放在袖口里,实在是作弊中的小儿科,殿堂级的作弊手段是事先觅得整张试卷并做出答案,考试时故作苦心孤诣状,实际上轻轻松松答完试卷。有一回我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谈话,她教我们语文,谈话的原因和内容我忘了,反正是因为我又做了不大不小的坏事。谈着谈着,老师被校长叫出去了。办公桌的抽屉露出小缝,我将小缝抽大一点,看见一张试卷,我将试卷中几道分数较高的题目默默记在心里,回家后将几道题目对照书本做出来。第二天考试时我有稳操胜券的把握。可当我拿到试卷时懵了,没有一道题跟我昨天看到的相似,原来老师抽屉里的那张试卷是备用考卷。那次考试我差点不及格。我作弊的毛病一直到初中还没有改掉,以至于我后来觉得,我在学习成绩上差强人意并且读书太少,原因就是有这神偷似的绝技傍身所致。

过往我不是读书人(过往我不是读书人)(3)

许多年后我看到宋朝人罗大经写的一部著作《鹤林玉露》,书中有一段关于苏东坡考试作弊的文字,我不禁感叹,苏东坡是我缘悭一面的同道中人,千古知音啊!不过苏东坡不是为自己作弊,而是为弟子作弊。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年,苏东坡主持贡院进士考试,弟子李廌字方叔者也在考生之列。临考之前,苏东坡托人带一封信给李方叔,正好李方叔不在,收信的仆人就将信放在桌上。有同为考生的章持、章援两兄弟,偷看了那封信,见信中是一篇题为《杨雄优于刘向论》的文章,二人窃喜,悄悄拿走了那封信。李方叔回来后知道恩师为自己考试所写文章被人取走,本来就不是光明正大的事,所以不敢声张,怅恨不已。考场上果然考题就是《杨雄优于刘向论》。李方叔几乎写不下去,很沮丧。过些天考试结果出来。苏东坡以为第一名肯定是李方叔,却是章援,第十名文意与第一名相似,乃是章持。苏东坡大为失色。二十名之内,有一卷写得瑰丽奇绝,苏东坡跟人说,这一卷必是李方叔,可惜还不是,是一个叫葛敏修的人。苏东坡后来写了一首诗,诗名就是《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诗送之》。李方叔抑郁而终。后人感叹:公子命里该有的东西,终究跑不脱;命里不该有的东西,放在手边也抓不住。

说实话我参加高考的时候没有作弊,那种氛围下我没有胆量也没有机会作弊。两个监考人员在不大的教室里来回走动,眼睛像探照灯一样使教室里的每个角落都纤毫毕现。我两只手放在桌子上,连放进衣服口袋都不敢。高考大概是我一生中最能检验我真实水平的一次考试,不像之前的那些考试,水分稍微大了些。我报考的是南大,那段时间很焦虑,常常在红卫桥边对着淡绿色的里运河发呆,还像哈姆雷特一样不停地自言自语:“南大收不收我?这是个问题。”南大当然不会收我这种不大读书还时常考试作弊的人。不过我也没像李方叔那样落第。我被南师淮阴分院录取了,学校后来改作淮阴师专。

我在淮阴师专读中文系。系里多是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子,大有舍我者如天下苍生何的气概。我却颇为自卑,这自卑除了源自与生倶来的怯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读书太少。说来也许你不信,有一同学找我讨论诸葛亮,我一本正经地问他,诸葛亮和诸葛孔明是父子关系还是兄弟关系?他目瞪口呆地望了我半天,说:“是同志关系。”我没听出他有嘲讽我的意思,还颇觉纳闷,古文中有同志这个词吗?或许跟断袖同义吧,我听老师讲过汉哀帝和董贤的故事。董贤是汉哀帝的男宠,一次在床上,董贤枕着汉哀帝的衣袖入睡,汉哀帝想起床,又不愿惊动董贤,就用剑截断衣袖后离开。于是人们常把同性恋称作断袖。诸葛亮跟诸葛孔明属断袖吗?绝对不可能。客观讲,除了连环画,我真没读过《三国演义》,也没读过《水浒传》和《西游记》,不仅那时没读过,我到现在也没读过这三本书。我忘性大,对篇幅长并且连贯性强的文字读起来常常感觉力有未逮。但我上一回大学,总该读些书吧!后来我还真找到了一本适合我读的书,就是《世说新语》,这是被称作笔记小说鼻祖的书,篇幅都很短,不用记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始末,两三分钟看一篇,而且篇篇精彩,让我拍案叫绝。有的隽永,有的谐谑,有的临川浩叹,有的长歌当哭,有的伟丈夫难免儿女情长,有的绝色者惜乎天不假年。

我常常因为《世说新语》中段落和词语而产生联想。“桓征西治江陵城甚丽,会宾僚出江津望之。云:‘若能目此城者,有赏。’顾长康时为客,在坐,目曰:‘遥望层城,丹楼如霞。’桓即赏以二婢。”江陵即后来的荆州,顾长康就是画家顾恺之。大将军桓温修筑的江陵城,在顾恺之的眼里,是一幅色彩艳丽和层次感异常分明的画。层城这样的描述特别有韵味。顾恺之看见崇墉百雉的江陵城矗立在江边上,不仅是固若金汤的堡垒,还颇具审美价值。想来层城不止江陵一座。重庆就是层城,城建在山上,山下有江水环绕。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建成的大楼,远远望去,仿佛叠加在一起,高过任何摩天大厦。夜晚的彩灯倒映在江面上,你会觉得,从北方胡同到江南里弄,再到天街的景色,都被这城市囊括了。

过往我不是读书人(过往我不是读书人)(4)

我在《世说新语》中尽找些好玩又能引起联想的篇章来读。“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卫玠是史上有名的美男子,当时人人都想一睹他的风采,他到建康时,看他的人围成墙。天天被人围观的卫玠很劳累,加之有旧疾,一病不起,了却性命。人都说他是被人看死的。好在他年轻时被人看死,要是活着,渐渐老去,年迈色衰,失去美男子的声名,是多可悲的事啊!史上还有一个美男子叫宋玉,比卫玠早很多年。宋玉不仅人美,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他有一篇《登徒子好色赋》,也很短,是我喜欢的类型。文中写道:“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宋玉东邻家貌若天仙的美女,偷窥宋玉三年,想与之成双成对。可见宋玉也必定是美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

我常常想,什么是读书人?读书人起居卷帙浩繁;读书人出门经世致用;读书人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还算不上读书人。

过往我不是读书人(过往我不是读书人)(5)

过往我不是读书人(过往我不是读书人)(6)

作者简介

过往我不是读书人(过往我不是读书人)(7)

蒙志军,清江浦人,家住大闸口南侧轮埠路。曾下放清江市郊区公社西郊大队,也曾任教于清江四中,又在广东珠海做公务员多年。现退休。

往期作品荐读:

上下滑动可读更多文章

夜雪如歌

欲买桂花同载酒

说茶

月如发簪

远去的歌声

走一趟扶贫点

园子

花事

知青生活琐忆

我识成都迟

人间直恁芬芳

西桐黄五和他家的狗

汲三的礼物

回眸处洞箫声动

那些年,我看的电影比书多

纸上梅

今生幸遇姚老师

2020记事

消逝的名称

想起知青一段往事

重走西大街

我将“钵”字念成“本”

寻找西郊四队

我看北门桥

运河人家

大家的运河,

小家的故事,

百姓的日常。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本公号唯一投稿邮箱

haqjprj@163

【不接受个人微信投稿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说1200字以上;诗歌成组,建议每组三到五首,总行数控制在100行以内;格律诗不少于十首。

2.投稿时请附个人百字以内简介和照片1张。(简介字数太多请自行删减)

3.投稿请自己校对好,不要有错别字,小编不负责校对;

投稿务必4. 原创且且未在其他公号发表过,二者缺一不可。

过往我不是读书人(过往我不是读书人)(8)

,